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中展示階段,教師如何發揮主導作用呢?
第一,教師是這一切學習活動發生的組織者,無論是學習小組的建設、培訓和使用,還是保障課堂學習過程的順利進展,都需要教師發揮顯性或者隱性的組織作用。沒有教師的組織,就不可能有真正有序的課堂,沒有有序的課堂,課堂交流就成了漫談,偏離學習目標的課堂當然無法實現高效。
第二,教師是課堂的調控者。我們的課堂,看似很活、很亂,實際它活而有度、亂而有序。它就像散文一樣,形散而神聚,聚在目標,聚在主線。誰來保證?教師的調控。調控目標,不管課堂多火多激烈,教師要巧妙地調控課堂的走向,絕不能太多地偏離目標,要做到張弛有度,收放自如。調控主線,要按照導學案設計的落實暗線,循序漸進逐步發展,允許徘徊但不能大躍進,以此保證課堂的進程如約完成。調控狀態,保證狀態不失控、不熄火,避免精英展示、膚淺展示、惡意展示等不良現象。
第三,做一個適時的、權威的點撥者,在學生“憤”和“悱”的時候及時出現,迅速化解,幫助學生化難為易、解開疙瘩。
第四,做一個充滿激情的激勵者,真誠地為學生喝彩,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從而保持強大的、常態的預習和展示的內驅力。
第五,做權威的評價者。教師的評價可以起到兩個作用,一是讓學生對對抗質疑的問題形成一個結論。二是通過教師對團隊的評價,激勵學習小組的成員,使學習團隊的氛圍更好、作用更強,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合作共贏的現代意識。
(二)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點撥”,既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門教學藝術。所謂“點”,就是指點、引導。所謂“撥”,就是“撥云見日”,幫助學生恍然大悟,掌握規律,啟迪智慧,發展智能。
一、在新舊知識聯結處點撥
許多知識具有較強的系統性,每個新的知識點必然有與它相關的舊知識,聯結處就是新舊知識的結合處,在新舊知識的結合處點撥,便于引導學生由舊知識過度到新知識,速進知識的遷移。
二、在學習新知關鍵之處點撥
知識內容的關鍵處是學生學習、理解、掌握知識的最重要之處,是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在這些關鍵處適時進行點撥,有益于重、難點的問題的突破,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的深,理解的透,掌握的牢。
三、在學生疑惑之處點撥
在探求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有時膚淺,有時困惑,從而感到疑惑不解,厭倦困頓。這時就要求教師進行點撥指導,設計合適的坡度,架設過度的橋梁,幫助學生尋找思維的突破口,排除疑難解決困惑。
四、在學生爭議之處點撥
在探求新知識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不同、思維角度不同,對一些問題的結論、實驗的結果有爭議。這時教師要針對學生爭議的熱點、焦點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然后進行適當的點撥,或給予正確地解釋,或啟發學生按照正確地思路、方法、步驟進一步探討,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
五、在思維受阻之處點撥
在課堂上,新課中的難點往往會使學生的思維受阻,這時教師可適當地分化這些問題。體現一定的層次性與誘導性,巧妙地讓學生在探究中突破難點。同樣也能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六、在思維定勢干擾之處點撥
在課堂中學生往往容易受思維定勢的干擾,產生負遷移,此時設計探究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沖破原有思維方式的束縛,從不同的角度、方向,尋求正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向。
(三)課堂上教師適時,適度,適當的精彩點撥可以幫助學生化難為易,變困惑為頓悟,引導學生思維發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優化教學過程,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了選擇并組織最恰切課堂點撥語,點撥語須科學有效,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認真篩選點撥內容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用個通俗的比喻來說,就是要把打開知識之門的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開啟智慧之門。因此,我們就不能把所有內容都教給學生,而應認真篩選提示內容。
二、精心設計點撥問題
語文教學中的點撥語,常常通過提問來實現。而要提問就要精心設計好問題。怎樣設計問題呢?下面試舉例說明幾種常用的設計方式。
1、導向式。
這種類型的問題要如同向導一般,能引導學生準確把握課文的關鍵,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定向。這種類型的問題,只三言兩語,就能突顯重難點。
2、探究式。
有些課文的精妙之處很隱蔽,看起來平淡無奇,學生讀書時,往往一晃而過,體會不到其中的妙處。這時,我們就應把那些精妙之處點出來,讓學生于無疑處生疑,進而去深入探究。
3、糾錯式。
所謂糾錯式,就是指教師指出課本中表達不正確的地方,激發學生去研究、比較、辨析,使課本的錯誤最終得以糾正。使學生懂得“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的道理。
(四)同時,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把握點撥時機,是使點撥精彩有效的關鍵。
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進行點撥或者在學生說的層面太淺太低時進行點撥,當學生展示時出現知識性錯誤而其他學生無發現時,學生說的不到位時,就需要教師的及時追問和點撥。
二、選準點撥內容。
要在新舊知識點處適時點撥,以達到“溫故而知新”之目的。要在重難點知識處適度點撥,使學生理解掌握到位。要在易錯點、易混點強化點撥,使學生在糾錯過程中掌握鞏固知識。要在解題方法和知識規律處精要點撥,使學生學會思考.
三、要適度進行點撥。
當學生說的很好時,不重復講;學生通過自學能弄懂的不講;學生經過小組合作學習弄清楚的不講;學生經過實驗弄懂的不講。也就是說我們教師在點撥時一定要遵循四不講的原則。
總之,語文教學中的點撥語,應當選擇時機,科學高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優化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