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會鳳精力管理的第62篇文章,高效能人士的成功秘訣在于精力管理。第102個精力話題,在粉絲群引起了深度討論。因為這個問題,炸出了好幾位粉絲,紛紛發表自己的經驗做法和策略。人的專注習慣是一次性專注一件事情,把它做完再去專注下一件事情。然而,每個人在工作中幾乎都會遭遇不同程度的切碎,我在群里給大家畫了一個示例圖:
第一種情況,小明正在專注任務1,這個時候來了一個緊急任務A,他停下來去做A,做完繼續做任務1,沒幾分鐘又來了一個緊急任務B,于是他不得不又停下來。就這樣,小明在完成任務1的過程中,遭受了幾次打斷。第二種情況,小明的工作要保持實時溝通,于是他的工作狀態就是:完成第一步→溝通等待→完成第二步→溝通等待→完成第三步……而在溝通等待的過程中,人容易不停地看手機,陷入等待的焦慮。大家發言干貨太多了,圖太長,這里就不一一分享了,有興趣討論的讀者可以加入粉絲群參與討論。上個周我一個朋友來咨詢我,自己在房間里認認真真地看一個書法視頻,結果爸爸跑進來叫他吃飯,打斷了他的專注狀態,他當時就炸了,自己一個人默默生氣了好久。因為這個視頻是他精心準備的,而且為了避免被打斷,他特意跑到了二樓關起門來看。事先也有跟父母表示自己做事的時候不希望被打擾。結果卻是,他被打斷后負面情緒持續了好久。為什么因吃飯而帶來的小小的打斷會帶來這么嚴重的情緒后果?第一,很多人的專注狀態太難得,難得專注一下卻被打斷,沒有誰會高興的。第二,我們從小到大都被置于一個系統性專注的環境,學校設置好45分鐘的專注時間段,禁止大聲喧嘩,想方設法給大家營造一個良好的專注環境,你已經習慣了這種專注狀態,沒有辦法接受被打斷。處于這種狀態下,一旦被打斷,就會很難受,并且專注難以繼續。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適應碎片化的專注。專注時間被打碎,專注狀態也就碎片化了。所以人的專注越來越難,高效能離你就會越來越遠。你可能會遭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事情被切得太碎,你已經完全混亂了,處理了這件事情,卻又忘了那件事情。手頭的事情處理得一團糟。專注被打斷的時候忍不住煩躁,久久才能平復,雖然表面上在做下一件事情,卻難以進入專注狀態。甚至有可能還在想著上一件專注事件的后續。專注碎片化,主要難在兩個地方:第一,如何統籌把握所有的碎片,實現時間碎片、事件碎片和專注碎片的最優匹配;第二,人畢竟不是機器,轉動一下開關,就可以到下一頻道。如何保證專注在每一個斷點上的持續,對整個工作的效率意義很大。所以,由第102個精力話題,可以發展出四個行動要點:1.工作時間被任務切碎后,如何統籌時間碎片、事件碎片和專注碎片的最優配置?2.切碎帶來的困擾是時間的不可預測性,有沒有可能緩解時間的不可預測性?3.被打斷后如何調整,碎片化時間做什么,設計你自己的行動預案?4.在各個時間斷點上如何快速切換專注狀態?
我知道部分朋友在專注被打斷的時候很困擾,因為你的內心深處沒有想過你可以在干擾的環境下專注,你被打斷之后也可以若無其事地繼續專注另外一件事情。我在大學之前也沒有想過,高中的時候睡不好都覺得第二天考試無法專注。我很感謝備戰世界腦力賽的那三年訓練光陰,我的抗干擾能力完全被訓練出來了。我們在搖搖晃晃還特別吵雜的火車上比過記憶,我在武大創新創業中心的那個大廳的桌子上專注了1小時,一次性記住了20幅撲克牌,時不時有人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跑過來瞄一眼,我們甚至還一邊聽老師上課,一邊記一組480個數字,然后再繼續聽課,然后又記一組……我現在,已經沒有專注打斷的概念了。我可以在早上一邊吃面條一邊做快速閱讀,輸出觀點。我可以停下來處理好打斷的事情,然后立刻投入到專注事件中。所以,接納專注更多的可能性,有意識地做抗干擾訓練,你的專注調適力會越來越強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