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走到哪兒,眼前都是各種美食。這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可是一件需要巨大忍耐力和強大自律的事情。不少糖尿病患者春節后出現了血糖波動的問題。因此,我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如何控制好血糖。
血壓突然升高,我們的身體上有降壓穴位可以應對,那么我們的身體上有降糖穴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與穴位降壓的特點一致,穴位降糖也有雙向的調節作用,不用擔心引起低血糖,且沒有明顯的副作用,有助于減輕癥狀,減少或預防并發癥。
“血糖平”——然谷穴
然骨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在足的內側,先找到足內踝尖,在其前下可以摸到一塊隆起的骨頭,解剖上叫做舟骨粗隆,這個粗隆的下方就是然骨穴了。
平時可以用力按摩這個然谷穴,使穴位局部的酸脹感持續得久一些,才會有調節血糖的效果。
降糖基本穴位方
降糖穴位除了然骨外,經過臨床和實驗驗證有效的穴位還有足三里、腎俞和三陰交,采用的治療方法以點揉法為主,即先用力點下,使穴位局部出現酸脹感,再維持向下用力的基礎上,改點為揉,增強這種酸脹感,使之向四周放散為佳。
此外,還有一些穴位可以明顯改善“三多一少”癥狀,可以配合使用。
? 口渴——魚際(手太陰肺經穴)
? 多食——內庭(足陽明胃經穴)
? 多尿——關元(任脈穴)
? 隨癥加減穴位還有:
高血壓——太沖(足厥陰肝經穴);
便秘——天樞(足陽明胃經穴);
盜汗——陰郄(手少陰心經穴);
眼病——睛明(足太陽膀胱經穴);
下肢麻木、感覺過敏——昆侖(足太陽膀胱經穴)與太溪(足少陰腎經穴)對按;
皮膚瘙癢——曲池(手陽明大腸經穴)和血海(足太陰脾經穴)。
需要提醒的是,建議大家與西藥配合使用。注意,我給的建議是與西藥配合使用,而不是單獨使用穴位。因為穴位降糖雖然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是有全身性的調節作用,但相比西藥來說,降糖的速度較慢、降糖能力較弱。因此,穴位降糖是一種配合西醫治療手段,需要長期堅持,養成習慣的一種自我治療方法。
大誠中醫慢病管理大誠中醫慢病管理
慢病管理,北京三亞同步呈現
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還有新選擇!3月,大誠中醫在北京、三亞兩地,同時重磅推出慢病管理特色服務。現在咨詢即可成為會員,優先體驗該特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