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如今很多休閑農業投資人想投資休閑農業不是請專家或專業的團隊進行資源調查分析和規劃設計。而是組織相關人員,到國內,臺灣、甚至國外進行參觀學習。這樣,沒有學到什么內在的東西,不說投資建設浪費,僅差旅費就花了十幾萬,有的甚至是幾十萬。
休閑農業服務工作室經過調查分析,這樣出現的后果就是模仿復制,大家同質化,完全沒有經營特色,因此效益差,浪費大。
陜西關中平原的蒲城縣城往東15公里,打造了一個新的鄉村旅游景點——重泉古鎮。這座建造于荒地上的“古城”,幾乎完全復制了當地很多古鎮模式。我們來到這里考察調研時,看到一些商家雖然在積極的招攬顧客,但并沒有多少游客。景點內,街道兩邊經營各色小吃的商戶們都坐在各自的店門口等客人來。我們走進一家店鋪問老板:生意怎么樣?老板說:“周末稍稍好點,平常非常一般。
”為什么會是這樣呢?“現在模仿的人越來越多,新盤子越來越多,總的來說基本都是模仿的,都是一樣的,人現在就是逛一逛,就疲勞了,沒有那個新鮮感了。”這是陪同我們的一位當地朋告訴我們的。據了解,這里原來是一片荒地,蒲城縣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投資商進行開發經營。工程2015年4月份動工,2016年元月份第一期工程竣工營業,其經營理念完全照搬別人的鄉村旅游模式。據當地朋友介紹,在陜西富平縣,兩年前,在縣城附近也修建起了一個鄉村旅游景區——和仙坊。現在大部分的商戶已經關門歇業,建設到一半的大樓也已經停工了。
在湖南岳陽平江縣平汝高速安定出口有一家水上樂園,當我們九月份經過這里的時候,這里已經是大門緊閉,沒有一位顧客,也沒有接待人員。據當地農業局的陪同人員告訴我們,這里投資了數千萬,開業兩個月就關門歇業了。而在不遠的臨近瀏陽市,也有兩家休閑農莊也是搞的水上游樂項目,據說是一家投了3000多萬,一家投了8000多萬。在其中的一個休閑農莊,農莊的經理人員給我們介紹了一些情況,“七月中旬試運營,顧客還可以,目前沒有正式運營,門票收了400來萬,開支200多萬,只經營了一個半月,因沒有了客人,也就歇業了”。
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由于投資人不熟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內涵與經營規律,自己到外地參觀后,看到當地很多人玩,生意也好,也就在鄉村小鎮邊上投資搞起了大型水上游樂中心。由于投資大,客源較少,經營項目單一,夏季一過,只能關門。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休閑農業專家團隊在今年暑假調查了全國不少休閑農莊,一些農莊由于同質經營,服務產品低端也是舉步維艱,經營慘淡,苦苦支撐著。
在我們休閑農業調研中,有這樣一個投資人,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當他成為有錢人后,就非常想在家鄉投資,回報家鄉。他在家鄉投資了一個大型休閑農莊,占地1000多畝,總投資達到了二億元。但是,由于事先沒有進行規劃設計,完全是憑著他個人的想法建設的,所以農莊到現在只有投資,還沒有回報。他自己也到國內外很多地方去學習參觀。回來后把別人很精典的創意搬到了自己的農莊。
如學習紅色文化創意,他把毛屋灣(毛主席舊居)建在了自己的農莊里;學習農耕文化,他把炎陵雕像放在農莊的百草園里;學習農莊養生文化,他把紅豆杉栽在農莊的濕地水塘邊;學習別人搞釆摘項目,他把幾十種水果栽在農莊里,為了學習別人搞農業產業,他在農莊養了豬,雞、鴨、鵝、各種魚,特種水產等等。這位老板邀請我們過去考察指導,我們經過調查分析,這位老板農莊里什么都有,農莊唯一沒有的就是沒有特色。所以,盲目照抄照搬別人精典的創意,其結果是浪費大量錢財。
目前,很多地方依托城市與周邊名勝古跡、旅游景點發展起了鄉村旅游生意還不錯。但是,近年來一些地方通過人造景觀發展起來的鄉村旅游,幾乎都是把景點觀光作為外在包裝,通過將附近農民房屋進行穿衣戴帽,形成一定規模的鄉村旅游景點。
這些鄉村旅游景點紛紛上馬,閃亮登場,開門迎客。這些景點基本上靠跟風復制模仿,千人一面,沒有明顯特色,文化元素太少、農耕文明、農耕文化的東西太少,基本上去一個景點,其他的景點都不用去了,感覺沒有意思。而且,來一次,下一次再也不會來了。
我們認為,鄉村旅游,背景是鄉村文化,特色是民俗體驗,引擎是旅游產業,如果忘記了這三者之間的有機協調,一味強化旅游產業的逐利導向,則同質化、空心化、庸俗化以及粗制濫造,東施效顰等現象會甚囂塵上。這些鄉村旅游沒有根據自己的資源,進行特質的研究和規劃,沒有創意。事實上,如陜西聞名遐邇的袁家村也沒有多么有優勢的資源,它更多地靠的是他的創意才有今天的輝煌。因此,只有因地制宜的進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創意,才會有自己的特色。
綜上所述,休閑農業服務工作室提醒新農人,當你準備投資興建農莊時,或對農莊進行提質升級改造時,不要熱衷于搞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學習,而是精心找準一個懂休閑農業的專家團隊、專業機構進行規劃設計。從農莊的實際出發進行創意規劃,從而使農莊主題定位準確,經營特色鮮明,減少投資浪費,在今后的營運中有好的經濟效益。
我們給你幫助轉發是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