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清朝唯一的正規軍隊就是清軍,可以說是當時的基本武裝力量了,后來在李鴻章的籌建下,又加入了中國第一支海軍北洋水師,所以清軍的主要組成就是鄉兵、馬兵、步兵、水師、巡捕營。就這樣組成了一支完整的軍隊,可是在近代史上,多次戰爭中,清軍一直被西方列強壓著打,頻頻失敗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清軍當時的裝備,并非都是冷兵器,還有不少超強的世界級武器,八國聯軍侵華之時,清軍吃敗仗潰逃后,聯軍曾打開多個清軍軍火庫,發現了不少先進武器。當時聯軍以為是清軍在放水,一度都看懵了,不理解清軍的操作,不然這么先進是武器為何不用于戰場上呢?這是有多個原因的。
首先當時清軍訓練缺乏,會使用現代武器的人很少,很多武器放在倉庫吃灰,沒有發揮其作用。加上西方列強組團聯合攻擊清軍,先進武器上比我們還是有很大優勢。清軍不舍得用,畢竟數量不多,都當寶一樣存放。當時李鴻章致力于發展海軍,也到處訪問國外,去購買軍火,只是資金有限,買的武器數量也不多,彈藥也不足,所以各種原因下導致了戰敗。比如這幾款清軍武器,在當時可謂是世界級武器。
1. 克虜伯大炮,是由德國的一名小小工匠所制的,后來傳到克虜伯,經過他的改造,克虜伯大炮性能變得極好,打擊威力強大,射程遠,后常用于戰場上,聲名大噪。當時清朝與德國交好,正值洋務企業的發展,李鴻章就進購了328門克虜伯大炮,用于海軍的訓練。大炮的口徑為280毫米,射程長達2萬多米,威力巨大,可以穿透鋼板,可以算得上是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之一了。
2. 馬克沁重機槍,同樣的這款武器也是李鴻章組織購買的,馬克沁機槍是一款可以自動發出子彈的機槍,不用一顆一顆子彈的裝,采取布帶供彈,一分鐘可以射擊約600發子彈,這樣的武器很考驗士兵的裝彈速度。當時李鴻章去到美國談判,順便也看了這款機槍,當時因為當時軍費被慈禧挪用了2000多萬兩,最后只購買了幾十挺回國,也是著實可惜。
3.加特林機槍,這款武器的射擊速度,可比馬克沁重機槍快多了,一次一分鐘可以連續射擊1000發子彈以上。后來的人在虛擬游戲中,一提到加特林機槍,都會模仿它的聲音“嘚嘚嘚嘚嘚嘚”,射速非常快,但是當時清朝也就幾挺而已,子彈也非常缺乏,終究還是改變不得清朝走向結束的結局。
4. 清朝火炮,清朝在火器制造也是有一些先進的發明,如著名的火器制造家戴梓就曾設計制造出“連珠銃”,當時用于皇上打獵用,后來被皇帝禁用了,甚是可惜沒有進行改進下去。而除了這個,還設計制造出了火炮。清朝中期,并沒有列強入侵清朝,所以當時也用不上,不被重視也就擱置了。直到后期,清政府頻頻被欺負,才想起以前的火炮,又拿出來研究使用。
但是火力上、射程上還是落后了西方武器不少。即使是擁有著這些世界級的武器,晚清還是挽回不了,必定滅亡的結局,士兵懶散缺乏軍事訓練,作戰能力低下,士氣也低落,手中雖然有幾款先進武器,但是數量太少,終究無法扭轉局面,所以戰場上,清軍一直吃敗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