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教育維系民族的興衰,教師職業神圣光榮!“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揚人民滿意的崇高師德。”是我們每位從事教育工作者的最高夙愿。因此,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根本保證,是進一步
加強和改進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迫切需要。
一、提高認識,促進師德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鑄造者,是學生品格的塑造者,是學生心智的啟迪者。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僅要教好書,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育好人。要切切實實改變“唯分是優”的傳統觀念,充分保護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培養具有優異個性特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科技的發展,經濟的振興,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合格的接班人。唐代韓愈在《師說》中指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明確指出了教師的社會作用。克隆羊“多利”的誕生,為中國生物工程史揭開了新的一頁;“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是對我國信息技術最高的贊譽;從“神五”到“神六”中國航天事業所取得的豐功偉績……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教育工作者當初播下的知識種子所收獲的果實。偉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把教師的職業比作太陽底下最高尚的職業,他說:“對于國家的貢獻哪里還有比教導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偉大的呢?”因此,我們每一位教師應該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我們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從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高度,充分認識新時期
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二、加強學習,踐行師德
每位教師,要自覺學習《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以及黨和國家重要的方針、政策。不但要學,還要學精。通過邊學習,邊實踐,邊反思,來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水平,增強工作責任感,并真正懂得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職業道
德。
首先,教師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這是教師最主要的職業道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對家長負責,對學生負責,對黨的教育事業負責。每位教師要用自己的知識和修養去點燃學生的智慧之光。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愛他們,親近他們。因為愛是溝通師生關系的紐帶,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師用親近和信任來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聯系,通過愛的暖流去開啟學生的心扉,使他們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誨。正如古人所說的“親其師,信其
道”。
其次,教師要樹立優良學風,做到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團結、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積極宣傳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訓斥、指責學生家長。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積極實踐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努力做學生滿意的老師!
三、開展活動,弘揚師德
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要使其經久不衰、發揮真正的效應,我們還可以通過最行之有效的活動來提高教師隊伍的師德素養,使教師在一系列
人人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得到樂趣,接受教育,提高素質。如:
1、講有關師德的動人故事。這些故事可以是國內的,也可以是國外的;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同事的。只要是你知道的,都可以講給大家聽。人人參與,共同學習。
2、積極開展師生承諾語征集活動。每周一利用升旗時間,師生互相承諾,如我校第一周的師生承諾: “我是江南小學教師,我宣誓:我將熱愛江南小學所有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以愛的熱情哺育學生的美好心靈;我將尊重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為21世紀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我是江南小學學生,我宣誓:我將尊重江南小學所有老師,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做個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的現代小學生!”教師也可以集體誦讀有關師德的名言警句,時刻檢查對照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這一活動能對教師行為規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3、做到“微笑服務,打造教育親和力”。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一個鞠躬
都溫暖著師生,滋潤著師生的心田,讓溫馨與微笑在校園里傳遞。
4、舉行師德演講比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將自己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與同事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進一步展現新時代教師風貌,揚師德、
樹師風、鑄師魂!
5、組織教師編演師德文藝節目。教師可以自編自演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豐富校園文化,宣傳教師,弘揚師德,促進尊師重教社會風氣的快速形成。
6、開展師德知識競賽活動,增強教師職業道德信念。可將競賽穿插于文藝
活動之中,使教師能輕松愉快地接受師德教育。
7、建立年度校內師德標兵評選制度,樹立身邊學習榜樣。
8、聽取專家講座。通過專家指點迷津,教師進一步領悟“教師職業道德規
范”的內涵,使之能更好地為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發揮潛能。
總之,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始終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任務。教師要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自
覺規范思想行為,從而真正成為學生和家長滿意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