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期末考試復習階段,小島老師反復強調,家長朋友們給孩子們用好語文書復習和鞏固,勝過刷題數十本練習冊。家長們平時對孩子的語文學習關心太少,臨近考試,又不知道語文書上的重點是什么,盲目地要孩子去讀課本,學生也不知道課本里到底有什么?好像老師講的課文我都理解了,課后的問題也都掌握了,生字詞每天聽寫復習也都沒問題,但是一做卷子還是出錯,到底是哪出了問題呢?三年級以上的家長們,如果不知道正確使用語文課本復習的方法,是很難在期末備考的階段,通過家長的督促學習,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的。除了聽寫生字詞,有3個知識點是不能遺忘的。
關注語文課本,這是比家長買的任何一本輔導資料更有用的考點總結。會輔導的家長就會看語文課本,每每捧起孩子的課本,家長讀到的信息不是課文換了,和我們小時候學的不一樣,而是去了解課本中單元閱讀訓練目標,語文園地里的重點。作為語文老師,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會讓學生每開始一個單元的學習,就專門拿一個本子,把這個單元的額閱讀訓練目標、單元扉頁上的閱讀主題、略讀課文的闡述、語文園地里的欄目集中抄錄,就像做摘抄一樣。一方面在單元課文開始前可以作為預習,了解要學習的內容。一方面到了考試階段,這就是一本考點集合冊,而且都是自己抄寫的,印象要比直接去看資料書更深刻。語文學習就是積累,只有做好日常的學習積累,才能最后的期末考試復習階段,提高復習效率。
1、積累語文要素的內涵
語文要素的內容,小島老師不止一次分享過,從三年級開始,在課本中,每個單元的扉頁上,都寫好了該單元的語文要素,有閱讀目標、能力方向、基礎知識點,這些語文要素的內容,我們家長和老師要不斷和學生去強調,去解析,孩子們才能理解。比如三年級上冊中第七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積累喜歡的語句。當我們看到這句話,應該知道怎么利用課本復習嗎?首先我們要明確這句話的語文要素內涵。感受課文中生動的語言,我們打開語文書,先看這個單元有哪幾篇課文《大自然的聲音》《父親、樹林和鳥》《讀不完的大書》,這些課文里的生動語言,老師上課肯定講了,我們找出語文筆記、仔細翻看課本上做好的標記,通過復習課文,了解第七單元有哪些生動的語言。
其次,根據這些生動的語言,我們要復習哪些知識點呢?不是說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就算復習了,而是要進一步理解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在課文中的作用,句子中的優美詞語、關鍵的生字詞,在考試的時候,都是考點,通過不同的題型展現出來。復習的時候,就應該在課本中,找到這些語文要素的內容,進行復習。最后,根據細節的掌握能力,有針對性地選擇一定的練習即可。家長按照這個流程幫助孩子梳理語文課本,了解課本中的語文要素,就相當于是過了一遍考點了。當在做閱讀理解和寫作練習的時候,出現的錯誤比較多,我們就把在日常積累中,抄寫的各個單元的語文要素拿出來看一下,就知道是哪個學習目標還沒掌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