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這個人喜歡享受速度,證明我還年輕?或者說我妄想年輕?
我的速度就是我的生活頻率,在家也是如此。這么多年來,除了睡覺的時間段,你要看我在床上躺著,那一定是出大事了。或者看見我窩在沙發里看電視?不可能!這不是我的做派。即使看電視,我也是一邊做體操一邊看電視。出門辦點事,我的步行速度也是超人級的,我享受不了慢速度。
今天六點半起床,第一件事,抱著僥幸的心理給大金湖景區打電話,還真有人接,“請問第一波游船幾點發?”“八點!”得到了肯定的答復,我就敢行動了。
畢竟是淡季,又加上天氣不好,不敢貿然前往。
好,開始,燒水,泡上方便面,然后洗漱,穿衣,護臉(也就是抹油),收拾行李(要小心點),然后吃飯(一碗泡面而已),舍不得出去耽誤時間吃飯。一切就緒,剛好七點多一點,下樓,寄放行李,出門,叫車。
沒辦法,泰寧的旅游公交不完善,像我這種自由行在泰寧只能打車。
因為挨著火車站,滴滴車倒是一叫就到。出發!
趕了個早集,不到七點半就到了游客服務中心,大門開著,只有一個收拾衛生的大媽和一位賣票人員,其他,悄無聲息。
來到室外,細雨如絲,眺望遠處,山朦朧水朦朧,一幅蔓延無際的山水畫卷。只見水含著山,山傍著水,山無邊,水無涯,只望這一眼,我就知道我愛上這個地方了。
快八點了,還是靜悄悄的,工作人員幾乎都到崗了,游客還是我一人,“該不會發不了船吧?”我內心有點惴惴不安。
盼什么來什么,時間一到,烏泱泱涌進兩個旅游團,人家有導游安排,自然不會來這么早。
上船,我們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163元的門票加船費,又加30元,上了二樓的雅座。
船在水中行,人在畫中游。我有怎舍得在船屋里坐,濛濛細雨也阻擋不了我的熱情,我要好好地吸一吸這天地間的靈氣。
泰寧的山不高,整個福建山連山,都不高,用我的話說“山不在高,有水則秀”那么水呢,“水不在深,有山則韻”。
這兒的山,有的綠意盈盈,就像被水泡大的巨型饅頭,豐潤的很,像一位位豐腴的美人。有的則仙風道骨,像修行了一千年的智慧長者,林波而立,一衣帶水,長袖飄飄,風骨上刻滿了勁道的花紋。有的則剛勁生猛,猶如一道石板矗立水中。石上的圖案,變幻莫測,一石一景。一幅綿延無際的山水水墨畫在徐徐展開。
泰寧,丹霞地貌博物館。
又一幅巨大的天然壁畫閃現在我們眼前,紅色的崖壁,點綴的黑棕色的石斑,恰到好處,令人凝目,浮想聯翩,又理屈詞窮。用什么形容呢,沒有詞語能描繪這大自然的杰作,這是“仙”“壽”壁,真像,兩個字被大山自己雕了出來,這是說這山水呢,這山山水水仙壽永昌。
大金湖景區,乘船要游三個景點:甘露寺,斜線天,野趣園。
甘露寺到了,爬山,甘露寺南宋紹興十六年,被建在懸崖峭壁的天然洞穴里。而且“一柱插地,不假片瓦”,一根柱子,撐起了一座宮殿。小巧別致,玲瓏剔透,像一座藏在山體里的神仙居住的袖珍樓閣。
繼續上船,山回路轉,只看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是山,根本分不清方向,也沒必要分清。山對于人的撫慰,是世上最好的良藥。
停船,繼續爬山,這次是斜線天,也就是常說的“一線天”。斜斜的、陡陡的、窄窄的、只能容一個人弓身而過。
那兩個旅游團,一個是臺灣的老年團,一個是馬來西亞的華人團。
繼續航行,到了野趣園,繼續爬山,去看望兩掛小瀑布。可能自知自己的存在感不強,小瀑布在那安安靜靜地宣泄著,不去努力搏人的眼球。
差不多十二點,結束了大金湖的游覽。找車啊,我是天馬行空的自由客。買了個包子對付一下午飯,我可舍不得坐下來,排排場場地點餐吃飯。
車來了,上車,直奔九龍潭。
一路上,景色優美,金溪的水猶如濃郁的酒漿,山連山,走到那,都是一幅畫。
到了九龍潭,100元的門票加船票。
先坐了一段景交車,就開始入水了,這次是小竹筏,坐四個人,沒湊齊,只坐了三個人。
原來,大金溪是望水,九龍潭是親水。
空中細雨如珠,水中水泡漣漣,一葉竹筏,放舟溪上,濃綠的溪水,浩瀚無底,槳起水漂,如玉飛濺。峭壁叢生,山水一體,壁上斑駁的崖畫,一個一個奇妙的洞穴,隨形賦意,被人起了形形色色的名字。看,像不像一只兔子,還有眼睛呢
;再看,像不像老虎爪。
一葉竹筏,讓我有了“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浪漫豪情。什么叫愜意,這才叫!小小竹筏輕輕飄動,溪水漣漣,還有層出不窮的山巖壁畫,心曠神怡,當屬這一瞬!
療愈,連骨頭都松了,一天奔波的疲煙消云散。
一千米的水上一線天,更是雅趣無窮,看著船夫左頂右戳,也幫不上什么忙,那就安安靜靜享受吧。濕漉漉的崖壁高聳入天,溪水濃漿如玉,水珠也不知是天上落下來的,還是崖上灑落的,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晶瑩翡翠。
我終于理解了古代文人所說的“寄情山水”。“寄情山水”的“水”指的絕不會是大海。而是這般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唇齒相依,山水合一。
由于下雨的原因,景區棧道關閉了,我們竹筏去,竹筏回,真過癮,真是天隨人愿。
三個多小時的游覽,轉瞬即逝。
乘坐景交車出來,又趕快叫車。一邊坐車,一邊買下一站的車票。
去往民宿拿上行李,馬不停蹄,去泰寧高鐵站。
買了16:54到三明北的高鐵,然后同站換乘,去往南平縣。
離著發車有半個小時時間,高鐵站邊有個速餐店,點了份“韭黃炒雞蛋”,終于吃上菜。
上車,火車上,趕快瀏覽制定武夷山的攻略。
在三明中轉用了一個小時,這樣到南平已經七點半了。走出高鐵站,順著指示,奔向輕軌站,南平火車站有到武夷山的輕軌專線。謝天謝地,趕上了八點鐘的末班車。這輕軌,真高級。泰寧真該向南平學一學這旅游交通。
上了輕軌,我就敢定住宿了。淡季,住宿有的是,武夷山是成熟的旅游社區,閃住無憂。
下了輕軌,趕快聯系民宿老板來接,要不他所說的好找,對我這個初來乍到的人來講,就像進了迷宮。
到了旅社,挺好,這一路走來,這家幾乎是民宿的天花板了,可見,成熟社區就是不一樣。
出門買了瓶水,回來已經九點了。
還有繁忙的夜生活等著我呢,洗漱,往電腦下照片,關鍵是寫隨筆,這是我自我療愈的心靈驛站。
你看我這一天,夠虐的吧,我享受我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