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岡港
大濠公園
重游福岡
五年前乘郵輪去過一次日本福岡,游覽了太宰府天滿宮和福岡塔。時值盛夏,山城綠茵蔥蔥,港口海風習習,街道清潔,道路蜿蜒,置身其間,很是舒適。這個美麗的海濱城市給我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
今年12月中旬,我乘坐“愛達地中海”號郵輪,參加“新三屆四十年海上論壇”,又去了一次福岡。
這一次是冬季,下午登上碼頭,海風不再溫暖,陣陣寒氣逼人。我們去大濠公園盤桓了個把小時,汽車在昏暗的路燈下,沿著彎彎曲曲的公路行駛,兩側的樓房燈光閃爍,十分靜謐。轉到福岡塔下時,天空已是暮色,抬頭遠望高塔,朦朦朧朧,若隱若現。這樣來去匆匆,連吃一碗日本拉面的時間也沒有,既沒有和任何一個日本人交談,也體會不了這座美麗城市的秀色。好在是舊地重游,雖有些遺憾,也不覺得失落。
福岡是日本九州地方北部的一個縣 ,縣廳所在地是福岡市。福岡在日本列島偏南,屬于日本列島中的九州,是九州地方人口最多且最發達的縣,也是日本“三大都市圈”東京、大阪、名古屋之外,唯一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千人的縣。明治時代之后,這里曾因煤礦資源豐富而成為日本四大工業帶之一,現在經濟主體則以服務業為主。
福岡縣處于福岡平原的中央,距離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非常近,是連接九州島與本州島的交通要沖,又是日本通往朝鮮半島與中國大陸的交通要地。距離福岡最近的大都市是韓國首爾,而非日本國內的其他大城市。這里距上海的距離,與到東京的距離相當,離我們郵輪的出發地天津更近,自古代開始就是東亞文化流入日本的窗口,現在仍有眾多前往韓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直通航線。
福岡塔
上次去過的福岡塔,由8000塊熱反射玻璃鑲嵌成,高達234米,是福岡的標志性建筑,坐落于福岡市海濱百道中心。1989年為慶祝福岡建市100周年而召開亞太博覽會,這個塔為紀念這一盛事而建造。從123米高的樓頂瞭望室,可以縱覽福岡街市與博多灣秀美的景色。
我還游覽過太宰府天滿宮這座祭祀學問之神菅原道真的總寺院,是福岡屈指可數的觀光名勝。建筑樣式華麗的正殿,是日本政府指定的重要文化財產之一。傳說因仰慕菅原道真而一夜間從京都飛來此地的“飛梅”神樹,從每年的1月下旬到4月上旬都會開出美麗的白色梅花。參道兩旁排列著銷售此地名產“梅枝餅”,以及各種日本傳統土特產的商店。我曾嘗過這種餅子,清香撲鼻,味道確實很好。
這次去的大濠公園,位于福岡城西。公園圍繞福岡城的護城河修建而成,據說是仿中國杭州西湖而建,是日本僅有的幾個水上公園之一。大濠公園的“大濠”,指的是作為公園本體的一個湖泊。湖泊的前身是深入的海灣“草江”。在福岡城建成后,它被用作城池的外濠,其實就是現在公園里一個周長約2公里的池塘,園內有一座橋連接4個綠意盎然的小島嶼。因為是冬季,有一群候鳥在水中嬉戲,自由自在,是為一大獨特的景觀。據說這里是觀賞野鳥的最佳地點。
春夏之際,池畔迎風搖曳的垂柳綠了、花容秀麗的杜鵑紅了,為公園增添不少美麗的氣息。寬闊的湖泊、大片的綠地、小橋流水,湖中可以垂釣及泛舟。每年春季,大濠公園和附近的舞鶴公園(福岡城遺址)、西公園一帶的櫻花都會盛開,大濠公園必然是賞櫻勝地。每年8月1日,大濠公園還會舉行“西日本大濠煙火大會”,故“大濠的煙火”也是福岡市夏天的風物之一。
我們到達大濠公園已經是黃昏,暮色蒼茫。公園里除了我們這些中國游人,就是課后來鍛煉的一隊隊中學生。他們沿湖邊道路奔跑,很有幾分生氣。畢竟這是一個小公園,面積不到我們長沙烈士公園的三分之一,與杭州西湖相比,那自然是小巫見大巫。日本就這么一個蕞爾小國,啥都是袖珍的,怎么能與咱天朝相提并論!就這么一個小小島國,曾經欺凌咱們大中華很多年,很是不能理解。
福岡出過一個名人高倉健,中國觀眾大都熟悉。他1931年出生于福岡縣,畢業于明治大學,24歲那年與東映公司合作,開始他的演藝事業。他演過很多不同類型的角色,曾主演過《幸福的黃手帕》、《車站》、《動亂》、《海峽》、《夜叉》、《南極物語》等知名電影,最有名的是《追捕》,曾經是好多好多人的偶像。他的演技受到好萊塢制片人的欣賞,是首位在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獲得最佳男主角獎項的日本男演員。
郵輪離開福岡港的時候,接近半夜時分。我站在甲板上,向這座燈火輝煌的山城告別,遠看山上的福岡塔,把大紅的塔影灑落在海面上,好有幾分魔幻的色彩。但它并不神秘。
作者在大濠公園留影
作者張效雄,記者出身的作家。湖南湘陰人,生長于國營汨羅江農場(現岳陽市屈原區)。湘潭大學1977級學生。湖南日報社高級編輯,集團原副總經理。湖南省第六屆政協委員、新聞閱評專家。代表作:長篇小說《風起》,散文集《尋覓天籟》、隨筆集《蓉園筆記》,論文集《新聞文化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