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16)[轉載]閉經專病專論

本文轉載自再來的中醫《閉經》
 
閉經 專病專論

   中醫認為閉經有虛實兩種,虛者多為陰血不足,甚之枯竭,無血可下。實者多為實邪阻隔,脈道不通,經血不得不行。臨床實踐表明,對閉經癥以中醫辨證治療效果好而穩定。其分型如下:

   氣血虛弱型經期延后量少,漸至停經,面色蒼白或萎黃,神疲肢軟,氣短懶言。辱舌淡,苔薄白,脈沉弱,治宜益氣補血調經。可用八珍湯加味治療。兼見心悸怔忡者加柏子仁、丹參、阿膠;若因產后大出血所致的閉經,除見氣血虛弱的癥狀外,更見陰道干澀,性欲減退,生殖器官萎縮等癥,此乃精血虧敗,腎氣虛憊,沖任虛衰之癥,可加鹿茸、鹿角霜、紫河車等血肉有情之品。

   肝腎不足型年逾18經未潮,或初潮較遲而量少色淡,漸至閉經,或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質淡紅苔少,脈沉弱或細澀,治宜補腎養肝調經,用當歸地黃飲加減。

   陰虛血燥型經血由少而漸至閉經,五心煩熱,潮熱汗出,兩顴潮紅,舌紅苔少,脈弦數或細數,治宜養陰清熱調經。方用加減一貫煎加黃精、丹參、枳殼。虛煩潮熱甚者,加青蒿、鱉甲;兼咳嗽、唾血者酌加五味子、百合、川貝母、阿膠;虛煩少寐、心悸者加柏子仁、夜交藤;若因實火灼陰,而臻血燥閉經者,宜加玄參、黃柏。

   氣滯血瘀型月經停閉,小腹及兩脅脹痛,精神抑郁或易怒。舌質暗,或有瘀點,脈沉弦。治宜活血祛瘀,理氣通經,方用血府逐瘀湯。偏于氣滯,癥見胸脅及小腹脹甚者,加莪術、青皮、木香;偏于血瘀,癥見小腹刺痛拒按者,加姜黃、三棱;若寒凝血瘀,癥見四肢不溫小腹冷痛,苔白,脈沉緊者,治宜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方選溫經湯;若用實熱滯澀而瘀者,癥見小腹疼痛灼熱,帶下色黃,脈數,苔黃,宜佐以清熱化瘀,可于上方加黃柏、敗醬草、丹皮。

   痰濕阻滯型月經停閉,形體肥胖,胸脅滿悶,嘔惡痰多,或面浮足腫,或帶下量多色白,苔白膩、脈滑。治宜豁痰除濕,調氣活血通經。方用蒼附導痰丸和佛手散。 

  病因病機

閉經的原因十分復雜,若按“辨證求因”的原則,可分為虛實兩端。虛者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損傷,以致肝腎不足,或氣血虛弱,導致血虛精少,血海空虛,無余血可下;但也有陰虛血燥而致閉經者。實者多因邪氣阻隔,如氣滯血瘀,痰濕阻滯等因素,導致脈道不通,阻礙經血下行。

   (1)肝腎不足:先天不足,精氣未充,肝血虛少,沖任失于充養,無經血可下;或因多產、墜胎、房勞及久病傷腎,俾腎精虧耗,肝血亦虧,精血匱乏,泉源枯竭,胞宮無血可下而形成閉經。

   (2)氣血虛弱:素體脾虛,或憂思勞倦,損傷心脾,營血不足;或大病久病,失血過多,哺乳過長,耗傷陰血等,以致沖任血虛,胞宮不能滿溢而經閉。

   (3)陰虛血燥:本型系因陰虛而生熱。虛多實少。多由素體陰虛。或久病失血傷陰,或過食辛熱灼傷津血,或久病傷精耗陰,血海枯竭而致經閉。

   (4)氣滯血瘀:七情內傷,肝氣郁結,血行不暢,瘀阻沖任,經水阻隔不行,故致經閉。

   (5)寒氣凝滯:經產之時,調攝不利,感受風冷寒邪;或內傷生冷,胞宮失溫,血為寒凝運行不暢而致經閉不行。

    (6)痰濕阻滯:肥胖之人,多痰多濕,痰濕壅阻經隧;或脾運失職,聚濕生痰,脂膏痰濕阻滯沖任,胞脈閉阻而經水不行。

   (7)熱灼沖任:本型系因熱盛而陰傷,實多虛少。多由素體陽盛內熱,或過食辛熱動火之品,或感受邪熱,熱邪煎熬陰血,以致陰血虧虛,瘀熱阻脈而成經閉。

   (8)腎氣不足:月經之潮汛必賴腎之陽氣鼓動。腎氣先天不足,或遇后天損傷,腎氣鼓動無能,故經閉不行。本型常是年輕少女閉經的主要原因,其病機之關鍵在于腎氣未盛,精氣未裕,經血無以化生而為病,故在病因病機中單獨強調,以資與各年齡階段婦女均易患之肝腎不足型閉經相區別。 

