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強調要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10月30日,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出約56.73億。
三大指數暴跌,個股跌多漲少,板塊方面,僅半導體、汽車領漲,食品飲料、消費電子領跌。
奶茅伊利股份跌停,低端酒龍頭順鑫農業跌停。
先說伊利,伊利三季度扣非凈利潤增速也達到了17%,這個業績并不差,資金選擇跑路,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二季度高增速之后,認為低于市場預期。
這里要談一下關于估值的問題。
對于消費股的估值,主要看兩個方面,第一是增速,增速越快,估值越高,第二是盈利的確定性,確定性越高,估值彈性就越高。
第一條很好理解,主要是第二條,關于盈利的確定性。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貴州茅臺,白酒行業歷史上的估值基本圍繞20-30倍之間波動,而貴州茅臺在利潤增速降低之后,反而出現了估值提升的現象,這有點類似于可口可樂,不到10%的增速對應30倍的平均估值。
而本質原因,就是超高護城河下的高確定性。
A股類似于這樣的例子并不少,比如愛爾眼科,未來5年大概率復合增長不會低于30%,所以市場很慷慨的連續給出80以上的估值水平。
而盈利的確定性,主要從兩個方面定義,第一是行業的景氣度,第二就是競爭格局。而在我看來,如果從價值角度,競爭格局比行業景氣度更加重要。
拿伊利和茅臺比較,行業景氣度要占劣勢,但是競爭格局并不差,畢竟在乳制品行業,伊利蒙牛也已經占據大半份額,龍頭優勢明顯。
所以對于伊利后期的走勢,我并不悲觀,25倍pe以下,我認為依然具備中期機會。
相比較而言,順鑫農業要弱勢不少,而原因,同樣是競爭格局的變化。
從業績來看,是大幅低于預期,養豬沒賺錢,銷售費用大幅增加,導致扣非凈利潤出現了首次虧損。
低端白酒的賽道,在2018年高速成長,順鑫農業作為龍頭,也充分享受到了行業景氣度的紅利,股價一路上漲。
京東方和TCL都已公布三季度業績,業績與面板價格同步上揚,這一點也符合我們之前的判斷。
京東方單季度收入創新高,業績持續修復。單季度毛利率達到18.61%,為2019年以來新高;2020年前三季度凈利率分別為-0.46%/0.68%/3.41%。盈利能力顯著修復,且產業仍在上升趨勢。TCL盡管受T6全額計提折舊影響,但華星仍然單季度貢獻7億凈利潤,環比大幅改善,大尺寸業務規模擴大,TV面板全球前二。
關于韓國面板延遲推出的問題,之前分析過,P7產線當前產能僅占全球大尺寸產能面積3%,延緩關閉對供需格局影響甚微。所以,大的節奏上,韓國產能的退出是確定性的,4季度電視面板需求缺口大概率會使得漲價繼續。
而展望明年,轉單壓力涌現之后,現有產線將保持供不應求,當前龍頭的價格對應明年的估值在20倍左右,我認為依然便宜。
本周,三季報披露全部結束,說一個宏觀數據。
同比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全A(非金融)凈利潤增速,增長1.03%,今年同比首次轉正,盈利能力回到去年同期水平。
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上升32.4%,較第二季度0.95%的增速有大幅提升。
環比來看,全A(非金融)第三季度單季度凈利潤環比增速為21.97%,但相比第二季度單季度凈利潤環比增速140.73%,三季度盈利改善速度明顯放緩。
從細分行業看,食品飲料、農林牧漁、醫藥生物、電子、公用事業、建筑裝飾、電氣設備等行業業績增速持續上行。
鋼鐵、汽車、有色金屬、化工、采掘等行業業績出現大幅好轉。
A股上市公司凈利同比增速轉正,是一個好消息,說明疫情對上市公司的負面沖擊已經基本消化,需要注意業績增速放緩且估值偏高板塊有殺估值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