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2022年高考語文已經結束了,關于作文的話題,引起家長們的熱議:語文都這么難學了,以后考試怎么辦呀?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我們家長不會輔導呀。單從今年全國高考的作文題目看,全國甲卷也是中規中矩,并沒有偏離語文課程標準。我們考查的寫作能力,依然是從閱讀理解切入,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和學習的經驗,寫出你的看法和啟示。如果你在作文中,引經據典,凈寫了他人的經驗,那也是得不了高分的。
所以有家長說,我們課本教給孩子的是包餃子的方法,考試考的是蒸包子,升學考試來了,考的是做和家宴,這可難壞了不少認真對待孩子教育的家長。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在考試中,標準答案在減少,大部分都是參考答案,開放式的題目,沒有一定的綜合文學素養,是很難寫出準確的作答。那語文該怎么學呢?作為語文老師,我想說,語文不是速成學科,也沒有捷徑可以走。語文學習的道路就是閱讀和理解,小時候我們學習識字的方法,長大了我們學習處理文字信息的方法,把方法運用到生活中,才能指導我們更好地生活。
我們看到很多學霸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說起來都是非常容易的,博覽群書,愛寫作文,做好這8個字可真難。不愛看書,不愛寫作業,更不要說主動去搜集素材和思考了。一到考試就蒙圈,又悔恨平時沒有多讀書,怪語文難。其實,但凡沒有捷徑的學習都不難,你需要做的就是把基本功練好,不再小事上偷懶,進步就可以肉眼可見了。家長在輔導上,把握3點原則:閱讀的知識面拓展、理解思維的培養、沉浸在生活中的學習,也能助力孩子在關鍵考試中拿到高分。
1、閱讀的知識面拓展來自我們應該讓孩子看什么書
高考語文作文透露出的學習信息,并不是我們看不看《紅樓夢》,會不會下圍棋,而是來自知識面的拓展,我們該如何理解。有的學生看《紅樓夢》,甚至看電視劇,好幾個版本的喜劇形式,但是只停留在了閱讀,沒有拓展,知識面就很難打開。有的家長能給孩子搜集相關的文學常識素材,名著點評,名師講解,各類筆記,孩子在獲得知識面的拓展上,拿到了不少“金鑰匙”??闪晳T了被家長“投喂”的孩子,到了考場上,還是不會寫作文,因為他沒有思考的習慣,不知道自己看了這么多書,擁有這么多的素材,怎樣能形成高分作文,無法表達自己的理解和觀點。
所以,知識面的拓展,其本質還是我們要學會運用知識。閱讀的重要性,家長都明白,只是我們怎么去引導孩子來閱讀,讓孩子看什么書?不看什么書?這是家長最關心也是在實際輔導過程中,需要家長去做的。閱讀的關鍵就是博覽群書,在低年級的時候,培養閱讀的興趣,家長不要把看書當成是學習進步和提高能力的法寶,而是要讓孩子明白,閱讀是一件和吃飯喝水一樣的平常事。閱讀應該是沒有壓力的,獲得知識的過程應該是快樂的,這樣才能促進孩子去主動閱讀,建立他的閱讀習慣,否則被動讀書,也很難提高閱讀的效率。
對于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家長可以輔導和提供一些。有的家長說,孩子就喜歡看簡單的,趣味性強的書籍。笑話、謎語、快餐文學一類的內容該怎么辦?其實家長沒必要太擔心,這一類書籍中可提取的知識性內容一樣可以幫助我們拓展知識面,只是看字看得輕松,家長在輔導教育上就需要下點功夫了。幫孩子找到這些知識點,拓展他們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自己去選擇閱讀物,這才是家長要學習的。這屆家長可真難,說好的減負,是不是又離我們越來越遠呢?當然不是,我們減少了枯燥無味的書面作業量,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建立閱讀的興趣和時間,通過閱讀這種學習方式,更好地建立語文學習的體系。
2、理解思維的培養來自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建立語文思維
有家長能夠理解,光有閱讀積累是不夠的,也就是當這篇《紅樓夢》的高考作文題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會發現,對文字信息的理解和處理,如何提取有用的關鍵詞匯,怎樣確定寫作的方向和主旨,這才是寫作文所考查的考點。這個能力,需要我們有大量閱讀要求、考點的積累,才能從一段話、一篇素材中判斷出準確的考點,還要搜集自己腦海中存儲的素材,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經驗,寫出高分作文。那些背誦范文、積累素材的寫作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于升學考試了,考試的方式是多變的,學習目標是固定的,我們的學習能力才是應該在培養和建立思維模式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的。
那么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建立語文思維呢?肯定需要家長對語文學習基本功有一個系統性地輔導和幫助。比如我們在生活中,閱讀家用電器的使用說明時,可不可以先讓孩子判斷一下,該怎么使用說明書呢?如何提取產品說明信息呢?在餐館點菜的時候,我們如何判斷一張美食圖到底呈現出的主題是什么呢?在和家長表達訴求的時候,該如何概括重點,讓自己的表達語言更加言簡意賅呢?這都是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幫孩子建立的語文思維。家長肯定又會覺得,我不是語文老師,我做不到這么細致的輔導。那就不能要求孩子在升學考試中,語文必須考出好成績,一味地埋頭苦讀,學習效率是很難提高的。
3、沉浸在生活中的學習全家一起看書教學學習的氛圍
2022年的高考語文一出來,很多成年人也摩拳擦掌,想試著寫一寫,結果全國甲卷,題目都看不懂了。大家紛紛議論:是語文越來越難學了嗎?為什么一篇作文要這么考呢?其實,語文對我們的學習指導,就是對生活的幫助。在小學階段,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確,為什么要學習語文?不是為了考試,也不是為了寫作業,而是語文就沉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要使用語文,那么沉浸在生活中的語文學習,就是最容易也是比較輕松的。
全家一起看書,改變孩子對語文學習的傳統認知,家長能做到一個學習的氛圍,讓孩子明白,原來我識字、看書、寫作文,可以在生活中展現出這么大的能量,我能自己坐公交、問路、點菜、表達想法,這都是學習語文帶給的實際生活能力,那還有什么理由不學習呢?希望家長都能從這3個原則來輔導孩子,別在閱讀這件事上偷懶。歡迎留言評論。
小島語文|關注大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