朱良春融各家之長治療閉經經驗選析

   摘要:婦女停經閉經,歷代醫家論述頗多,方藥龐雜,朱良春老師以虛、熱、痰、氣、寒、瘀證型為據,擬養正為通,溫化痰濕為通,行氣活血為通,分化痰瘀為通等法,分別取張錫純以調沖論治婦科病的特色,朱丹溪以痰濕論治婦科病的特色,傅青主以肝郁論治婦科病的特色,并融通補奇經之祖方《內經》四烏賊骨一蘆茹丸之意,結合自己臨床經驗,特別注重固護脾胃,通補兼施,隨證變通,不拘泥于一方一藥,治療各種閉經療效卓著。

 

   閉經是婦科常見病之一,是由多種原因引起月經失調的病理現象。臨床以中青年患者為多見,西醫至今仍用周期療法治療,但一旦停藥,復又閉經,未見治本之法。吾師朱良春教授指出:“不能一見女子閉經,即用通經破血之品,亦不可認為經水不行便是血枯,妄用滋補之藥。”臨證中朱師以經水不通不外虛、熱、痰、氣、寒、瘀六因,分別取張錫純調理沖脈論治婦科病的特色,朱丹溪以痰濕論治婦科病的特色,傅青主以肝郁論治婦科病的特色,并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擬“養正為通”“溫化為通”“行氣解郁為通”“分化痰瘀為通”等法治療各種閉經,頗有簡、便、廉、驗之特色,后學者頗易效法,現選析如下:

 

   1、養正為通選“理沖”,因虛致閉多能通

   朱師效法近代臨床大家張錫純治療婦科雜病,以善調沖脈為特色。張氏認為沖脈上承諸經之血,下應一月之信,月經之行止通澀全賴于沖脈盈虧調節之,而婦人以月經為本,月經失常乃致閉經可導致許多婦科病,故張氏治婦科病強調恢復沖脈之功能,所擬“理沖湯”乃取《內經》“四烏賊骨一蘆茹丸”之意,有通補奇經,扶羸起衰之功,為理血調氣補虛之良方。亦即養正為通之良方,朱師用此方加減治療氣血陰陽諸虛所致之月水不通,而屢獲佳效,曾治李姓少婦,月經先后無定期3年,人流后因流血較多致高燒滴注青酶素、甲硝唑等,熱退后月水不潮,閉經四個月靠黃體酮周期療法維持。刻診:身體虛弱,肢體倦怠,氣短懶言,頭暈目弦,心悸失眠,納差便溏,面白無華,舌淡苔白,脈細,診為氣血虧虛,沖任失調,治以調沖補虛,方用“理沖湯”加減,藥用:生黃芪30g、炒白術、黨參、雞內金、懷山藥各15g、三棱、莪術、當歸各5g、肉桂、鹿角膠各10g、紫河車粉2g(藥液送吞)。服10劑復診,月水已潮。再投原方10劑,一劑服2天調理而愈,追訪一年,月水一直正常來潮。又治一18歲處女,因經期淋雨后閉經5個月,少腹如冰,痛如針刺,得熱敷痛減,四肢不溫,舌紫暗,脈沉遲帶澀,診為寒凝胞宮,沖脈瘀阻,投“理沖湯”去山藥、知母、花粉,加附子、干姜、桂枝各10g、劉寄奴、川牛膝各30g,原方中三棱、莪術仍用10g。服5劑后,月水即潮。朱師用張錫純“理沖湯”治婦科腫瘤(見第30篇)三棱、莪術亦用10g,而上案治李姓少婦三棱、莪術慎用5g,蓋上下兩案有虛實之分,這說明養正為通之選方用藥妙在變通。張錫純在“理沖湯”條下加減亦言“氣虛者,減三棱、莪術各一錢”。“若病人身羸弱,脈象虛數者,去三棱、莪術,將雞內金改為四錢,因此藥能化瘀血,又不傷氣分也。”故上案朱師用雞內金15g之多,用峻猛藥以小心行其放膽乃歷代名醫之家法也。

