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年三月份,我國住戶部門存款總額已經高達100.53萬億元了,可見我國居民愛存錢的程度有多高了。而愛存錢背后的原因無外乎兩個,一個是安全,還有一個是利息收益穩妥。然而把錢存進銀行就會有利息收益可拿,就成了大家都知道并且也最喜歡的資金打理方式。
但是收益是如何得來的?具體如何計算?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盲點諸多,任何事情都是要遵循邏輯和規律的,誰也不能違背,不然就是違規,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說一下銀行存款收益的來源和利息的計算公式。
首先是存款利息的來源,說到這兒就需要普及一下銀行存款的概念了,我們把錢存進銀行,實際上就是把這筆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使用權交給了銀行,而銀行也會因此給儲戶一些收益,同時有幫儲戶守護本金安全的義務,舉例,假如我在銀行存了10萬元,銀行一年后給我利息收益4000元的話,那我的這筆錢必須要帶給銀行一年4000以上的收益,或者是5000也可能是更多。
總之要比給我的多一些,正常合理的經營情況下銀行必須要通過你這筆錢賺到錢才行的,簡單的說就是這筆錢交給銀行去使用,銀行賺了錢后分給你一點,這就是利息收益的來源。再說利息收益的計算公式,儲戶在存錢時,銀行會給出一個年化收益率,也就是百分比,同樣舉例說明一下,假如我在銀行要存15萬元,選擇了三年定期,銀行給我的年化收益率是4.5%,那么利息計算公式就是150000×4.5%×3=20250元。
看起來是不是特別簡單?存款金額乘以年化利率乘以存款年限就是最后的利息收益了,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