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資產重組一直是A股“差生們”分外偏愛的戲碼,某種程度上可稱之為“績差股的偶像劇”,很多績差公司都夢想借資產重組“山雞變鳳凰”,部分投資者也熱衷跟風賺快錢。
然而,一而再、再而三的重組,同樣造就了A股市場一道較為獨特的風景線,“重組專業戶”們似乎并不在乎成為績優公司,而在于“享受”不斷重組的過程。
新年伊始,索芙特便開啟了其第四次重組。而縱觀包括索芙特、北生藥業、浙富控股、吉林制藥等A股知名“重組專業戶”,多為中小盤股票,主業不濟卻孜孜不倦地追逐熱點,市場對重組題材的炒作也讓這些股票價格“上天入地”。
什么熱做什么
就索芙特最新的公告而言,此番公司擬重組注入的杭州天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屬于近兩年A股市場火熱的智慧城市概念,而在前三次重組中,索芙特也是分別瞄準了文化、管樁等彼時二級市場受到熱捧的行業,但最終都沒能成功。
同樣,因先后六次重組失敗而被市場所熟知的醫藥企業北生藥業,也曾打過智慧城市的主意。去年4月,北生藥業欲轉型智慧城市,對外宣布計劃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的方式購買上海斐訊數據通信100%股權,將公司主業變更為信息技術行業,但該計劃最終也“胎死腹中”。除了智慧城市概念,北生藥業自2008年披星戴帽之后,先后五次重組分別涉及石油、地產、光伏、醫藥、貨運等時興領域,最終均以失敗告終。
雖然從公司名稱上看,北生藥業的主業非常明確,但其實公司早已對醫藥主業失去信心,2012年以來,公司的主要經營性資產變成了物業資產。
另一家一心想擺脫主業拖累的浙富控股在重組上一直都傾注了滿腔的熱情。去年3月開始,先與田明合作,收購燦星,拿下“中國好聲音”并與二三四五達成戰略合作開啟跨界轉型,后又宣布以2.3億元的總價收購西安格睿,進入環保領域。而資料顯示,浙富控股此前主業為成套大中型水輪發電機組的研發、設計、制造和服務,2012年、2013年兩年扣非后凈利潤同比下滑均在三成左右;2014年前三季度,該公司扣非后凈利更是大幅下滑170%。
其實,除了上述三家公司,滬深兩市重組專業戶還有擺不完的“龍門陣”,大元股份、ST宏盛、科力遠、春暉股份、天山紡織等均是重組專業戶成員。
爆炒背后“局中局”
伴隨著重組預期的出現,方案的變更,最后落空,“重組專業戶”們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呈現暴漲暴跌的戲劇性變化。重組企業多選擇熱門業務進行重組多是為了投資金所好,預期產生股價便能一飛沖天,而一旦“皇帝的新衣”被戳穿,則股價一落千丈,最終只落得“一地雞毛”。
重組專業戶頻繁重組,忙前忙后向投資市場炮制“美好預期”,吸引資金哄抬股價,不少熱衷追逐市場熱點的中小投資者卻因此受損,而重組方背后的一干股東暗暗套現賺得盆滿缽滿。
以浙富控股為例,在與田明合作,收購燦星的方案出爐之前,該公司“巧合”地對外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孫毅因自身資金使用需求,計劃在半年內可能達到或超過總股本5%的減持計劃。隨后2013年9月18日,孫毅減持5690萬股,套現3.98億元。接著一個月后,孫毅再度以均價每股8.42元的價格減持1442.15萬股,套現1.21億元。
去年2月28日,浙富控股再次對外公告稱,孫毅以大宗交易的方式累計減持69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87%。按照公告披露的減持均價,其此次最低套現金額達到5.59億元。計算可知,孫毅在多次減持中共計套現金額達到10.78億元。
而在更早的2013年一季度,ST宏盛因有重組預期而股票大漲,其第二大股東張金成則借機減持,先后累計減持ST宏盛804.6萬股,套現約1.2億元,收益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