 

   2、溫化為通法丹溪, 肥人痰濕閉經理

   朱丹溪善治雜病,而對婦科又有深究,朱師贊嘗朱丹溪以痰濕論治婦科病的特色至今囑目于世。朱丹溪認為江南地勢較低,雨濕頗甚,(今言海洋性氣候),患濕病較多,濕病日久不愈多成痰病。又因婦人情緒易于波動,氣郁者多,故在《局方發揮》中提出“氣積成痰”,若久而失治痰證發作,易成婦科病證,朱師推崇丹溪“調經不離痰,調經先調氣”之說,蓋痰證遷延,易占居血海,而成月經諸病,今中青年婦女肥胖者或嗜食肥甘者,尤為多見。因痰濕、體肥多脂閉經者屢見不鮮,筆者仿朱師之法曾治張姓少婦閉經不孕,癥見體肥多脂,經閉2年,四肢不溫,納差便溏,白帶量多,舌胖大,苔白膩,脈濡緩。婚后3年未孕,多方求治未效,治以溫化痰濕,方用《丹溪心法》“中和丸”合“治肥人濕痰方”加減,藥用:蒼白術各15g、茯苓、生半夏、制香附、制南星各10g、黃芩、陳皮、甘草各6g、當貝苦參丸6g(筆者治急肝常備藥,3藥等量蜜丸)此方稍于出入,共服30劑后,經水來潮,但基礎體溫無雙相,遂加服“河車大造丸”日9g,2個月后,基礎體溫呈雙相。一年后追訪喜得一子。朱師繼承朱丹溪從醫學地理學、體質學說的角度,以痰濕論治婦科經帶病,并有所發揮和創新。盛贊朱丹溪創“順氣為先,分導次之”及“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的觀點。朱丹溪的“實脾土燥脾濕”的治痰特點和方藥特色,不僅豐富了中醫婦科學說的內容,其觀點和方法,迄今在婦科臨床中仍有較為深刻的影響和實用價值。

 

   3、行氣活血法通經肝郁閉經多效應

   《傅青主女科》的精華,乃以肝郁論治婦科病為其特色,傅氏認為女子性格內向者為多,情緒易抑郁,而成肝郁病證。若肝郁不解,最易導致婦科病。傅氏又指出肝血不足,脾氣不振是其內因,治療肝郁病證,在疏肝理氣的同時,應配合養肝血,健脾氣之法,才有相得益彰之妙。朱師贊謂“傅氏所擬養血、健脾與疏肝配伍之法,有標本同治之妙,較歷代醫家僅用理氣疏肝治標之法更勝一籌。但亦言傅氏對肝郁血瘀的論治尚有欠缺。”朱師推崇傅青主所擬疏肝、養血、健脾三法合用的常用有效方如“解郁湯”“開郁種玉湯”“順肝益氣湯”“完帶湯”等方治療以肝郁為主的婦科病,如曾治陳姓少婦,閉經2年病起于婚后夫妻感情不和,加之流產出血過多,導之經閉。2年來多方求治未效,診見形體不肥而瘦,沒有痰阻之征;腹軟,不脹痛,不拒按,未捫及包塊,亦無氣滯、血瘀、寒凝癥征,故不屬實證;訴有心煩焦躁,口苦咽干,唇燥便秘、噯氣納少,乃因患者長期抑郁寡歡,肝氣郁結,久郁氣滯化火化熱,氣機逆亂,胃失和降;患者面黃形瘦,頭暈目眩,心悸氣短,舌紅苔薄黃,脈虛細而數,乃因脾胃氣機升降失常,后天氣血生化之源受損,氣血不足,五臟失榮之故。患者長期肝郁,加之流產失血,心脾郁火內煎,陰血漸枯,當屬熱涸、陰虛、血枯經閉之證。朱師仿傅氏“解郁湯”合“開郁種玉湯”之意加減,藥用當歸、炒白術、生白芍、茯苓、炒山梔各10g、丹皮、赤芍、制香附各6g、花粉、郁金、生首烏各12g、5劑藥服后,噯氣除、胃納增、胸悶心煩減,頗有津復神爽之感,加之舌轉稍紅,苔轉淡白,脈但虛細而不數,轉投“黃芪八珍湯”加郁金、川牛膝又5劑,經水來潮,再處河車大造丸、烏雞白鳳丸以善后。

