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完全是我們國產,自主研發的一款先進衛星導航系統。跟美國GPS和俄羅斯GLONASS相比,各項性能不輸于它們。北斗已覆蓋全球,能全天候提供定位、導航等服務,而 GPS目前也是世界的主流,其誕生早,各項性能成熟,多國導彈制導靠它。俄羅斯GLONASS從蘇聯時期,繼承而來。這些年來,由于缺少經費,維護和更新優化有點跟不上。
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能源物資豐富,重晶石和煤的儲量名列前茅,云母更是名列世界第一。這幾十年來,印度一直都在潛默發展,軍事領域上有很大的拓展,從外向進口多國的軍事武器來增強本身的力量,但在航空領域上拒絕使用北斗,如今還自主開發出了自己的導航系統,迷之自信的印度媒體,甚至聲稱,其國產導航性能已經超越了北斗和美國的GPS。
那事實果真如此嗎?印度見識過北斗衛星系統成功面世后,不再對GPS有所依賴,畢竟前者物美價廉,性能完善,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售后又好。所以北斗誕生后,世界100多個國家紛紛青睞,并投入使用。印度是我們的鄰國,面對北斗的成功,印度不甘示弱,隨后研發自己的定位系統,主要面向軍事以及民用導航。
印度導航衛星系統是自由區域型的,同于美國的GPS兩種類型服務,2013年成功首飛衛星,距離印度本土1500千米到2000千米的范圍,印度一向與美國一樣自持高傲,將自己的衛星系統夸到超越北斗和GPS。這只是印度的一廂情愿,先不說精準度,收集分析能力如何,就從其覆蓋范圍來講,就已經落后我們幾十年了,畢竟北斗實現了全球服務,覆蓋全世界。而印度只能在自家頭頂。
還有不少專業人士對印度的衛星導航做了分析,印度的衛星一共發射了9顆,就有2顆在太空“做夢”,故障很久了。對比數量,我國就已經發射36顆衛星,是印度的幾倍,每顆都分工明確,就連服務項目都比美國的GPS還要多上幾種,顯而易見,印度還要努力個幾十年才會趕得上,就算趕上了,我國的航天技術都不知道飆升到哪個高程度了。
航天是對外太空的一種探索,也是一個國家強大的象征,畢竟外太空能夠實現需要的能力實在太多,印度能夠自主研發衛星導航系統足以說明他已經步入航天強國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