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古代的人們充滿著對生活的感悟和智慧,他們通常都會總結出不少的道理和俗語,并且一直流傳至今。實際上我們也發現了,這些道理大多都是禁忌,比如說俗語“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說的意思就是出門在外之時,寧愿晚上的時候在墳墓旁邊睡覺,也不在古寺中留宿。因為古寺居住的人非常的雜亂,甚至連土匪也能夠出現在這個地方。所以,相比之下墳墓會比較安全,也正體現出了人性的可怕之處。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另一句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這句話的意思是寧可代替別人睡在棺材里,也不要試穿別人的鞋子。那為什么要這么說呢?其實,俗語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肯定是有著它的道理。
在古代,棺材被認為大家認為是一種十分晦氣的東西,凡是跟死亡沾邊的東西,人們都會唯恐避之不及。但是,有一種人見到棺材,他們會覺得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什么人呢?就是對“升官發財”有著很深執念的人。
當時人們到了晚年,就已經開始為自己打造一副棺材了,畢竟活到這個年齡的人對生死已經看得很通透,也會想到自己有這么一天。所以等到棺材建造好以后,他們就有一種想法,必須找一個人替自己試試看棺材合不合適。
這樣也相當于在閻王爺面前“死過”一回,說不定自己的壽命還能夠更加的長。這時候之前說的對“升官發財”有執念的人,就會開開心心的去替別人試棺材,因為為“棺”跟“官”同音,他們認為是“代替”人家升官發財。所以,這時候這些人也就顧不上忌諱了,反而他們還覺得十分的吉利。
那為什么不要試穿人家的鞋子呢?古人認為“鞋”跟“邪”同音。要是試穿了別人的鞋子,邪氣轉到自己身上,那也不是一件好事。當時人們認為鞋是身上最不潔的物品,因為它在人的身上,是唯一能夠跟污物接觸的物品。而腳也被認為是人身上比較隱私的部位,那鞋自然也屬于隱私的物品。在古代它還用于形容男女之間有不正當的關系。
所以試穿別人的鞋不合規矩,也不講禮數。若真的試穿了別人的鞋,那說出去也不太好聽,也會引起別人的誤會。其實,古代還有著不少的規矩,比如說名字不能夠隨便叫,古人的名字分有名和字,名只有父母才能夠叫,別的人叫了名,那就是犯了忌諱,所以親戚朋友們只能夠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