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哪一個時代,錢對于老百姓來說都是最重要的物品,我們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通常都會發現,普通人買東西最多也就用幾文錢,而主角和自己的朋友一般都很有錢,一出手就是一兩銀子,這已經十分的闊綽。似乎那些錢永遠也用不完,有時候甚至去吃飯還讓店小二不用找錢。
那么,那個時候的”一兩銀子“究竟等于現在的多少人民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其實這個問題比較復雜,無論錢多錢少,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那一兩銀子的購買能力肯定就會變低很多,買到的東西也非常的少。若是太平盛世,那能夠買到的東西自然會變得多一些。
首先我們來看看一兩銀子在古代的地位究竟怎么樣,一兩白銀可以換到最起碼1000文錢。在不同的朝代,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因為受到貨幣流通的影響,能夠買到的東西也是不同的。以唐朝為例,一兩銀子就已經可以買到200石(120斤)的糧食了這樣算來,唐朝的一兩銀子就等于現在的4720元。
到了明朝時期,一兩銀子可以買到2石大米,也就是現在的755元。可見一兩銀子已經對于當時的老百姓來說,已經是非常的值錢。在他們的生活里,一兩銀子非常的少見,只有銅錢才會被大家經常拿來使用。如果拋開不同的朝代,忽略一些不合理的情況來看,那粗略的算一下,當時的一兩銀子大概就等于現在的1000塊錢左右。
因為那時的一兩能夠買到不少的東西,所以在電視劇里,如果有什么東西能賣到20兩,那已經是極為昂貴的物品了。在現代生活中,那普通人的月收入要是換成銀兩來計算的話,也就是2~6兩銀子。工作能力特別強的人,10兩銀子也會有。
在清朝,一位清朝六品官員的年俸是45兩白銀,這跟老百姓比已經是非常的有錢,畢竟很多普通人家在那個時候也拿不出1兩銀子。當時還有一句話叫做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說明這些當官的人家里大概都有好幾千萬。
看到這里,大家也都明白了,一兩銀子在古代的地位非常的不一般,非常的值錢,也只有那些貴族或者是有錢人才能拿得出來,雖然每個朝代的情況都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有一點是不變的,擁有越多錢財的人,他們就越容易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