   朱師指出:“閉經不外虛實兩端,臨床所見實證居多,有血瘀、氣滯、寒凝、痰阻之別,治之較易。虛證有脾虛、熱涸、血枯之別,均較難治,故經閉之證當分虛實寒熱,首當重要,但亦有無虛無實可辨,婦檢正常者,則應辨病和辨證相結合;又有外無虛形,而子宮幼小不月者,當重用血肉有情之品,促使子宮發育,方能獲效”。

 

   4、多囊卵巢發閉經,分化痰瘀法通經

   60年代初,朱師就撰文提倡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指出其重要性,載于(《中醫雜志》62年3期)今有唐蜀華先生(江蘇省中醫院)詳論雙重診斷的必要性(《江蘇中醫藥》2002年7期)謂“雙重診斷,”功在病人,也利在醫生,是醫生自我保護的必要手段,筆者歷年治療疑難雜病,亦均注重中西雙重診斷,“婦科腫瘤篇”將卵巢囊腫B超顯示的液性暗區,辨為陰邪。又如治療乙肝或早中期肝硬化,按谷丙轉氨酶,B超回聲為主辨虛實,以中醫問診辨寒熱,驗證千例,符合率90%以上,故筆者治肝病不診脈。筆者以雙重診斷辨證,仿朱師分化痰瘀治療閉經之法,曾治2例經西醫確診為多囊卵巢的繼發性閉經證,療效滿意,今舉一案,略談體會:一李姓處女,26歲,自月經初潮后,一直周期無序,有20天一潮,3個月一潮,甚或半年一潮,經色紫黑量少,亦無痛經史,后發展至賴周期療法以黃體酮等西藥維持行經,但停藥后又復閉經。B超提示右側卵巢呈分葉狀,西醫診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多方求治,服中西藥3年未效,筆者曾用分化痰瘀法治療多囊肝數例獲效,遂以此法試治。據患者喜食辛辣,便溏,舌淡白、薄膩苔,面白無華,時值初秋已穿厚衣,體形稍胖,診為寒痰瘀血膠結閉經。處方:生旱半夏、生山楂各30g、劉寄奴、雞內金各20g、當歸、生白芍、熟地、炒白芥子各15g、川芎、生姜各10g,患者自服此湯方后頗覺舒暢,守方服60劑,月水見潮,但量少,曾測基礎體溫呈雙相,原方加鹿角霜30g,另加吞紫河車粉日2g,再守方2個月,月經來潮量色正常,次年結婚,家長告懷孕之喜。

   近代臨床大家張錫純謂“無論臟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又謂“并能治室女月信一次未見者,尤為要藥,蓋以其能助歸芍以通經,又能助健補脾胃之藥,多進飲食以生血也”。生半夏在雜病中的使用之廣首推醫圣張仲景,《傷寒》《金匱》用半夏方無一方不是生半夏,當代已故名老中醫岳美中為浙江東陽市名老中醫金希聰所著之《星夏之歌》作序(見岳美中醫話集)按云:《星夏之歌》內中大力闡發南星、半夏功效,啟時人以秘,廣良藥之用,寓之于詩,凡一百一十篇。岳老序云:“發獨有之真藏,矯千載之流弊,日新厥業,利涉大川”。金先生自序云:“自雷公創炮制之說,致二藥性能受害,功用支離,以致逸群千里,不能展其驥足,積習穢人,人皆不敢生用,有明識者亦罕用之,徒令良藥蒙羞,沉疴莫起。”又云:“喜其配合如心,奇效迭見,連年施用,竟達萬斤之巨。”實踐證明生半夏、生南星如使用得當,確能起沉疴大證,朱師和筆者治驗均較多,尤用生半夏,筆者體會既有消腫散結、分化痰瘀之效,又有護脾健胃,和胃降逆之功,合白芥子及生山楂、劉寄奴等組成痰瘀同治之劑,對治療多種婦科雜病如閉經、帶下、不孕、痛經、惡阻、妊娠水腫、子癇等均有特殊療效,尤其是治療多囊腎、多囊肝、多囊卵巢證,臨床隨證使用大劑量,每收令人滿意的療效。筆者自80年代前至今治療各種雜病使用生半夏,亦逾千斤之巨,劑量少則3~5g多則60g以上,只要煎煮時間無誤,確無中毒,或副作用之弊,那些危言聳聽,談虎色變,把中醫的峻猛良藥和西藥的毒品等同起來,定是紙上談兵者或別有用心。 

