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邊界感,曾奇峰老師有一個特別妙的比喻:
懸崖的邊界很清楚,所以我們不會靠的太近;
但是水的邊界比較模糊,經常會淹死人。
今天分享這篇文,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討關于“邊界”的問題。
只有我們擁有清晰的邊界,才能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摸索出更舒服、健康的相處模式。
很多明星藝人、創業者在選擇合作伙伴的時候,都會有種心態。畢竟,人心隔肚皮,最放心的還得是家人。但術業有專攻,無論是規劃藝人的發展方向,還是公司的戰略決策,都是要專業能力的。我曾經收到過學員求助:本來和閨蜜在一個組,結果自己被提拔成了經理,閨蜜各種不爽,怎么辦?Leadership is relationship.在工作中處理和上級,下級,平級的關系,本來就夠難的了,如果又夾雜了親情、友情和愛情在里面,就變得難上加難。如果真的不可避免,那么,你首先要學會的不是專業能力,而是和對方建立 “邊界感” 。 控制欲強,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事,時常想拯救身邊的人,為他們解決人生問題;管理不好情緒,也管不住嘴,總是一股腦地訴說給別人;
大自然里,模糊的邊界經常會害死人,但現實生活中,邊界感薄弱也會將自己害得很慘,讓周圍的人也跟著難受。俄羅斯作家邦達列夫曾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邊界感。”邊界感不清晰,自己的底線就會不斷下降;但邊界感過于清晰,又很難融入一個群體。比如當自己被提拔了,同組的閨蜜不高興,那是因為工作的時候,首先是 “上下級關系” ,其次才是 “友情” 。如果她邊界感不清晰,你就不能再拎不清了,別再幻想著 “既維護好閨蜜關系,又當好上司” 。工作中其實沒有 “朋友” ,更多的是 “戰友” 。職場上多重角色之所以很難處理,是因為它要求一個人既能夠在每一個角色中都做出符合這個角色的行為,又能夠在不同的角色中靈活切換自己的狀態。所以這也是很多公司禁止辦公室戀情,禁止親屬在關聯度高的崗位上工作的原因。心理學家認為,造成邊界感不清晰的原因主要來自于原生家庭在孩童時期,父母的過度滿足或者過多指責。
“有種冷叫做父母覺得你冷”,這句話乍一看很溫情,但深究背后是令人窒息的 “以愛為名” 的控制。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婭有一個觀點,讓我覺得耳目一新: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但有多少父母誤會了愛的真諦,以為給予便是最好的教育。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則發現:父母的控制行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關聯。家長控制欲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與痛失至親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相比 “麻煩” 給他人造成的煩惱,這種 “為你好” 帶來的后果更加觸目驚心。看看前段時間引發 “雞娃焦慮” 的電視劇《小舍得》,就知道有多鬧心了。人如其名,這種人經常過度干涉,過度保護,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主人翁精神太強。總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還經常覺得自己明明是為了別人好,但對方卻不領情。這種人總以為自己比你更了解你,總是在沒有被邀請的情況下,試圖指出別人的問題,明示或暗示你,你的想法、行為是錯的,需要糾正。如果說拯救者的目的是讓對方過得好,那控制者的目的則是 “為我所用” 。既然有控制,就有被控制的,被控制的就希望把自己完全交給對方。在職場上,很多老板希望員工 “站隊” ,當員工提出離職的時候,就認為對方 “不忠誠”、“白眼狼”,這都是 “過度忠誠” 的表現。而很多員工,又認為自己把青春奉獻給了公司,托付給了老板,公司和老板就要為自己負責一輩子。其實,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對自己忠誠就可以了。除了以上三種,還有過度討好、過度暴露、侵犯隱私等等表現,就先不贅述了。“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有其特定的秩序,建立心理邊界并不是自私,而是讓你的事情歸你,我的事情歸我。”邊界感在某種程度上等于安全感,因此一旦你的邊界清晰,你會發現一切關系都會健康起來,幸福指數也會越來越高。自我界限清晰的時候,當這個底線被觸及的時候,才能有所覺察,也才能跟別人表達自己的意見。邊界感不清晰的人總覺得自己是在委屈求全,忍辱負重。因為他們敏感,有事兒又不直說,就憋著,你還得費盡心思的猜。一些微小的不舒服積少成多,最后反而會斷送彼此之間的關系。更好的方式是當自己的邊界被觸犯的時候,學會果敢的表達,說 “不” 。每個人在職場中都可以有很多角色,于老板而言你是下屬,于平級而言你是同事,于下屬而言,你又是老板........上司和下屬的角色關系,目的就是通過執行、溝通、匯報與反饋,完成雙方的工作目標;作為領導,無論你和下屬的私人關系多好,一旦進入到領導的角色中,就需要你承擔那個角色的責任,包括對團隊高標準,嚴要求。比如:和下屬談正經事就不要選擇在咖啡廳,而是在正式的會議室;在和員工進入一段艱難對話之前,先花幾分鐘讓自己進入角色,就像演員需要找到角色的感覺一樣。“通往地獄的路上鋪滿善意,這些善意就是我們自以為是的正確。” 但這個世界上就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學會尊重這種界限,不但是對別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尊重。
要知道,管好自己,可以解決人際關系中的大多數問題。 END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有意思教練(ID:EmpowerLeaders)。作者:高琳,有意思教練CEO,最會講故事的高管教練,英國工商管理博士。幫你獲得內在成長,外在成就,成為自己故事里的英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