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機關分廣義和狹義的,廣義的包括行政,司法(檢察院,法院之類的),人大,政協。狹義就是行政單位了,某某人民政府,衛生局,物價局什么的。
事業單位比較雜了。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第252、411號令)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于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
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于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采用這種管理形式,有利于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也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2、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
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這些單位的人員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60%,非固定部分為40%。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差額撥款單位要根據經費自主程度,實行工資總額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辦法,促使其逐步減少國家財政撥款,向經費自收自支過渡。
3、自主事業單位又稱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財政直接撥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對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不斷膨脹的趨勢。
說白了,事業單位是沒有權利的,除了管自己啊,沒有行政管理的全力。是社會服務組織,只不過因為涉及公益,國家才養著他。
注意,政府行政機關的不涉及行政權利,從事基本后勤的人員也多編為事業編制人員。比如說,看門的門衛,司機,打字員,等等。但此時單位編制仍是行政單位。
行政單位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不是國家機關
行政單位往往有行政權力,事業單位大多數沒有行政權力
也有部分事業機關有行政執行權
比如說,大學作為事業單位就有行政權力(頒發學位證書),如果學校不頒發學位證書,學生認為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就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在編制上,行政單位的工作人員,除了那些勤雜工、臨時工,都是公務員編制;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往往不是公務員編制(他們的負責人可能是公務員編制)。
在級別上,行政單位工作人員的級別往往比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級別要高半級。比如說同樣科長,行政單位的科長就是正科級別,事業單位的科長往往僅僅是副科級別。
行政單位是指進行國家行政管理、組織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單位,主要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實行預算管理的其他機關、政黨組織等。與行政機關是有區別的,這里主要是財政上的概念。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的社會服務組織。 事業單位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服務性、公益性和知識密集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