名醫名方:調元通經湯

  朱祥麟

  組成:淫羊藿15g ,仙茅10g,制首烏12g ,當歸10g,鹿角霜10g,黃芪10g,桂枝10g,白芍10g,茯苓10g。

  功能:溫督調元,補任通經。

  主治:婦女刮宮,或引產,或病后,或先天不足,見月經閉止不行,以致不孕者;或注射黃體酮即行經,不注則經不行者。癥見腰背酸痛,足膝酸軟,或頭昏,面黃不華等。亦可用于月經后期,督脈陽虛帶下清稀者。

  用法:每日1劑,分3次空腹服,連服5天。

  方解:《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女子月經與天癸及沖任二脈相關。唐容川云:"腎中天一所生之癸水,入于胞中,全在督脈導之使下也;腎氣至胞,任脈應之,則心胃之血乃下會于胞中"(《醫經精義》)。可見督脈陽氣導天癸下入胞中,并任通沖盛,氣血調和,月經乃應時而下。若因外傷(刮宮、引產)、內傷(病后),或先天不足,致使督陽不充,沖任虛衰,月經必然閉止不行。故本方用淫羊藿、仙茅壯督脈之陽,鹿角霜通督脈之氣,以導天癸下行于胞脈;用制首烏、當歸、白芍補任脈陰血;黃芪、桂枝益沖脈陽氣;桂枝、白芍又可調營衛,亦即調和氣血;茯苓引諸藥入于下焦胞脈,葉天士謂茯苓乃松之余氣所生,長于至陰之地,為陽明木藥,能引諸藥入于至陰之界也。于是,督陽溫暖,沖任充盛,陰陽調和,元氣充沛,月經即可通行。

  臨床運用:若精血虛甚者,可加菟絲子15g、枸杞子10g、熟地黃10g;陽明不足者,可加黨參15g、炙甘草10g;氣滯血瘀者,可加香附子10g、川牛膝10g、海螵蛸10g、茜草10g,白芍易赤芍;內有虛熱者,可加生地10g、白薇6g、地骨皮10g,減淫羊藿、仙茅、桂枝用量。服藥期間,忌食生冷食物,冬天禁用冷水。

 

   易修珍老師治療經少閉經經驗

月經過少、閉經是婦科常見的疑難病之一,由于現代社會工作緊張,避孕藥物的廣泛使用一些人多次藥物流產和人工流產等諸多因素,使該病的發病率較高。經少、閉經臨床上不可切然分開,月經過少、發展下去可以導致閉經,而閉經患者經治療后月經恢復,也往往經量較少。現代醫學一般認為由于先天子宮、卵巢發育不良,卵巢早衰或卵巢不敏感以及垂體病變等引起;或因宮腔手術過多、過頻損傷宮內膜所致。主張常規用激素替代治療,但因療程長,有一定副作用,患者往往不能堅持,更因遠期療效差,故該病采用中藥治療的患者較多,約占本專家門診的10~15%。

     1 病因病機及辨證分型

     經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婦人規》曰:“血枯與血隔,本自不同,蓋隔者阻隔也,枯者,枯竭也;阻隔者,因邪氣之隔滯,血有所逆也,枯竭者,因沖任之虧敗,源斷其流也。”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大致分為虛實兩大類,虛者因先天稟賦不足,腎氣未盛,精血虛,陰津虧乏;或久病、大病、憂思傷脾,或素體脾虛,水谷精微化生乏源,使氣血虛弱,沖任二脈不盈,遂發經少、閉經。而正氣虛極,必血流艱澀,乃致枯涸而生瘀癥。實者多因情志所傷,或經期產后失于調攝,或痰濕阻滯胞宮,氣機受阻,氣滯血瘀,沖任胞脈壅阻而致經少、閉經。名中醫易修珍認為臨床雖有虛實之分,但往往虛實夾雜多并存,并存中有所側重,或虛多實少,或實多虛少,最終均易致瘀阻胞宮。治療重視辨證與辨病,專方專藥運用,結合病機所在,順應月經周期及經前征兆,進行辨證施治。具體分型用藥如下。

