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減肥的常見問題解析
減肥是一個受到人們關注的熱門課題,同時又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由于減肥成功的影響因素較多,所以高喊和實施減肥的人很多,但最終達到目的的人并不多,一些人還會造成越減越肥的不良后果。減肥成功的關鍵是要制定一個可以長期堅持且痛苦較小的減肥計劃,該計劃必須涉及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等各方面與身體有關的行為。有一些人認為運動是減肥的最佳方式,所以就盲目地進行大運動量的運動,但最后由于種種原因,沒有達到減肥的目標,而且還是去了減肥的信心,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為了避免大家在運動減肥中走彎路,我們將大家的有關問題作了總結和分析,現分述如下:
怎樣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
籠統地說,只要運動消耗的熱量比你從食物中攝取的熱量多,就可以減肥。但即使做到這一點,解決肥胖也可能是最后的事。因為人的軀體某些部位容易蓄積脂肪是有遺傳傾向的。通俗地說,你身上容易堆積脂肪的地方,也是最后減少脂肪的地方。大多數男性是在腹部和兩側腰部脂肪堆積,而大多數女性更明顯的是在臀、臂部出現脂肪增厚。
每天成百次地仰臥起坐,為何腰圍不見縮???
因為運動消耗的脂肪來自于全身,而不是某一特定部位。仰臥起坐是增強腹部肌肉的好辦法,但是它不能“融化”腹部脂肪。
通過運動能把多余的脂肪變成肌肉嗎?
把脂肪變成肌肉是辦不到的。因為這是人體中兩種截然不同的組織,一個是純脂肪組織,另一個是不含脂肪的肌肉組織。如果一個人想使自己變得結實,就得在運動減肥的同時,使肌肉和骨胳等發達、增粗。
停止運動后肌肉會變成脂肪嗎?
這與上一個問題一樣是錯誤的。許多運動員“退役”后開始“發?!保湓蚴撬麄兺艘酆蟛辉傧褚郧澳菢用刻爝M行大運動量的訓練,發達的肌肉組織漸漸萎縮變小。但是他們還和以前吃得一樣多,攝入的熱量超過了消耗的熱量,大量的脂肪迅速堆積起來,所以很快就胖起來了。
鍛煉愈狠熱量消耗愈多嗎?
一個急于減肥的人騎在固定式自行車上,拼命使勁,飛快地蹬,沒有幾分鐘就氣喘吁吁,不得不停下來。他以為這樣不僅使心臟劇烈運動,而且耗去大量熱能,對減肥很有利。其實,他想錯了。因為僅熱量消耗而言,耐久比強度更重要。沖刺式或高強度的運動都持續不了多久,當運動間歇下來時,人體便會出現代償性的心跳和熱量消耗減緩。所以,緩慢、勻速、較長時間的運動練習,比起短時間、精疲力竭的沖刺運動所消耗的熱量更多。
減肥運動時穿什么衣服合適?
有人為了加快減肥速度,運動時穿得很厚,出汗很多,以為這樣減肥效果更好。這也是錯誤的想法。因為運動時出汗雖然使體重減輕,但只是一時性失水造成的。經過24~36小時,體內水代謝恢復正常,體重就會回升。這樣運動有時還會失水,加上悶熱,使人容易發生意外,例如暈厥,甚至昏迷。所以,運動時應當穿著透氣性能好的、輕便、寬松的衣褲,使運動產生的熱容易散發掉。
運動是多多益善嗎?
不對,過量的運動會適得其反。不論哪一種減肥運動后,都要有一段休整復元的時間。正是在休整期間,我們所豈求的肌肉纖維才會增粗、心血管功能得到改善,從而得到適應性變化。運動過量超過某一限度,收益便會遞減。比如,你每周鍛煉3次就得益,如再增加3次,你的得益不會是以前的兩倍,頂多稍微多一點。而過度訓練,會使某些器官不堪負擔,致傷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因此,“適可而止”在這里也應提倡。
減肥運動安排在飯前還是飯后?
這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飯后運動,會發生惡心,甚至嘔吐,但也有一些人飯后運動更帶勁。如果能在飯后運動則是比較理想的,因為飯后即刻作一些輕微的運動,可以消耗更多的熱量。很早以前就有人建議,飯后散步對肥胖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不過,單靠散步還是不夠的。
減肥運動安排在什么時間好?
除了飯后散步外,什么時候方便,就什么時候進行。唯一例外的是夏季,為了避開氣溫最高和濕度最大的時間,最好安排在早晨和傍晚。
1、跑步之前喝上一些溫開水,普通一玻璃杯左右,跑完不要馬上坐下,要靜走等心情平靜下來.
2、早上不好,傍晚時分最好 .
