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屆天津散文杯征文】我們的老家是陜西“漢中”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會的文學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選拔優秀作品的專業平臺

我們的老家是陜西“漢中”

  陜西  郭松林 

2006年10月,陜西省漢中市榮獲中央電視臺評選的“中國最佳歷史文化魅力城市”。頒獎詞說: “漢中位于中國版圖的地理中心,歷經秦漢唐宋三筑兩遷,卻從來都是臥虎藏龍;這里的每一塊磚石都記錄著歷史的滄海桑田,每一個細節都印證著民族的成竹在胸。”

漢朝起源

歷史上的漢朝對中國的影響所及,是空前絕后的。一個朝代,影響古今兩千年,“漢”,最終成為東方這片古老土地的民族稱謂,包括這個民族的語言、文字,服飾以及文化心理認同。而在漢朝誕生的過程中,漢中是絕對繞不過去的話題。

秦末,天下大亂,群雄紛爭。劉邦在沛縣(今江蘇徐州)舉起義旗,勢力漸大。公元前207年10月,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王子嬰投降,秦朝滅亡。之后,實力雄厚的西楚霸王項羽替楚懷王論功行賞,封分群臣,卻違背“先入秦者為(關中)王”之約,先是聽從謀臣范增之計,預設殺機四伏的“鴻門宴”,準備搞掉勁敵劉邦。未果后把劉邦封分到秦嶺之南的“荒蠻之地”漢中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今漢臺區)”。同時,以秦降將章邯、董翳、司馬欣封王關中給予鉗制。

漢中處在秦嶺巴山之間,在秦嶺巴山的屏障下,在滔滔漢水的滋養下,猶如世外桃源般安靜存世。但由于秦巴大山的阻隔,自古交通極為不便。先哲們在懸崖峭壁上通過火燒水激,開鑿了棧道,聯通了關中與巴蜀。古棧道蜿蜒如史,彪炳千秋,它是先輩們的智慧結晶。巧奪天工的棧道艱險如天梯,是建設者的生命豐碑,也是影響歷史進程的偉大創造,更是體現華夏文化的恢宏高地。如今,古棧道是漢中悠久歷史文化的標志性符號。

當初,漢王劉邦聽從謀臣張良的建議,一把火燒毀來時的子午棧道,借以表示無心北返東進,以消除項羽的疑心。劉邦來到漢中后,得以在富庶的漢中休養生息,厲兵秣馬,擴充實力。筑壇拜韓信為大將,進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直至平定三秦,逐鹿中原。最終,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項羽自刎于烏江,劉邦從而一統天下,建國立業,成就了漢室天下四百年。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2月,漢王劉邦登上帝位,先定都洛陽,不久遷到長安。登基的劉邦,念念不忘漢中這個給他帶來福運的興龍之地,認為漢中是他的發祥地,也必將給新建立的漢朝帶來好運。于是,劉邦頒布第一份詔令,以漢中名為國號“漢”,以駐蹕漢中為紀元始年。自此,隨著漢王朝的興盛,漢朝、漢人、漢族、漢語、漢服、漢文化等稱謂,就一脈相承至今。南宋詩人陸游作詩贊譽:“豈知高帝業,煌煌漢中起”。

如今,漢中留下漢王劉邦的不少歷史印記。古漢臺是劉邦的行宮,飲馬池是劉邦放養軍馬之地。漢王山,是劉邦登高遠望故鄉的一處山峰。漢王鎮則是劉邦駐軍的軍營,驚邦河是軍營旁的一條河流,因為夜半三更河水徒漲,洪水漫灌軍營,劉邦受到驚嚇的一條河流······

天府之國

漢中是陜西省西南部的一個歷史悠久、如詩如畫、時尚現代的城市?!疤旄畤闭f的是這里,“西北小江南”說的是這里,“中國最美油菜花?!闭f的也是這里。這里的山川形勝、人文歷史、氣候生態、特產珍寶等等,無不在用事實告訴你——漢中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

從我國地理版圖上看,漢中處于“雄雞”的“心臟”位置;從地理經緯度上看,處于祖國版圖中央;從地理環境上看,在我國的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從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上看,處于淮河、秦嶺一線之南。被秦嶺巴山拱衛,形成漢中盆地。

