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的時候,總是會聽到老一輩說一些不能做的事情,比如屋里打傘會長不高、小孩玩火會尿炕、飯桌上不能敲飯碗之類的事。有很多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只是大人為了防止小孩會做一些危險的事情,才會拿這些話嚇唬他們。但是有一些話,其實背后蘊含了一定的道理。
比如說,老祖宗曾告誡過的這句“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那么,“試人棺”是什么意思呢?其實,棺材雖然是逝者下葬必須用到的物品,但是古人對于棺材并沒有害怕。因為“棺材”也諧音“官財”,因此古人認為,為自己打造一副好的棺材,可以利于自己的后代升官發財,這就是所謂的“攢棺材本”。
但是,棺材在造好后,總要去試一試是否合適尺寸。但是往往本人并不會親自躺進去,而是找一個身形相仿的人“試棺”,這是為何呢?因為老人都是上了年紀,一有什么不慎,可能就駕鶴西去了。要是在試棺的時候,有什么不好的情緒堵著,心里難受了,那就會影響身心健康。
當然這是比較科學的說法,古人則認為,老人提前躺進棺材是不吉利的事情。還沒到時候,怎么能提前進去呢!進去就是“減壽了”。但是對于試棺的年輕人來說,可不就這么想。他們認為躺進去,說不定能蹭點老人的運氣,不會英年早逝,還能活到像老人這么大的歲數,而且還能“升官發財”。
那么,棺材都敢躺,那為何不能“試人鞋”呢?因為在古人眼里,穿著不合腳的鞋子做事,會影響自身氣場。鞋子是貼身物品,如果隨意觸碰別人的貼身物品,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在那個禮樂制度講究森嚴的古代,如果貿然進犯到了他人,是要被眾人狠狠痛批一頓的。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穿別人穿過的鞋,其實就是在穿“破鞋”。要知道在古代這是一句罵人的話,而且很難聽,專門指女性做了背叛感情之事,這種穿別人鞋子寓意不好的事情,古人是肯定不愿意做的,而且很忌諱。
其實,古人這句話的背后,其實是一種對老人家的孝道尊敬,還有尊重他人隱私的交往守則,并沒有聽起來這么嚇人,背后也沒什么鬼神傳說。古人只不過把一些生活中要遵守的原則,編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勸誡后人謹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