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為伴,終身閱讀——陳素梅老師閱讀與成長故事專場記錄
以書為伴,終身閱讀——陳素梅老師閱讀與成長故事專場記錄
記錄:蔡敬心/校對:陳智慧/主持:薛召梅/攝影:皮芷靈/排版:岑紅
2023年5月13日周六上午,“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暨“海南名校長、名教師、閱讀達人閱讀故事講述”系列活動2023年第7場(總第33場)在海南師范大學龍昆南校區圖書館十樓報告廳舉辦。海南山高教育集團研究院院長陳素梅老師作了一場主題為“以'讀’為伴,'閱’而勝己”的分享活動。
陳素梅,??谑薪逃芯颗嘤栐涸痹洪L,海南省物理正高、特級教師,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生導師,海南省兩屆物理卓越教師工作室主持人,海南省教育科學學術帶頭人,海口市政府重點聯系專家,海南省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基地兼職研究員。
陳素梅老師熱愛閱讀,她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以閱讀為伴,在閱讀中超越自己。陳老師本次的分享活動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享她的閱讀與成長的故事:
一、大學
在大學期間,陳老師就為成為一名好老師而不斷努力,她積極地參加活動來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養,如藝術方面參加了迎新晚會、合唱比賽;體育方面參加了體操、籃球、排球比賽和田徑運動會;還參加了學生會活動、物理女生活動,積極加入中國共產黨。她的腳步并不止步于校園,還和同學結伴到外面去旅游研學……大學生活過得多姿多彩,也為她未來成為一名高素質的老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除了參加活動,陳老師還能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在同學聊天、打牌、織衣的時候,陳老師在圖書館默默讀書學習,保持自律、正態的發展。
二、從初職到正高特級教師
陳老師說:“一直有研究學習的一門課程是'研究自己’”。從初職教師到卓越教師有“四心”,“四個自己”,分別是:對職業的認同、職業價值的研判、職業規范、職業素養、職業操守等都是初職教師起步的基礎課程。從入格至合格,甚至已經有自己“出格”的特色或風格凸顯,對自己的職業開始有清晰的想法和規劃,此時最需要打磨自己、發展自己。從研究自己開始,耐心傾聽內心的聲音:初心是什么?什么是我要的?什么是我不要的?什么是我看重的?什么是我不在乎的?什么是我要深耕的領域?明確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使命,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的成長超越狀態。卓越教師身上有“和雅、專注、匠心、睿智、創新”的特質。永葆匠心,不僅成就自己,更成就了更多學生、學校、老師。從初職教師到卓越教師之路漫長且不易,但陳老師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靠的不僅僅是智慧和才干,更有自律和努力的加持,她每天晚上枕著書香入眠,每天清晨四五點就早起讀書。她的2022年微信讀書報告就見證了她線上讀書的成果:一年讀了342小時的書,共讀完47本書,多專研教育類書籍……巨大的閱讀量造就了陳老師強大的知識體系,這也是她事業成功的基石。三、物理卓越教師工作室
陳老師在給工作室的寄語中寫道:“大鵬圖南,途程遙遙,是其積以九萬里之大風,而后方可成之于行。積蓄能量,方可騰飛萬里……”意思是,我們要向內看,看到自己的不足,推翻自己,然后重建自己,才能實現自我超越,正如本次講座的主題——以“讀”為伴,“閱”而勝己。陳老師還提到了物理工作室的文化主張——“人為貴”、“以用為學”、“用以致研”。他們倡導結構化學習型共同體的團隊建設,通過研修、體悟、實踐、反思、創新的方式來實現。在2019年使用新教材之后,為了更好地梳理教材邏輯關系,對教材有更深入的研究,陳老師的團隊開始將“問辯教育”和整本書閱讀融合,將整本書閱讀的理念,通過直播傳遞給了身邊的老師。期望以問辯意識、專業精神、科學方法去閱讀教材,以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視野和浪漫的心態去追求教育的理想境界,與時俱進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變革教育教學的思維方式,促進教育教學的轉型,形成教育的共識,走集體行走的教育共同體的新時代。四、??谑泄歉山處煿ぷ鞣?/p>在疫情期間,??谑泄歉山處煿ぷ鞣弧捌髯x書坊”閱讀分享會以直播的方式開啟了。分享會邀請了多名中小學骨干教師、專家,以及大學教授作為嘉賓,由優秀徒弟進行展示分享。名家大咖的坐鎮,精彩的講課內容,吸引了不少聽眾讀者。 “漂流讀書坊”閱讀分享會開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開展了十場,合計展示了56本書,展示的老師共126人次,在線學習人數近5000人,每一站活動都有完成方案的撰寫與美篇的記錄(超過20篇)和資源的收集……從一系列的統計數據來看,“漂流讀書坊”的收效非常好。
五、結語
“一個人如果整日讀書,他將逐漸失去思考能力?!标惱蠋熞昧耸灞救A的名言,告誡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學會思考,才能獲得真正的精神價值。閱讀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堅持終身閱讀,意味著終身成長。陳智慧老師發言:
