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戰國時期秦國的著名軍事家,他的武功高強,對兵法很是熟悉,曾經輔佐過秦昭王。在一生的時光里,他立下過不少的戰功。公元前260年,在長平之戰里,曾經給趙國軍隊主力造成很大的損失。
有一個說法認為,在這場戰斗中,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之后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是他的封神之戰。那么,別人其實也這一看法有疑問,就算白起和秦軍再厲害,也不可能殺這么多人,趙軍又為何不反抗呢?這個秘密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團。
不過,在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以后,考古人員找到了關于長平之戰坑殺的遺址,這個地方就是山西高平市永錄村。當時,有兩位姓李的村民拿著農具耕作土地,他拿起工具就在將軍嶺的楊家山地下,往地上挖,結果挖出了人骸骨還有一些生銹的鐵片,嚇得他連忙將此事通知給了當地文物部門。
考古人員經過詳細的鑒定,發現這里確實是坑殺趙軍的遺址。他們決定封鎖現場,展開詳細的發掘 考古工作。隨著挖掘的面積越來越大,在現場的工作人員們也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尸骨,在骨頭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有鈍器和刃器造成的致命傷。這些士兵在死亡之前遭受到了很大的痛苦,有的頭骨與軀干分離。
見到這種蹊蹺景象,不禁讓考古人員倒吸一口涼氣。然而,隨著工作的深入,專家們發現一個關鍵點,這些士兵不是被集體坑殺,很有可能是被殺了以后,才集中埋在這個地方。他們是怎么判斷出來的呢?答案就是從周圍的深溝大壑找到了蛛絲馬跡。
這個尸骨坑看起來是天然形成,不太像是人為制造而成。這些尸骨在雨天經常暴露在外,讓人看了感覺很凄涼。不論結果如何,那些逝去的士兵也不會再回來。從長平之戰這一場戰役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戰爭自古以來就很殘酷。趙國也因此受到嚴重的打擊,秦國雖然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但最終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當時白起雖然打了勝仗,但仍然避免不了要被秦王懷疑。他后來被封為武安君,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可惜卻得罪應侯,后來一直被貶官,接著邯鄲的戰事不順,白起稱病不起,又被秦王命令帶病上路,走到杜造時,秦王讓使者給白起賜了一把劍,讓其自殺,秦國大將的一生也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