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對于《釵頭鳳》這首詞,也許大家并不陌生,對于陸游和唐婉的愛情故事,大家更是耳熟能詳。他們的愛情故事,被后人傳頌了千年,千年以來,大家對這個故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多的都是為他們惋惜,也有的將他們的故事帶入自己的生活,進而產生感同身受的哀思,但是換個角度來講,既然他們始終無法鸞鳳和鳴,何不試著相互放下,各自安好呢?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兒時情感總是令人羨慕的,而陸游和唐婉,就擁有這樣的感情,唐婉是陸游的表妹,他們從小就相互熟識,兩小無猜,青春年少的時候,他們兩人更是頗負才名,時常寫詩互訴衷腸,在眾人看來,他們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正如眾人所期待的那樣,成年后的兩人終于成功結發為夫妻,結婚以后的二人,眼里心里皆是彼此,正所謂“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兩人吟詩作對,游山玩水,去得最多的地方便是沈園。
在沈園,他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本以為這些美好的回憶會伴隨他們白頭偕老,共度余生,卻不曾料到,陸母厭倦了目睹兒子整日與妻子琴瑟和鳴,把功名置之腦后的生活,開始棒打鴛鴦,母命難違,陸游只得賜了妻子一紙休書,他承諾:總有一天,他會說服母親,重新迎娶心愛的人進門。
然而,陸游許給了唐婉這樣的承諾,卻沒有考慮到自己母親的性格,陸母做事一向雷厲風行,既然做出了讓兒子休妻的決定,就不可能再做出改變。果不其然,母親的態度一直非常強硬,他給唐婉的承諾是不可能實現了。
試想,假如陸游當初把年少時的歡喜,作為一種美好的回憶藏在內心深處,而不是許給唐婉一個不可能實現的承諾,從此以后,就這樣一別兩寬,他們以后的人生,會不會有所不同呢?
其實,唐婉誤了陸游的功名,只是陸母要休唐婉的一個借口,因為唐婉本身也頗具才華,也會時常與陸游一起“賭書消得潑茶香”,并不影響陸游好好讀書,考取功名,甚至會對陸游讀書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早在陸游與唐婉結婚之前,他們兩人就整天待在一起,如果陸游的母親真的覺得唐婉會誤了唐婉的功名的話,就不會同意讓陸游張燈結彩地把唐婉娶進門,其實,讓陸游休妻的原因更多是由于唐婉三年以來一直沒能懷有子嗣。
在那個人人都遵循三綱五常的時代,所有人都相信“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一邊是自己心心念念的良人,一邊是撫養自己長大的母親,即便是讀遍了天底下所有的圣賢書,陸游也處理不了這樣的家務事。在休妻以后,陸游也嘗夠了人倫之大變的苦澀,在那個時候選擇放手,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十年很久,足夠將一個人的青絲染白,陸游和唐婉的重逢,已經是在十年之后。那時的陸游,如母親期望的那樣考取了功名,卻受到奸臣的打壓,官場并不順利。重回沈園故地時,看到嫁給了趙士程的唐婉,有感而發,寫下了流傳千古的《釵頭鳳》。
初讀放翁的《釵頭鳳》,自覺哀婉凄楚,春色依舊,物是人非的無奈讓人扼腕嘆息,然而,再看到唐婉回復的《釵頭鳳》時,才知道什么叫作撕心裂肺:“怕人詢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封建禮教下的女子,對于人情世故沒有任何評說的資格,即便內心有永無休止的悲傷,也不敢去與別人傾訴,只能獨自承受,咽淚裝歡,而陸游提在沈園墻壁上的一首詞,則是讓唐婉內心的感情徹底決堤,終日以淚洗面。
兩首詞互動的結果,就是唐婉死了,死于對感情的執念,死于沉淀在內心最深處的深情猝不及防地被激發出來的悲痛;而同樣作為癡情人的趙士程,為了唐婉終生沒有再娶,孤獨終老;而陸游卻姬妾成群,兒孫滿堂。
晚年的陸游再回到沈園時,又寫下:“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來懷念故人,可是那又如何呢?唐婉已經故去,趙士程也誤了一生。
現在想來,如果沒有當初的《釵頭鳳》,如果當初沒有互相打擾,如果一直把唐婉交給趙士程這個癡情人來守護,他們也許會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