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古代軍隊打仗基本都是以冷兵器近身肉搏為主,雖然也有弓箭遠距離打擊敵人,但更多起到的是輔助角色,無法跟刀劍的地位相比。所以一般取得優勢的一方,士氣都會高漲攻勢會更猛,劣勢的一方如果無法重振軍心,那么就有很大幾率失敗,因此古代打仗更多是講究士氣,相當的關鍵。
百萬大軍交戰,傷亡幾百號人或者幾千號人基本上就撤退了,等到再次重振旗鼓再打,如果一直打一直輸,再打下去也沒有意義,士兵也會怯戰。但即便是這樣,持續交戰時間過長,傷亡也是很大的,然而在明朝有這么一場戰爭,交戰9個多小時,史書上記載傷亡僅68人,這讓專家們都感到不可思議。
這場奇葩的戰爭叫做“應州之戰”,當時負責指揮的是明朝第十任皇帝“朱厚照”,對于他的印象,大伙印象最深的就是“貪玩”,他經常會為了玩荒廢學業,且行為有時候還很過分,宮女太監們都管不住他,但就算是這樣,朱厚照的才華還是可圈可點的,只不過因為他的態度,并沒有人覺得他能夠做好皇帝。
15歲登基的時候,朱厚照就做出個令文武百官吃驚的決定,那就是御駕親征,率領軍隊迎戰蒙古大軍。因為沒有作戰以及指揮經驗,朱厚照都是現學現賣,把將領們教授的知識都記在心里,且因為隨機應變能力很強,不久后就取得優秀的戰績。蒙古方面知道朱厚照親臨前線,特意增派兵力,還派王子前來對戰。
那時候蒙古軍隊滿打滿算加起來最少都有5萬人,而朱厚照的明朝大軍也有5萬多,共計10萬多人的混戰規模還是很大的。前期一開始雙方都在試探,直到攻打應州的時候才是決戰,兩軍奮戰9個多小時最終以蒙古軍落敗告終,其帶著部隊匆匆離開,再也不敢來犯。
而有關這場戰爭的傷亡統計是這么記載的,“明軍陣亡五十二人,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后面還稱“是后歲犯邊,然不敢深入”。簡單來說就是,雙方死傷68人,明軍大勝之后,蒙古軍隊幾十年不敢再來犯,聽著都覺得匪夷所思,專家們看到時也完全無法理解,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隨后經過研究發現,文官是刻意抹黑朱厚照才這么記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