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后有家長給小島老師留言:孩子的語文老師換了,班主任也換了,家長和學生都不滿意,剛和上一任語文老師磨合好,就換成新老師了,又要磨合。新老師還很年輕,一看就是沒有什么教學經驗,家長該怎么選擇呢?每當小島老師看到這樣的留言,都想皺眉。不知道為什么家長會對年輕老師抱有如此成見,判斷一位老師好不好?不是從他的職稱、對學生的愛心、是否敬業,而是要從年齡和性別上進行判斷。任何一位老師的教學能力都是需要時間的沉淀,年輕老師業務能力到底好不好,也是需要時間的判斷。家長面對開學后換了新的語文老師,這種焦慮往往都是自己對老師的誤解。
年輕的老師其實更有激情和教學的創造力,學校安排了年輕的語文老師或者對年級的語文學老師進行了調崗,肯定也是綜合了各位老師的實際教學情況,綜合考慮的。新老師在開學第一天,就收到家長的質疑,其實這都是偏見。那么家長和學生應該怎樣應對呢?只要想通3件事,我們一樣可以和新老師快速磨合,找到老師的特長和優勢;家長和老師多溝通,了解老師的愛心;準時上交回執,就是對新老師的認可。家長的言行影響孩子,新的學期,只要我們幫孩子解除對新老師的陌生感,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就能應對好換老師這個問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換了老師,孩子不適應了,老師也不喜歡孩子,該怎么辦?希望小島老師這3個策略,能解除家長心中的困惑。
1、怎樣找到新老師的特長和優勢
與其抱怨新老師太年輕,不信任新老師,不如主動去發現老師的閃光點,找到他們的特長和優勢。不同的老師會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感受,包括語文學習的視野和思維習慣,學生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對比,新老師和上學期的老師有什么不一樣,但往往會對比出新老師的不同之處,不適合自己。這說明孩子代入了主觀意識。好的老師,在開學第一天,面對全班同學,他的自我介紹、個性展示都可以告訴學生,我有什么特長和優勢,孩子只要認真感受,找到一點不同即可。如果孩子回家和家長表示,換了新老師,家長不要做出抱怨和不滿的神情,而是要祝賀孩子,換老師了,你也會擁有一個新的開始。
家長會說,孩子回家后,總是抱怨老師不好怎么辦?這就需要家長及時去開導孩子,和孩子一起聊一聊,怎樣在開學后的語文課上去找到老師的優點。比如聽老師講課,普通話好不好?老師是怎么把握課堂節奏的,一節語文課,老師講了幾件有趣的事,讓你覺得很有意思,一直想要聽下去。家長也可以和孩子聊聊在家長會上,對新老師的看法。如果老師真的不如上學期的語文老師,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非常低,那么家長就只能多留心,在語文學習輔導方面,家長想辦法自己給孩子補習。其實對于老師也非常清楚,強扭的瓜不甜,老師要保證教學的進度,不可能一下就做到讓全班同學都喜歡自己。
2、家長和老師溝通什么
遇到更換老師的事情,家長也應該積極應對,多和老師溝通。有的家長說,不知道跟老師說什么,其實新老師對于家長老說,也是需要相互了解的。在家長會結束以后,家長可以找到老師面談或者拿到老師的聯系方式后,和老師電話溝通都可以。前提是要和老師之間互相尊重,約好溝通的時間,在溝通的時候,把握1個原則,不說廢話,直擊主題。有的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的語文學習成績,那么就要和老師反饋,孩子在語文學習上有什么不足,作為家長,自己在暑假做過哪些努力,帶著孩子做了怎樣的閱讀積累,語文學習做了什么輔導和補習,都可以和老師溝通,讓新老師看到家長的誠意和對語文學習的重視,老師也會非常欣賞家長的。
有的家長說,我不擅長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問題,那么也可以保持一個謙虛謹慎的心態,多向老師請教輔導語文學習的問題。不過在請假問題的時候,家長需要把握一個時間上的溝通,以尊重老師為前提,不做過多的打擾,比如一周溝通一次,一個月溝通2次,先和老師做好約定。平時積極反饋孩子的日常學習表現,向老師詢問孩子的課堂表現,都能引起新老師的關注。家長只要想通一件事:語文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確實精力有限,不可能在短期內關注到全班的學生,家長越是主動,其實就是讓老師看到家長在輔導教學和配合老師工作中的誠意。
3、如何配合好老師,做好輔導孩子的工作
很多家長都怕過教師節,送也不是,不送心里更沒底。其實,比起給老師送禮,家長需要積極配合老師,幫助孩子完成作業,做好預習課文的工作,準時上交家長回執,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寫好家校聯系本,督促孩子做好閱讀積累,陪伴他們練字,抓好語文基礎的學習,這比送禮要強,而且只要家長愿意花時間和老師溝通,愿意在孩子身上投入教育精力和陪伴,這樣的家庭學習環境,培養出來的孩子,語文成績也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