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后的一個朝代,在末期的清朝,因為慈禧執政國力孱弱,各方面的發展跟不上世界,最終就變成了歷史。但是清朝正式的滅亡是從溥儀被逼退位之后開始的,當時袁世凱成立了中華民國。中國的歷任朝代都會有很多的精兵勇士,就算是在清朝晚期的時候還是剩余7萬的皇家軍隊。那為什么當他們面對袁世凱的逼宮,卻無動于衷不敢反抗呢?
袁世凱是一個在中國近代史上最具有爭議的人物之一,因為他的野心勃勃,想要自己當皇帝,雖然后面他也當了82天的皇帝,當然是他自封的,沒人承認。清末時候,清朝的實力就像是一個空殼子,沒有什么反抗能力,袁世凱逼退溥儀,皇室宗親被趕出紫禁城,逃竄各處。
這時候就會在想,皇宮不是都有禁衛軍、護衛隊嗎?而且他們都是精銳,戰斗力強悍。怎么會任由袁世凱就這樣逼走了自己的皇帝。禁衛軍在各種朝代中都是最厲害的一支軍隊,在皇帝身邊更是不能少了這些軍隊的保護。可是溥儀被逼退的時候卻是不見這些人的蹤影,他們到底去哪里了?
皇家衛隊分為前軍、中軍、后軍,左軍和右軍,這五支隊伍是皇宮中最強的隊伍,尤其是前軍。其實在當時的清朝,經過甲午中日戰爭之后,清軍已經名存實亡了。甲午之戰,因為武器裝備不足和落后,戰爭失敗,損失巨大,清軍不過是一個已將快要被挖空了的殼子,他們的實力已經被削弱了很多。
最精銳的前軍,是作戰能力最強的一支,在八國聯軍戰爭的時候還參與過保衛戰,是五支隊伍中最有能力的,但是在義和團運動之后就算是已經完了。因為當時前軍的統帥聶士成曾經鎮壓過義和團,所以義和團就在聶士成在前線打仗的時候,抓住了聶士成的弱點。
義和團將聶士成的妻子和孩子都抓來要挾,這讓聶士成不得不反過來對付義和團。當時慈禧還想著拉攏義和團,于是就“坐實”了聶士成的“謀反”罪行,將之處死。前軍的士兵也因為統帥被殺死了,感到非常的失望,軍心潰散,沒有心思再打仗,后來也就連續在各種戰爭中被滅得差不多了。
而中軍的士兵就是一群貪生怕死的墻頭草,剛上戰場就慫得跑了,統帥帶頭逃跑,不知道去向。而后軍的統帥也不是一個善茬,他并不是很忠心,加之對慈禧也不滿意。在侵華戰爭的時候跟隨著慈禧逃跑,后來慈禧回京他們也沒有跟著回來,想獨立山頭,加入了馬家軍。
左軍這支軍隊向反抗也是力不從心,雖然他們一直在反抗,但是因為統帥者年事已高,沒有得力的將領。有那個心沒那個力,也是很無奈,而右軍就是袁世凱統領的。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只有袁世凱的軍隊能力是最強的,僅剩最強的軍隊就是袁世凱自己的軍隊,還有能反抗呢?
所以這才是袁世凱逼退末代皇帝之時,沒人站出來反抗的原因,因為實力不允許。這七萬人不是潰不成軍就是已經跑了要么就是袁世凱的自己人,7萬只是一個假數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