獨占歷史與自然和諧之美的漢中,在漢水的滋潤下,不僅是華夏驕子,也是人間福地。當長江以南還處于草莽叢生的蠻荒時代,當軒轅黃帝正率領北方部落在黃河岸邊逐獵的時候,華夏民族的另一位祖先炎帝神農氏,便選擇肥沃豐腴的漢江流域棲居。在漢江沿岸,嘗百草、墾荒莽、播谷物、務稼穡,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耕文明。

漢中,一片江南風光,卻屬西北地區。而提起大西北,人們往往會把它與寒冷干燥、曠野荒蕪、少雨缺水聯系起來。初次造訪漢中的旅人,常會有著黃土高坡和大漠風情的思想準備。當他們翻越連綿不斷的秦嶺山脈時,一路上會為群山的蒼莽和道路的險峻而感嘆。而一旦出了石門古關,眼睛便會為之一亮,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漢江如帶、川原平闊、田地肥沃、塘庫棋布、茶園果林、翠綠青黛、明黃丹朱、宛如彩帶、鵝鴨引亢、市井繁鬧,好一幅如詩如畫的江南勝景。是的,大自然對漢中這塊土地是慷慨和偏愛的,秦嶺山脈高聳,如同天然屏障,擋住了西伯利亞的寒流。加之茂密山林的涵養和盆地凹形的聚熱效應,使漢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暖濕潤,非常適合居住養老。

為了使人民群眾能在漢中這塊福地休閑養生,漢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學研、醫養、旅居、興業”“四個在漢中”的建設藍圖。漢中在不遠的將來,必定會成為世人青睞的美好城市。

漢中物產豐饒。獨特濕潤的氣候促進了漢中農耕經濟發展,農作物品種繁多,土地肥沃,務作精細,一年兩熟。天道酬勤,漢水滋潤,使天漢這片沃土處處鳥語花香,四季瓜果飄香,年年五谷豐登。

有山則秀,有水更靈。漢中,既得名于漢江,更得到漢江的滋潤。漢江,是長江的最大支流,與長江、淮河、黃河并列,合稱“江淮河漢”。漢水發源于寧強縣的嶓冢山,一路接納百流,滔滔東去,冠秦巴而襟漢中,割峽谷而奔鄖襄,開荊楚而吐云夢,出漢口而入長江,曲折回環1500公里,在秦巴山區和中原大地的腹部,拓出了一片錦繡沃土。

悠悠數千年歲月,浩浩漢江以它那母親般的情懷,把福祉灑向蕓蕓眾生。如今,漢中又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地,肩負著一江清水送北京、澤津冀的重任。

放眼看漢中:漢江兩岸、菜花泛金、桑林簇秀、茶園疊翠、稻麥金黃、蓮荷玉立、翠竹成林。

回首望秦嶺:山林中,號稱“秦嶺四寶”的朱鹮、大熊貓、金絲猴和羚?;虬肯栌谠浦?,或棲息于竹林,或騰躍在林間,或昂首在山端。

如今,漢中又肩負著秦嶺保護的歷史重任,讓中華龍脈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得到有效保護,為子子孫孫呵護好這塊上天賜給的福地。

歷史名城

在秦嶺巴山的護衛下,在滔滔漢水的潤澤下,歷史文化名城漢中,更有歷史的滄桑。登高鳥瞰,整個漢中確像一個碩大的玉盆,漢中古城就雄踞于玉盆的中央。

漢中建城,歷史久遠。它的形成可上溯到公元前771年,據今已有2792年歷史?!端涀ⅰ份d:“南鄭之號,始于鄭桓公?;腹烙谌?,其民南奔,故以南鄭稱”。秦厲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秦“左庶長城南鄭”,這是關于漢中筑城的重要記載。劉邦為漢王后,對秦城進行了擴充。北魏《水經注》記載:漢中“大城周四十二里,城內有小城,南憑津流,北結環雉,金鏞漆井,皆漢所創筑”。漢中古城,自秦漢以來“人們叢聚,城廓巋然,樹表分道,列為市廛,四通八達,路區相連”。

漢代以后,歷經朝代更迭,戰火頻仍,古城多有損毀,故歷代多有修城之舉。尤其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漢中知府費震在宋、元城的基礎上對漢中城進行了重修,基本奠定了今日漢中老城的格局;清代,除沿用明城墻作防御外,還在商業繁榮的東關修筑外城,與府城相連,擴大了古城的規模。至清代,這里商賈輻輳,會館林立,反映著城市專業街道特點的傘鋪街、碗鋪街、管子街、皮坊街、會館巷、米市巷等至今仍沿用其名,市內鋪面櫛比鱗次,行店大院古老深幽?!半m繁盛不及長安,亦陜西第二都會”。