今天陳素梅老師先對自己的名字進行解讀。梅,中國十大名花的魁首,不在春天爭艷,獨自盛放于嚴寒的冬日。少年時,曾因父親對“梅”的解讀,常在夢中見到自己深夜獨守青燈與古書為伴,門外是紛揚的白雪……梅花是百花之王。可見父親對她的厚望。命名就是創造,期待更是一種力量。我們要學以致用,給我們有緣的事物命名,比如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孩子,我們的班級、我們的活動,等等,通過獨具匠心和情意的命名,獲得力量,促進成長。陳老師的講座可見其鮮明的個性。“不同的梨花夢”可以寫意她不同階段的夢想追求。成為大學教師,陳老師夢想成真,當之無愧。她讀博士、自覺去江浙滬游學、自覺進行諸如物理學、腦神經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研究。坊間說,她幾乎是憑一己之力給海口市的教育教學研究打上了專業的烙印,如今,她又因為專業魅力任職山高教育集團,以更好地拓展自己的專業影響力,以更深度地影響海南的基礎教育。白沙思源學校楊錫平校長剛才在直播空間留言:陳素梅老師是一個優秀的教師,更是一個專業的教研員。對于如何成為一個好老師?陳素梅老師談到了藝術修練、體育修練、社團活動、旅游研學;談到用今天的話語體系來總結成為一個好老師:第三,參與更多能成就自我成長的實踐活動(正向賦能)。不推諉,陳老師的這種面對生活的態度,特別讓我感觸良多。比如“干部目的 PK 因為別人不愿意做!”、“文藝表演 PK 因為同學盛情難卻!”,是不推諉讓她多才多藝。而不推諉,既是感應“伯樂”的慧眼,更是為自己贏得一個實踐成長的機會。希望同學們以后遇到事情不推諉,給自我更多成長的機會。陳素梅老師的文理兼容以及追趕最前沿教育理念的教育主張,是彰顯精神格局和思考深度的觀念,我們要深刻領會這兩個觀念的開放性、包容性、指導性,我們必須活得很深刻,才能找到真相。陳老師給我們提的豐富我們講座的角色,讓企業家、學生們成為講座的主角的建議,在之后的活動安排上,我們要貫徹執行。陳老師建議大家要定位好自己生活的主線,要真實地生活,要作為我們職業規劃和生活規劃的出發點和歸宿。陳老師與她的女兒都是教師,都在竭力把教書育人做到最好,三代出一個貴族,陳老師的書香家庭以及家庭的貴族氣息,未來必將產生更大的魅力和影響力。昌江研訓中心的張興虎主任說:一個人如果學理科,還喜歡閱讀,那基本上是無敵的。今天陳素梅老師的閱讀故事分享正是最好的印證希望同學們以陳老師為榜樣,熱愛教師職業,成為文理兼容,具有卓越影響力的教師。提問一:請問陳老師讀書有什么方法嗎?
陳老師答:我每次讀書都會問自己三個問題,一是是什么?二是為什么?三是怎么辦?通過自我提問來判斷這本書是否有必要開展閱讀。當我拿到一本書的時候,我會看頭,看尾,看中間。看頭——即看目錄、簡介、推薦理由;看尾——看總結部分;看中間——看作者的文筆。通過這“三看”,快速決定這本書要不要深入閱讀。提問二:請問陳老師是否有焦慮、精神內耗的時候?您是如何解決的?
陳老師答: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負面情緒,當遇到困境時,我會選擇閱讀。大三時,我通過閱讀《傅雷家書》來緩解我苦悶的情緒。用閱讀的方式來解脫生活中的煩心事,這也造就了我后面的閱讀習慣。提問三:請問陳老師在執教過程中,是如何與學生相處的?
陳老師答:一是愛學生。我的女兒也是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她擅長觀察學生,每天通過現場或視頻觀看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況,通過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因材施教,用愛澆灌學生的成長。二是扮演“弱”者。在遇到問題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解決,比如出游計劃由學生親自策劃,老師可以提出質疑讓他們改正,之后不斷地鼓勵和表揚學生,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陳素梅老師從自身成長的經驗出發,向我們展現了一名教師從初職到卓越的成長之路。蔡敬心同學主要從陳老師的學習和工作兩方面進行了總結。首先,陳素梅老師分享了她的大學生活,她在大學期間多方面發展,通過藝術修煉、體育修煉、社團活動、旅游研學、堅持閱讀等方式提升自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質樸、堅持、努力上進的大學生形象。陳老師說:“決定我們成長的是,讀過的書與走過的路?!边@和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異曲同工之妙,告訴我們可以通過讀書和實踐不斷超越自己,自我增值。如果我們能夠以徹底的覺悟、堅定的決心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去努力,大學就會成為我們未來的“應許之地”。其次,陳素梅老師講到了工作方面的內容,她說:“當老師就得一生與書為伴,終身閱讀?!比缃瘢喿x是國家教育工作的重點任務,其中所提到的不僅僅是引導學生閱讀,還有教師閱讀,而作為師范生,未來的老師,讀書必不可少,教師只有成為最好的自己,才能成就我們的學生?!白钍菚隳苤逻h,唯有書香留歲痕”,我們可以在讀書中與自己對話,在讀書中審視自己,在讀書中成長。縱觀陳素梅老師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可見陳老師是步履不停,收獲了碩果累累,精彩紛呈的人生。大學時,她積極參加活動,踴躍入黨,成績優異;工作后,她參加各種比賽,開工作室,開閱讀分享會,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等等。她將終身學習貫徹到底,是吾輩之楷模!總體來說,陳素梅老師的講座干貨滿滿,既貼近我們的生活,又對我們的成長方向起到了引領的作用。相信同學們通過本次的講座,也是收獲良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