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羅永浩的職業生涯,最刻骨銘心的一次轉型無疑是做手機。錘子科技倒閉,堅果手機業務出售給字節跳動。羅永浩傾注了最大的熱情和偏執的事業,以理想主義的破滅告終。
在接受媒體訪談的時候,羅永浩談到自己將要做的AR領域,如今帶著AR項目去見投資人,他已經根據發展結果的多種可能性,提前想好了A計劃、B計劃、C計劃,每個計劃都對應明確的商業化路徑。
這正是錘子科技倒閉給他最大的教訓,讓他在一條腿邁向理想主義的時候,另一條腿會思考商業化落地。畢竟支撐企業良好運轉需要龐大的現金流,足夠的資金趴在賬上,才能讓理想落地,否則就會像是錘子手機的創意一樣,剛浮出水面就被其他廠家抄的底褲都不剩,看著自己的創意為其他品牌賦能,羅永浩也只能在微博上“強烈反擊”,在現實層面上,改變不了錘子科技日落西山的結局。
1、多次轉型,羅永浩成為羅永浩了嗎?
在職業生涯多次轉型的過程中,羅永浩做過自己,也背叛過自己,周旋一番之后,還是決定尋找內心的所向。
高二輟學,羅永浩毅然決然的回家看了三年書。羅永浩本人也說過,輟學這種行為是不提倡的。
但羅永浩本身是個反叛者,他的尖銳和細膩,他的橫沖直撞和熱火朝天,注定了他必將在輿論陣地占有一席之地。自學英語應聘新東方,僅僅一年時間,他就成為了網絡紅人,新東方的名師。
他的那句名言“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是很多人茶余飯后的笑談。
雖然極具語言天賦,但羅永浩并沒有用語言賺錢的心,他在采訪中說過,喜歡做有創造性的工作。于是他從新東方辭職創辦了牛博網,就是那個柴靜、韓寒、梁文道都喜歡在里面發文的論壇,但是因為輿論過于自由,加上接廣告的標準太高,導致牛博網資金無法支撐繼續運營。
后來,羅永浩創辦了老羅英語,也是在那期間,他找到了想要深耕的領域——智能手機。彼時智能手機的紅利期已過,市場競爭早已進入紅海,但羅永浩還是毅然決然的創立了錘子科技,因為精力有限,所以從老羅英語當中退出了。
對于科技企業來說,人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字節跳動常運用收購的方式實現人才的招納。在錘子科技建立初期,羅永浩花費了很大的精力組建了一支“夢之隊”,核心人物包括前華為榮耀產品總經理吳德周,前飛利浦香港最年輕的中國籍設計顧問李劍葉,某著名網站上人氣最高的中國設計師肖鵬,原榮耀副總裁彭錦洲。豪華的創業陣容就這樣登上了錘子科技千瘡百孔,揚著理想主義風帆的小船。
商業成敗的影響因素極多,向喬布斯看齊的羅永浩,在產品的打磨上渴望做到極致,但人們的關注度更多是在相聲般的“產品發布會”,羅永浩的個人IP上,真正買錘子手機的人并不多。錘子手機的眾多創意,TNT的構想,反而是被其他廠商實現了。
科技創業失敗之后,羅永浩背上了6億的債務,那段時間媒體提到他都以“老賴”稱呼。為了還債,羅永浩折騰了很多個方向,最終決定與抖音牽手直播。
官方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眾望所歸的羅永浩拾起了他最鋒利的武器——營銷口才。帶貨的突出業績讓他成為了四大天王中的老四,在任何一個行業當中,能夠在十四億人口中做到第四,都是非常耀眼的成績。
直播帶貨是羅永浩多年來參與的最成功的商業項目,也是一個并不能令他興奮的項目,他的商業指針在過程中仿佛被校準了,但他理想主義不死的決心還會讓他在新項目上繼續創業,只是下一次他會更腳踏實地一點。
2、普通人應該如何轉型?