漢中,因占據著北控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襄鄧、西帶汧隴的戰略優勢,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經濟繁盛之境。在這個歷史大舞臺上,漢中的百般誘惑使得歷代英雄豪杰為其竟折腰,紛至沓來,虎踞龍盤。譜寫出叱咤風云的壯舉,成就了彪炳史冊的偉業。鞠躬盡瘁的武鄉侯諸葛亮、發明造紙術的龍亭侯蔡倫、開通絲綢之路的博望侯張騫、不畏權貴的東漢太尉李固,都長眠于漢中。浪花淘盡英雄,熱土上的故事譜寫了漢中的輝煌歷史篇章,英雄們也在后人的景仰中流芳百世。

古老的文化總是與悠久的歷史親密結緣。歷史長河奔流不息,在與璀璨文化的碰撞中,激起朵朵絢麗的浪花。千百年來,不少文人墨客、儒臣戎將、或途經漢中,或在此為官,留下了數以千件贊頌壯麗山河、吟詠自然風物、抒發懷古之情、傾訴家國之思的名篇佳章。僅唐宋兩代,就有50多位著名詩人寫了數百篇與漢中有關的詩篇。南宋時,漢中是抗金前線。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曾在這里度過8個月的軍旅生活,憂國恨金使他詩如泉涌,并一改風花雪月之詩風,以后的作品常鑲嵌著這段生活的履痕。石刻之風,興于秦而盛于漢。是古代書法藝術的杰作和珍品。石門十三品出自漢魏,年代久遠,古拙自然,靈動飄逸,是摩崖石刻中的瑰寶。近代書法大家于右任曾以“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濕枕”的詩句,抒發了他對石門漢魏十三品的摯愛之情。

2005年7月20日,當代文學大師余秋雨慕名來到漢中,對這里的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留下深刻印象。曾寫下這樣一段話:“我是漢族,我講漢語,我寫漢字,這是因為我們曾經有過一個偉大的王朝——漢朝。而漢朝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鎮,那就是漢中!漢中這樣的地方不來,那就非常遺憾了!因此,我有一個建議,讓全體中國人民把漢中當作自己的老家,每次來漢中,當作回自己的老家”。

郭松林,男,65歲,陜西省漢中市委政法委退休干部,陜西省作協會員,現定居陜西漢中。

【大賽公告】 ‖ 關于舉辦首屆“天津散文杯” 全國鄉情散文大賽的公告

本期微刊管理團隊

責編:李   韻

編校:韓佩瑄

        制作:吳金程        

友情提示

1、征文稿件,原文發出。如錯別字較多或亂用標點符號的,會影響文章質量,評審減分。

2、由于征文來稿很多,微刊由每周一、三、五出刊暫時調整為每周一、二、三、四、五,大賽結束恢復為每周一、三、五出刊。

微刊編輯部


顧問:張寶樹

主編:李錫文

執行主編:陳彩潔

副主編:李韻

編輯:曉 軒  田光蘭  紫 月   吳金程  周璇

天津散文·微刊郵箱:732241689@qq.com

溫馨提示:為節省編輯們的寶貴時間,微刊投稿必須原創首發,謝謝配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西北最適合養老的是這座城,被稱為漢族人的老家,陜西的天府之國
漢朝的“漢”從何而來?原來漢人發源一個小城市
漢中文化歷史
《望長安》的解說詞_第三集
中國內陸最古老的河流,比長江黃河要早幾億年
【絲路新散文全國征文】朱占偉|從鐘樓出發的西安(241)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页游| 扎鲁特旗| 深水埗区| 收藏| 金溪县| 板桥市| 青海省| 建瓯市| 陇西县| 宁国市| 东阿县| 高邑县| 安吉县| 安乡县| 呼伦贝尔市| 衡阳市| 泽库县| 固阳县| 浦县| 峨边| 新巴尔虎左旗| 民和| 河间市| 霸州市| 乌兰察布市| 抚州市| 虞城县| 丘北县| 健康| 米脂县| 西青区| 和龙市| 大冶市| 新津县| 宁陕县| 丹江口市| 名山县| 永仁县| 南木林县| 中江县|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