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實際上是對未來生活的一種安排和規劃,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誰也無法預測明天會發生什么事情。比如說2020年的疫情,一下子打亂了人們的工作以及生活節奏,尤其在緊張階段,呆在家里無法不能出門,如果手頭沒錢,心里的焦慮和恐慌想必不用多說,掙錢受到了影響,而支出并不會因此而減少,因此存錢的目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為了應對生活中的各種不確定性。
因此我們國家的居民喜歡存錢其實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也才有了儲蓄大國之稱號,那么在當下,擁有20萬存款的家庭,在國內屬于什么水平呢?也許有人會說,不就20萬元嗎,也不是多大的數字呀,估計應該挺多家庭都會有的吧?答案可能與你想的不一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央行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居民存款總額是93.44萬億元,按照14億人口計算,人均存款6.67萬元,而到了2021年1月,居民存款又增加了1.48萬億,總存款達到94.92萬億元,人均存款增加了1057元,人均存款達到6.68萬元,到了2月總存款額再次增加了3.26萬億,總存款達到98.18萬億,人均存款增加了2328元,人均存款總額達到了7.01萬元。
根據這個數據來看,一個家庭按照三口人來算,擁有21萬多的存款就屬于達到了平均值,也就是說有接近一半左右的家庭擁有存款能達到20萬,這只是根據平均值來推理的結果。那么我再來看看一組數據,根據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中國家庭金融報告》顯示,居民儲蓄的75%被10%的家庭擁有,25%的儲蓄被35%的家庭擁有,55%的家庭沒有儲蓄。
什么意思呢?換言之就是超過一半的家庭實際上接近零儲蓄,這個數據反映出來的問題跟目前大多數家庭的情況是比較相似的,同時也說明中國目前的財富分布情況并不均勻。我們繼續按照這個邏輯來分析,居民存款98.18萬億的75%被10%的家庭擁有,也就是73.64萬億元財富掌握在了10%的家庭手中。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家庭規模是4.3億戶左右,平均每個家庭人口是3.25人,再看西南財大剛剛提到的報告數據,35%的家庭擁有總儲蓄的25%,簡單來理解就這部分家庭擁有總財富是24.55萬億,因此根據家庭人口得出,35%的家庭平均存款是16.3萬。所以說存款能達到20萬的家庭就又會少之又少。
結合以上內容來分析,相信大家心里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財富跟存款不是一個概念,財富包含了多種資產,而存款僅是現金,擁有財富總值高的家庭可能不少,但是擁有現金存款多的家庭其實不多。
那么你覺得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喜歡,請點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