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期,自己早讀在班不是很多。
主要是工作崗位的一些調整,早上我基本上去了校門。
但是今天剛好語文劉老師有點事情,早讀只能我去了。
真的好久沒有坐在教室里面,陪著孩子們早讀了。
去年一年級,每天早上7點半,我都會準時坐在教室里面,等著孩子們一個一個進來。
這些年,做班主任,也幾乎養成了早讀一定要到班的習慣。
一來,早上聽聽孩子們的讀書聲,也是開啟新的一天的方式。常常我也會拿一本書看,這些年所帶班級,都會放一個書架在教室里面,其中一個書架放著我的一些書,這些書我早讀的時候會翻閱。
早些年,早讀在場,側重于管理,總是在矯正學生一些習慣,近些年,則是變成在一個空間里面共同成長,孩子們讀書,我看書。
二來,于我看來,要帶好一個班級,早讀管理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老師來得早,是在暗示學生,老師是在積極用心工作。特別是班主任早上到了,組織組織學生打掃衛生,讓教室在一開始就保持干凈,給后來不斷進來的學生一個明確的“場”暗示:教室真干凈,適合學習。
這些年,我作為一個數學班主任,除了做上述事情,還重點做了下面三件事情:
第一,找最先來的幾位學生聊天。盡量少說一些學習上的事情,可以跟孩子聊聊最近發生的一些有趣、好玩的事情。也可以重點表揚一下孩子,說說具體表現。
第二,批閱家校互動本。看家長留言、學生感恩日記,根據這些內容,找孩子聊天。
第三,進行5分鐘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