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熊孩子的身后,有可能都有一個不講理的家長,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有時候孩子的言行可能就代表了一個家長的言行。
近日,來自浙江杭州的廖女士就遇到了熊孩子和他不講理的家長,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廖女士去年7月份花了20多萬買了一輛紅色的奔馳轎車,五一小長假,她將車停到了地下停車場,等到準備開出去的時候,發現車子4個面都被劃傷了。
廖女士找到小區物業,調取監控后發現,是一個小男孩拿著一個比較大的刀狀玩具,圍著車子邊走邊劃,很明顯是故意劃的。
廖女士表示,她之前并不認識這家人,更不用說有什么往來與過節。
問過4s店后,廖女士說“4個面都要噴漆,因為傷到了底漆,4s店單面報價是2400,整個算下來是9600元。”
將車子的事情跟小男孩家長反饋了之后,結果男孩家長的態度很惡劣,直接表示找個修理廠修理就好了,“你要是去4S店修,我就只賠你1000元錢,我們家長也可以不管孩子,你報警來抓他呀!就是這樣蠻不講理。”
廖女士說,因為車身顏色比較鮮艷,她擔心外面修理廠修得有色差,對方和自己的丈夫協商同意賠償2000元錢,但一直沒有轉錢。
隨后,廖女士當著記者的面撥通了男孩家長的電話,對話如下:
廖女士:“你要說什么解決方案,你要把錢轉過來對不對?”
男孩家長:“對啊!我差你兩千塊錢嗎?都說好的事情,被你們弄服了要!”
記者:“你是要在什么條件下,才會給他們轉錢呢?”
男孩家長:“我得有第三方見證啊!”
記者:“那我們媒體正好在這,給你們做個見證。”
男孩家長:“不是,你們算個什么東西?我認識你啊!”
記者:“我們是浙江電視臺1818黃金眼的記者。”
男孩家長:“你愛誰誰!法律都約束不了我!我說了要物業做個見證,第三方見證調解一下。”
記者:“那關于這件事您有沒有跟您的孩子談過呢?”
男孩家長:“我跟我孩子談什么?他六歲啊!談什么!”
記者:“六歲就可以隨便劃別人的車嗎?”
男孩家長:“你腦瓜有病吧你!我說小孩小,不懂事,那我跟他說啥!”
雙方通話到這里就結束了,隨后廖女士表示,對方一直沒有轉錢,而且溝通時態度特別惡劣,現在她選擇走法律程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事情曝光后,網友們都替車主譴責孩子父母這種“無法無天”的態度。
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私人財產,還被父母偏袒和縱容,這樣的孩子長大后,不知道還會做出什么事。
而他們的父母,無論孩子犯什么錯,都覺得孩子還小沒什么。
記得前些日子也有類似的新聞:安靜的書店,一男孩大聲朗讀英語,工作人員善意提醒,卻被指著鼻子大罵:就你管我,信不信我抽你?男孩的媽媽沒有絲毫歉意,只是在強調他還是個孩子。
不得不說,遇到這樣的“奇葩母子”,可謂是無妄之災。
而仔細觀察這些熊家長的言行,他們包庇孩子,幫助孩子推卸責任。這樣的愛,讓孩子學不會反思,不懂得自我負責,遲早有一天,孩子會犯下更大的錯誤,家長也要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尤其是孩子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形成的時候,任由孩子胡作非為,其實不是疼孩子,而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家長應該怎么做?
熊孩子犯下錯誤,做家長的到底應該怎么做才是最好的解決和教育辦法呢?網友們非常熱心,給出了很多辦法,我們總結為: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后果,父母不回避,用行動告訴孩子,勇于擔當。
我們來看看江蘇的這對父母在孩子犯下錯誤后,采用了什么樣的教科書式的教育。
孩子從家里的陽臺上,把一瓶墨汁從樓上往下潑去,瞬間,樓下住戶的衣服,樓下的外墻都被染黑了。
孩子的爸爸立刻拍了張照片,讓孩子直觀地看到潑墨這件事所造成的后果,孩子的媽媽馬上到樓下,把樓下住戶弄臟的衣物全部拿回家清洗,并帶孩子到樓下道歉。孩子道歉的過程,讓孩子看到了父母的擔當,給了孩子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讓孩子的壓力在獲得他人諒解的過程中得到了釋放,學會擔當和寬容。
孩子的爸爸還當起蜘蛛人親自清洗外墻,他向鄰居解釋:“不是不讓孩子做,而是他現在還沒有能力這樣做。”這些處理的過程,孩子都參與,爸爸洗住宅外墻的時候,孩子就在太陽下面看著,爸爸的話也給孩子一個信息:犯錯要擔責。
在這里要為這位爸爸點贊,孩子犯錯,他沒有為孩子護短,也沒有粗暴地打罵孩子,而是讓孩子看到他做這件事所造成的后果,這比什么教育都有用。
DAP有話說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包含了父母對孩子最無私的愛,愛孩子不是包庇縱容,而是要為他們長遠打算,不能只顧眼前得失。
然而,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犯錯誤的時候,面對他人的指責,最常用的辦法就是“他還是個孩子”來推卸責任。父母的行為讓孩子有一個錯誤的觀點:孩子犯錯容易被諒解,沒什么關系。久而久之,就會成為禍患。
魯迅曾說過: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長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確實每個孩子都調皮,會貪玩,可這也得有個“度”。
如果一味地縱容,對孩子侵犯他人、傷害他人的行徑熟視無睹,不給與孩子正確的教育,那么,社會會幫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