     1.1 肝腎兩虛夾瘀

     主治:年逾18歲尚未行經、身材矮小、雙乳及子宮發育不良;或正值青壯年,突然月經延后、經量逐漸減少至經閉不行、伴烘熱汗出、口干、耳鳴頭暈、面部蝴蝶斑、肌膚甲錯。性欲低下、帶少而陰道干澀,舌質紅夾瘀、少苔,脈細澀,舌下靜脈增粗、延長、色紫。

     治則:滋補肝腎,祛瘀調經。

     方藥:自擬益經湯:熟地15g,山萸肉10g,枸杞15g,菟絲子15g,黨參15g,炙黃芪15g,當歸15g,淫羊藿10g,丹參20g,生三七粉10g(兌服)。

  1.2 脾虛夾瘀

     主治:月經逐漸推后、量少、色淡而質薄,繼而停閉,伴倦怠疲乏、氣短、面色少華、納呆、脫發,舌質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治則:健脾益氣養血,活血調經。

   方藥:歸芪建中湯加味:當歸15g,炙黃芪20g,桂枝10g,杭芍15g,桑椹子15g,沙苑子15g,麥冬15g,女貞子15g,丹皮10g,莪術10g,生三七粉10g(兌服),炙甘草10g。

    1.3肝脾失調夾瘀

   主治:月經數月不行、或經量極少,伴煩躁易怒、雙乳脹痛,口苦而干、飲食不馨、少腹脹痛、舌質淡紅或舌紅夾瘀、脈細弦。

   治則:調理肝脾、祛瘀調經。

   方藥:逍遙散加味:炒柴胡12g,赤芍15g,當歸15g,白術12g,茯苓15g,薄?0g,丹參15g,益母草15g,藁本10g,女貞子15g,三七粉10g(兌服)。

    2典型病案

   例1,張某,女,24歲,進修醫生,初診于1997年5月12日,患者因月經停閉3年余來診。月經初潮13歲,周期28天,經期4~5天,經量中等,色鮮紅。1992年患“功血”病,以后月經量逐漸減少至停閉。末次月經1993年7月。閉經期間曾查女性6項激素提示正常,曾用過西藥人工周期3個月治療無效。現閉經3年余,自覺帶下量少、色黃,時感腰酸,少腹脹痛,納可,二便調,舌質紅夾瘀。方選:益經湯加減。藥物:熟地15g,當歸15g,川芎12g,杭芍15g,女貞子15g,麥冬15g,淫羊藿15g,澤蘭12g,生三七粉10g(兌服),1日1劑,連服4劑。患者5月19日再診,訴5月15日白帶夾血性分泌物2天,余癥同前。守方續進8劑,每劑加海馬5g烤黃沖粉兌服。患者6月16日再診時喜訴:月經6月10日來潮,量中偏少,經色鮮紅,兩天干凈。以后每月月經按時來潮,量少,白帶恢復,諸癥消失。

     例2,韋某,女,19歲,工人,初診于1997年4月7日,因原發性閉經來診。患者平時無白帶,自覺口干,精神倦怠,納可,二便調,舌質紅夾瘀,脈沉細。查體示:乳房及子宮發育不良,身材矮小、面色少華。診斷:原發閉經。證屬:肝腎虧虛夾瘀。方選:益經湯加味。藥物:熟地15g,當歸15g,川芎15g,杭芍12g,棗皮12g,枸杞15g,懷山藥15g,菟絲子15g,淫羊藿15g,郁金15g,丹參15g,甘草10g,海馬5g(烤黃沖粉兌服),1日1劑,連服4劑。患者4月21日復診,訴月經4月19日來潮,陰道流血5天凈,用了5個衛生巾,納可,二便調,舌質紅夾瘀,脈細弦。續守原方加黃芪20g、生三七粉10g(兌服)。連服16劑,月經于6月19日再次來潮,仍經量少,患者感雙乳發脹漸長大,面色轉紅潤,繼續鞏固治療中。

