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分別得太久。乍一見面,小孫子沒有見到爺爺奶奶少有的興奮,沒有張開雙臂,沒有笑容,表現的只是一臉的茫然。這讓爺爺奶奶心里一酸。
距離,拉大了祖孫三代人見面的機會,夢中相見變成了老人的渴望。也許,兒子出差多日,當父母的不曾想起。但小孫子卻不然,他變成了爺爺奶奶每時每刻的牽掛。盡管有兒子兒媳、姥姥姥爺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還是把多余的牽掛變成了嘮叨:孩子熟睡時會不會蹬掉被子著涼?喝奶……?隔輩親的情感在老人們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面對眼前似曾相識的老人,十多個月的小孫子艱難地翻找著記憶的底片。他們是誰?為什么多了兩個和姥姥姥爺不一樣的老人?也就是三、四分鐘的時間,小孫子終于記起這是曾經看護他半年之久的爺爺奶奶。盡管他還喊不出讓爺爺奶奶自豪和激動的兩個字眼,但小孫子下面的舉動足以讓兩個老人眼圈發熱,鼻子發酸:小孫子身子一抖,舉起了藕節般的雙臂,他笑了,露出八顆小牙……側過身子,示意要找爺爺。爺爺趕緊接過孩子,為了不在親家面前失態,他把頭扭向了一邊……小孫子又把視線轉向奶奶。剛做完放療,怕身上帶有有害射線的奶奶遠遠坐在一邊,此時業已淚眼模糊……
老人與孫子盡情釋放他們的情感,家,充滿著親情與溫暖。小孫子在屋里施展著他的各種技能。
時間卻顯得吝嗇起來。它毫不客氣地催老人們上路了。這是難舍難分的時刻。多么的不情愿讓腳步變得遲緩,一步一回頭為了多看孫子兩眼(此時兒子已讓小孫子的注意力轉向了別處)。回家的路上,爺爺奶奶回憶著與孫子見面的情景,很少說話。他們盼望著下次何時見面呢?愿孩子在爸爸媽媽姥爺姥姥的呵護下健康成長。
SUMMER.TIME.
作者簡介:楊春英,作品散見于多家報刊。散文《在春天的日子里》榮獲首屆“全國當代軍人生活”征文優秀獎。
燕鼎文化
北京燕鼎文化傳播 涿州作協合辦
顧問:凸凹 穎川 袁學駿
總編:劉澤林
執行主編:劉劍新 陳玉泉
副主編:張佃永 黃長江 熔 巖
編輯:釗琋 思文
請您點擊標題下方藍字“燕鼎文化”或長按二維碼
關注燕鼎文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