列寧有句名言:“道德教育不能只灌溉美麗動聽的言語和準則,還必須通過榜樣的帶動才能實現(xiàn),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托爾斯泰也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jié)到榜樣上,歸結(jié)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榜樣”在促動著自己的成長和發(fā)展。年齡越小,榜樣的感染力就越大。
“榜樣”,又稱作“示范”。為孩子樹立榜樣,就是以父母、杰出人物、道德楷模等的好思想、好行為教育影響孩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幟,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為人處事的哲學和做人的準則,一個自私自利的家長很難培養(yǎng)出一個甘于奉獻的孩子,一個心胸狹窄的父母也很難培養(yǎng)出一個寬宏大量的子女,父母對子女的示范作用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時時處處、點點滴滴。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馬卡連柯說過:“一個家長對自己的要求,一個家長對自己家庭的尊重,一個家長對自己每一舉止的注意,這就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教育方法。”這便是育人先育己的最好詮釋,每位家長都應牢牢記住這一點,這對完善孩子的人格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為孩子樹榜樣,應從提高母親的素質(zhì)開始。自古以來,我們的社會就忽視母親的教育作用,認為母親負責“養(yǎng)”,父親負責“教”。《三字經(jīng)》的“養(yǎng)不教,父之過”就是佐證。
其實,人類的命運操縱在母親手中。人都是母親所生,并在母親的撫育下成長。大教育家福祿貝爾曾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quán)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fā)母親——人類的教育者。”
無數(shù)事實證明,凡是成功的孩子都有一位優(yōu)秀的母親。母親的教育是任何教育不能代替的,忽視母親教育,一切教育都將成為無本之木。因此,做母親的應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強不息,全面提高自身素質(zhì),即使是在事業(yè)上不能取得驕人的成就,但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教育和激勵。
母親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這絕不意味著就把教育子女的責任全部推給母親。心理學家研究認為,父親在孩子的潛意識里產(chǎn)生的是一種威嚴的感覺,這對不諳世事的孩子是約束與監(jiān)督,使他們不敢偏離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軌道。實際上,孩子一般在成長的過程中總喜歡以父親為榜樣,自覺或不自覺的模仿,這是一種自然的本能。
單親家庭存在著愛的缺憾,只有通過單親家長的睿智和博愛,才能彌補這個缺憾。單親家長應以榜樣的力量帶動孩子一起振作精神,共渡難關(guān),積極主動和孩子相互溝通、理解、支持和關(guān)愛,只有這樣,才能使家長和孩子雙方同時獲得慰藉,從困難中獲得頑強,從不幸中獲得新生。
為孩子樹榜樣,運用榜樣的力量,培養(yǎng)孩子正確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是我們每個都要為人師長,每個都有教育下一代的新時代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為此,我們要懂得“榜樣的本身,就是教育”的道理,充分認識榜樣的作用;認真學習,做好孩子的榜樣;借鑒他人,做強榜樣;以成功人士的家庭教育范例,給予自己與孩子以榜樣的力量;遵循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未來的榜樣;在不幸中汲取營養(yǎng),使孩子成為萬幸的榜樣……愿天下父母都能成為孩子的榜樣。
(本文系我的家庭教育專著《為孩子立榜樣》的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