     3 討論

     導師治療原發性閉經,主張借助現代醫學檢查手段,排除先天子宮缺如,并查清楚屬子宮性、卵巢性、還是垂體性閉經。中醫治療強調滋補肝腎、健脾益氣養血、調理肝脾沖任。但因該病臨床表現多虛實夾雜,或兼有氣滯血瘀、或肝經濕熱、或膽胃不和等癥狀,導師主張靈活變通,不必拘泥一方一藥。提倡治療期間注意觀察用藥后經前征兆的出現,如帶下量增多、乳房脹痛時,可通過B超動態地觀察子宮內膜的變化,調整用藥,每個主方中適當加入丹參、莪術、生三七粉、川牛膝1~2味,起到寓攻于補,祛瘀生新調經的作用。導師常配伍中藥海馬沖服,該藥具有補腎壯陽,調氣活血作用,在一派滋補陰血的藥物中加入少量海馬,陽中求陰,是導師的用藥精華。對原發性閉經患者,久治不愈的,短期采用西藥人工周期治療,激發、促進性系軸(腎—任脈—沖脈—胞宮)逐漸恢復,同時中醫辨證施治,效果也好。如病情有好轉,一定繼續鞏固治療3~6個月,促進痊愈。 

 

 

原文地址:閉經 驗方
原文作者:老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閉經
1主治;閉經,方;益母草馬鞭草地榆各30茜草桔梗香附子各15。水煎日服一劑。
2主治;閉經。方;丹參15續斷木各12大黃炭3。為末制水丸,每丸重05克,日三次。
3主治;閉經,腎虛型,方;丹皮30生地熟地牛膝各15首烏12澤瀉茯苓澤蘭各9卷柏各6附子細辛各3煎服。
4主治;閉經,血瘀型。方;益母草雞血藤雞內金天冬白術丹皮赤芍紅花各30水煎日蜉一劑。
5主治;閉經,六脈沉細,身倦無力,面色蒼白。
方;黃芪益母草菟絲子各30牛膝15續斷桑寄生各12桃仁紅花卷柏澤蘭肉桂各9。水煎日服一劑。
6主治;血虛型。方;熟地30杞果24首烏12澤蘭澤瀉卷柏雞肉金烏藥各9木香6。水煎日服一劑。
7主治;血瘀型。
方;當歸香附烏藥牛膝各9川芎白芍木香厚樸桃仁靈脂各6紅花桂枝各5甘草3水煎日服一劑。
8主治;閉經,面色蒼白,唇、指甲色淡,心悸頭暈眼花,體弱乏力,舌質淡,少苔。脈細弱。
方;熟地15當歸白芍各12川芎10水煎服。[脾虛氣弱(食少、疲倦、氣短)加黨參黃芪各30;腎氣虧損(腰酸腿軟)加菟絲子10牛膝杞果各15。補到一定時期,(相當于月經后半期)可在方中加入益母草30丹參15澤蘭紅花桃仁各10],
9主治;閉經,精神郁悶,煩躁易怒,小腹脹痛,兩脅及兩乳房亦感脹痛,舌有紫色斑點,脈沉弦澀。
方;生地15當歸牛膝赤芍各12紅花桃仁枳殼桔梗川芎柴胡香附各10甘草6。水煎日服一劑。
10主治;氣郁血滯型閉經。
方;益母草雞血藤牛膝各12香附當歸澤蘭莪術紅花柏子仁各9川芎5紅唐一匙煎服。
11主治;陰虛內熱型閉經
方;地骨皮炙鱉甲(先煎)各12秦芄知母銀柴胡青蒿赤芍丹皮丹參各9炙甘草5水煎服。
12主治;陰虛胃燥溢乳性閉經。
方;全瓜蔞15石生地瞿麥牛膝各12玄參麥冬車前子益母草各9黃連6。水煎。
13主治;服避孕藥后引起的閉經。
方;熟地黃精菟絲子覆盆子仙茅淫羊藿紫石英續斷各12當歸黨參白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閉經的中醫辨證分型
這樣學習中藥,再簡單不過!
(2)[轉載]閉經中醫
中醫婦科:勤喝四物湯,月月氣血康!
常用補腎中藥 當歸 熟地黃
閉經的中醫辯證施治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城市| 吴忠市| 巴彦淖尔市| 历史| 东乡族自治县| 长武县| 靖远县| 温泉县| 理塘县| 兰考县| 台东县| 诏安县| 九龙县| 馆陶县| 枣阳市| 佛坪县| 额尔古纳市| 绥宁县| 大名县| 辽宁省| 遂川县| 上蔡县| 绥阳县| 庄浪县| 阜南县| 台州市| 南京市| 淳安县| 商水县| 南部县| 镇原县| 彝良县| 精河县| 得荣县| 方城县| 济源市| 齐齐哈尔市| 福建省| 龙井市| 友谊县|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