晚上才是鍛煉最佳時間
美國芝加哥大學臨床研究中心20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道說,人體生物鐘在機體對運動的反應中起到比以前認為的更為重要的作用。這一結果可能會改變人們早上鍛煉身體的習慣。
研究中心對年齡在30至40歲的40名男子進行了一天內不同時間段機體(荷爾蒙水平)對運動反應的研究,結果發現,晚上和夜間兩個時間段中,人體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荷爾蒙對身體鍛煉的反應最強烈。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在夜間或晚上,與脂肪新陳代謝相關的皮質甾醇和與肌肉修復相關的促甲狀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急劇上升。”
研究人員舉例說,早上在跑步機上高強度運動一小時后進行的血驗結果顯示,荷爾蒙的水平與同一時段臥床休息時的含量相當。而在晚上7時到第二天凌晨2時作同樣的運動后,荷爾蒙的水平比其它時間段要高出許多。這表明人體內荷爾蒙在不同時間段對運動的反應受到生物鐘或者生理節奏的控制。
研究人員說:“現在就下結論說在一個時段比另一時間段作運動較好還為時尚早,但我們很驚訝的是荷爾蒙對運動的反應竟與時間段有關?!薄霸跈C體對運動的反應中,生物鐘好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以前,專家一般認為早上是鍛煉減肥的最佳時間,而這一研究結果可能會改變這種觀點,認為晚上進行鍛煉比較合適。
跑步不會讓腿變粗,它只會讓你的腿變結實.建議:一.早晨飯前跑步,跑步前要先把腿抬起來放平壓上5分鐘,跑完以后要斜叉開分別壓上2___3分鐘;二.晚上飯后要邁大步散步15__20分鐘.三.白天有時間也可適當壓一壓腿.
祝你健康/愉快,讓人羨慕.1小時
跑步的動作并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只要身體各部位動作能協調、順暢,不會造成緊張的動作,大抵就是有效的跑步動作了。
首先,必須要有良好的身體姿勢(Posture);而良好身體姿勢的先決條件是具備適當的肌肉力量。一些可以強化肌肉力量的運動如:仰臥起坐、伏地挺身、交互蹲跳、引體向上等都對維持良好的身體姿勢以及獲得有效的跑步動作有益。
標準的跑步姿勢是,頭部與軀干保持正直,身體相當放松,抬頭,眼睛正視前方,手臂自然下垂,手指輕握微向身體中線。腳跨步向前踩時剛好是在身體重心的正下方。
初學跑步的人都犯有步幅太大(Over-striding)的錯誤;也就是當腳跨步向前踩時,腳著地瞬間的位置是在身體重心的前方。不論體型如何,每個人都有他適宜的步幅長度。其方法是靠經常的練習與嘗試修正。
其他一些常犯的錯誤動作包:腳踩地時,腳尖向內或向外;身體彈躍的動作過分明顯;手臂擺振太大或成左右方向擺動。跑步動作,應該是力求順暢自然,并且將所有過分強調的動作減至最低程度。
千萬不要用腳尖跑,這是一般初學者常患的毛病。這種跑法,當腳尖每次接觸地面時,小腿肌肉和腳跟鍵承受相當大的負荷,長時間下來,小腿會有疼痛現象。以耐力型的長跑來說,以腳跟或全腳掌著地的方式跑才是合理。
呼吸的搭配對跑者的速度控制相當重要,以筆者的經驗,用步數搭配呼吸是不錯的做法。維持均速時,以4步吐氣、2步吸氣、加速時以3步吐氣、3步吸氣,耗氧量大時以2吐2吸為原則。
強度的控制:
控制的關鍵在於確定最適宜的運度強度(Workload Intensity),也就是所消的配速(Running Pace)。先了解跑步的心跳反應,在予以調整跑步的速度。反覆嘗試,就不難找出適當的速度了。
其公式為:(220-年齡)- 休息時每分鐘心跳 × 75%+ 休息時每分鐘心跳
例:年齡40歲,休息時每分鐘心跳為80次
則(220-40) - 80 × 75% + 80 =100 × 75%+80 =155
即此人最適當的訓練心跳數為155次/分鐘
沒有經驗的跑者,在開始跑步時前段時間因跑得太快,很快的心跳反應狀態超過了其理想心跳數,以至於后半段跑得很辛苦。
因此,對配速控制較差者,可以在開始跑后5分鐘時,測量其心跳反應,再調整其跑步速度,依此方法練習,很快地就可以將配速控制得很好。一般青少年理想的運動心跳數可於每分鐘150-180次之間。
跑步的運動傷害:
常見的跑步運動傷害有:脛骨骨膜發炎、膝痛、肌肉拉傷甚或斷裂、肌鍵發炎或骨折等。發生的最大原因在於運度過度-太多、太急,因此,一定要循序漸進,逐步增強運動功能。
開始時的肌肉酸痛屬於正常現象,原因是肌肉受到新的刺激的緣故,只需跑步方法正確,酸痛現象會逐漸消除。
跑步前后的暖身運動和伸展運動絕不可省略,它除了可預防傷害的發生,也可減低運動后的疲勞感及酸痛。
注意要實行慢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