羅永浩的橫沖直撞和勇往直前,都基于他有給自己兜底的技能。在新東方的成功證明了他能把人生從“負”變成“N”,高二輟學到年入百萬的新東方老師,充分證明了他身上的營銷能力。
在還債之前從來沒有說過脫口秀,卻被稱為是初代脫口秀網紅,多少人為老羅買單都是被他人格的特色所征服,他自帶的商業價值系統,為他自己也為企業創造了大量的商業價值,讓他能夠在短期內還完上億的巨款。這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對于普通人來說,職場轉型,不能只是一個只顧及自身意愿,“隨波逐流”、憑運氣的盲目行動。盲目帶來的后果可能是無盡的黑暗。
如果沒有營銷能力為自己兜底,老羅勇往直前在科技創業的路上,最終的結局不敢想象。別說是給欠了債可能倒閉的小企業還錢,維護自己的商業上的道德潔癖,可能未來的人生都會用來尋求出路。
普通人應該考慮好未來的發展情況,理性全面的尋求職業轉型計劃。向陽生涯創始人洪向陽老師的暢銷書《10天謀定好前途:職業規劃實操手冊》中提出,人們在尋求職業發展機會時,應從職能和職業兩個維度綜合思考,具體可參考下圖及實體圖。
在工作遭遇危機之時,在正確的方向上發力,就顯得分外重要了。
對于個人而言,進行正確的職業重塑,首先要對自己的過往優勢進行梳理。
我們建議你制作一張表格,詳細列出自身長處。
當梳理出了自身的長處,對自己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后,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點,尋找相同職能、或是上下游行業的相關工作。
根據向陽生涯20多年的職業規劃經驗、8萬多個真實專業案例來看,大部分陷入職業瓶頸的青中年,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錯誤的職業方向上,蹉跎了寶貴的歲月。
在洪向陽老師《10天謀定好前途:職業規劃實操手冊》這本職業暢銷書中,將轉型分為轉行、轉職、轉行又轉職這三種類型,風險系數由高到底分別是:轉行轉職>轉職>轉行。
經濟周期的變化,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面臨轉型的困境。轉型不能盲目,如果貿然讓自己置身于高風險的職場環境,在超大跨度的轉型過程中,知識與資源全部清零不說,還要在陌生的行業里,去執行從未接觸過的只能,這樣做不僅耽誤自身的時間成本,也將長期處于恐慌緊張的情緒旋渦中,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職業發展。
3、做好轉型風險控制
如何進行有效的轉型風險控制呢?這里我們提供一些方案供參考。
(1)要有清晰的職業定位+明確的轉型目標
職業定位不清而盲目轉型,是最大的風險。是否需要轉型,是否有必要轉型,這些都要根據你的職業規劃來確定。
(2)透徹分析目標職業
對目標職業不了解就根本無法判斷那是不是你的轉型對象。如果這樣盲目轉型,可能還沒開始就已經敗了。
(3)減小轉型跨度
轉型的跨度越大,危險系數也就越大。我們常說做熟不做生,就是這個道理。
(4)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
1、技能準備:技能是指轉入該行業所需的特殊的能力。轉入任何一個新的領域,都勢必面對它的特殊性。必須讓自己具備適應這一領域特點的技能,才可能促使轉型成功。
2、心理準備:轉入一個新的職業范疇,勢必面臨內界和外界雙重的壓力,如果沒有充足的自信心和冷靜的心態,是很容易誤入歧途,或者繞很多彎路,造成很多金錢和時間上的浪費的。
3、環境準備:了解所處的環境,才能了解自己的競爭力何在,優勢何在,弱點何在,才能更準確地把握進退的選擇和策略。所以,轉型之前,對環境的調查必不可少。對環境的調查包括對自己所在的行業、所從事的職業的大形勢的調查,也包括對自己轉型后的人際、待遇等各方面的小環境的調查。
4、知識準備:這里的知識,不是指前面所提的技能,而更多的是對技能的交叉和應用。因為轉入新的領域,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能,多渠道的信息才能豐富知識的內在可靠性,才能方便自己做出有力的判斷。所謂的綜合能力,體現的也是這一塊內容。
5、個人職業品牌:擁有美譽度的職業人無論在企業內部轉型,如從銷售精英或技術骨干轉向管理,或從記者、主持人、科研專家轉為職業經理人,還是從一個行業轉向另一個新行業,出色的個人職業品牌都是一個人縱橫職場的通行證,足以打通各個行業。
6、有條件地爭取轉型:對于想轉型的職場人來說,轉型就意味著放棄多年來打下的江山,面對新一輪的奮斗,一定要學會合理取舍。
為了避免錯誤的選擇,建議大家求助專業的職業規劃機構,由具備中國職業規劃師職業資格的專業人士,幫助你更清晰地找準職業定位,制定有利于你下一步的發展策略,這樣能夠快速打造出,專屬于自己的縱橫職場通行證。
希望所有想轉型的職場人,都能從“新”出發,收獲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