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認為,在古代參加科舉考試,取得功名的人,都是男性。女兒家只能在家中學(xué)習(xí)女紅,做家務(wù)、在將來的某天出嫁,之后就是過著相父教子的生活。在古代,只有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女性,才能請一位老師到家中來教女子讀書寫字。
對于女性參加科舉考試這樣的事,古人是想也沒有想過的。不過,說到這里,歷史上還真的有一位女狀元,她不僅是一個才女,更為自己贏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備受人們尊敬。由于古代有男尊女卑的思想,最后她的結(jié)局,還是難免會淪為政治的犧牲品,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此人名為傅善祥,在參加科考以前,命運十分曲折,她出生于書香門第,原本能在父母的照顧下健康平安地長大,可惜八歲那年雙親都離世,年僅13歲,哥哥就立即將她嫁人。說了你可能不信,當(dāng)時丈夫比她還小6歲。然而婚姻生活也沒幾年,18歲的傅善祥守寡了。面對丈夫的離世,其日子更沒法過,婆婆為了錢,打算將她賣掉。
她能參加科舉考試,是因為1850年的太平天國運動,1853年,洪秀全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人才,決定讓女子也參加科考,增加了女科。傅善祥參加了這次考試,她的才華讓閱卷官員十分欣賞,而東王楊秀清看見了她的試卷以后,覺得此人不凡,才華橫溢,于是讓她成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也是唯一一位女狀元。
傅善祥在進入東王府后,因為能力出眾,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升任“簿書”,后來又被任命為“丞相”。她任職期間,極力提倡男女平等,在太平天國的所到之處,有不少女子都踴躍參軍,可以這樣說,傅善祥是一個思想非常超前的人,她的智慧,已經(jīng)超過當(dāng)時不少的普通男子。
但后來,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后,事情就發(fā)生了改變。東王楊秀清的作風(fēng)開始變得腐朽,傅善祥身為一介弱女子,也難以擺脫被他掌控的命運,淪為其尤物。她所做的事情已經(jīng)跟原來有著巨大的差別,無關(guān)政事。只要傅善祥對楊秀清好言相勸,東王就會認為她這是在“干政”,有不少的部下,都對他心生不滿。
傅善祥雖然集美貌和才華于一身,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也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jié)局。最后,太平天國運動失敗,1856年8月的一天,她和楊秀清雙雙在床榻上身首異處,最后還被拋尸江中。也許她成為女狀元的那一天,正是自己陷入不幸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