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戰場上的形式瞬息萬變,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環境當中,有完備的防御工事是能夠減少傷亡的。我們從抗戰類的影視中看到,兩軍交戰時都會挖戰壕,或者堆積沙袋以作抵御子彈的射擊。雖然沙袋能夠減弱子彈的穿透力,但無法完全的抵擋住子彈的殺害。
子彈穿透沙袋時依然保有傷害力,畢竟沙袋中裝的是沙子,子彈強大的貫穿力是可以輕松穿透沙袋的。其實在真實的戰場,就算士兵穿上了防彈衣,戰斗時前面依然需要設置沙袋進行防御。很多人都說這不是多此一舉嗎,沙袋又無法完全的抵御子彈,有防彈衣不就夠了嗎?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沙袋具備的防御功能很,保不齊還能保住性命。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沒有人知道戰爭會什么時候爆發,也沒有人知道戰場會在哪里,因而為應對戰爭的突發性,時刻的備著沙袋是為了放止突然爆發的戰斗而沒有時間挖戰壕而用以抵擋,是一個快速建立掩體的方法,從而減低士兵中彈的幾率。雖然沙袋的搭建會遭到猛烈的進攻,但總比沒有掩體而遭到大量的殺傷要強。
戰場上的武器是很多的,不單單是槍械,手榴彈的爆炸破片,或者被炸起的一塊不起眼的石子也是能夠對人體造成殺傷。而沙袋能夠抵擋這些石子,有效減低它們的動能,針對槍械的掃射也會減少士兵的傷亡率。特別是機槍,機槍手在借助沙袋作為依托,操作槍械時,可以減輕機槍的后座力,使得機槍的設計更加平穩,擴大更多的優勢。
因而在戰場上,沙袋的存在并不是可有可無,而且必需具備的。就算防彈衣也無法替代沙袋的存在,因為防彈衣護住的部分僅僅是軀干,在面對敵軍的掃射時,那樣大范圍的攻擊,任何一處的地方都會遭到損傷,而沙袋的存在就是為了彌補這一缺點而存在的。沙袋還具有制造簡單,甚至可以就地取材,因而在戰爭中,哪怕是出現再多的槍械依然都需要沙袋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