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賀鑄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
解釋: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的凄風(fēng)苦雨,從今以后還有誰替我在深夜挑燈縫補衣衫呢?
賞析:此句以凄寒的雨聲烘托寂寥的氛圍,詞人以妻子挑燈補衣這一平凡的細節(jié),再現(xiàn)往昔的溫馨,今昔對比,表現(xiàn)出詞人無法排遣的遺恨。
譯文
再次來到蘇州,只覺得物是人非。曾與我同來的妻子為什么不能與我同歸呢?自己如同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又像失伴的鴛鴦,孤獨倦飛。
原野里綠草嫩葉上的露珠剛剛被曬干。我流連于舊日同住的居室,又徘徊于壟上的新墳。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的凄風(fēng)苦雨,從今以后還有誰替我在深夜挑燈
這是一首情深辭美的悼亡之作。作者夫婦曾經(jīng)住在蘇州,后來妻子死在那里,今重游故地,想起死去的妻子,十分懷念,就寫下這首悼亡詞。全詞寫得很沉痛,十分感人,成為文學(xué)史上與潘岳《悼亡》、元稹《遣悲懷》、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等同題材作品并傳不朽的名篇。
上片開頭兩
這首詞是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作者從北方回到蘇州時悼念亡妻所作。賀鑄一生抑郁不得志,年近五十閑居蘇州三年,其間與他相濡以沫、甘苦與共的妻子亡故。重游故地,想起亡妻,物是人非,作詞以寄哀思。
參考資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