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半個月2019年就過去了,不知各位年初定的小目標實現了沒有呢?
昨天,武漢公布了2019年1-11月份武漢各城區的重點績效指標,相信有的人可能從別的渠道已經看到了,但應該看的只是干癟癟的數據,那些自媒體公布的東西只有誰是第一名啊什么的,噱頭十足,沒有對比,沒有歸納,自然你也就無法發現那些埋藏在數據下面的實情了,比如趨勢,比如進步等等。
作為一個工科畢業生,最喜歡和最相信的東西就是數據,在這里,我將根據公布的基本內容,按新城區、開發區和主城區三個部分來探討武漢各區發展狀況。
需要說明的是:
數據都來自于長報的報道,后文里的表格為本人重新整理制作后上傳;
分析觀點只代表個人看法,僅供讀者參考;
本文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主要對比4個新城區2019年1-11月的經濟發展數據。
1、GDP:
本次沒有公布GDP的數值和增長率,地區官網上也只有江夏和黃陂公布了前三季度的GDP數額。
2019年1-9月地區GDP:黃陂區642.64億元,江夏區632.51億元,黃陂高出江夏10.13億元;
新洲和蔡甸沒有查到相應數值;
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一般人的印象里,4個新城區工業發展高低依次為江夏-蔡甸-新洲和黃陂,但實際上,按照2017年的統計資料,武漢新城區工業發達程度按第二產業產值排名應為如下所示:
1.江夏區478億;2.新洲區381億;3.黃陂區325億;4蔡甸區221億。
其實,新洲和黃陂也是有工業的,而且還不錯,只是工廠名字不夠高大上而已。
2019年1-11月,4新城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幅排名如下表1:
簡要說明:
黃陂增長最快,江夏墊底;
江夏增長值為負;
3、發展潛力:
這部分包括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和工業投資,工業投資很好理解,代表你工業發展后勁,固定資產投資則為你所有行業的投資總額。
4個新城區2019年1-11月發展潛力統計如下表2.
簡要說明:
固定資產投資:蔡甸第一,江夏墊底,蔡甸今年增幅之所以這么大,蔡甸線開通帶來的地產大開發應是主要推動因素;
工業投資:黃陂第一,江夏墊底;
從上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數據和工業投資增幅數據來看,江夏工業老大的位置并非穩如磐石;
4、財政收入:
這是新城區今年特別揚眉吐氣的一個指標,增幅在全市中都居于前列。
4個新城區2019年1-11月地方一般財政收入統計如下表3.
簡要說明如下:
論財政收入總額,江夏第一,蔡甸最低。江夏高黃陂24億,黃陂比新洲多19億,新洲高出最后一名蔡甸8億元;
論增幅,新洲這個月終于超過江夏躍居全市第一,江夏仍然強勁,蔡甸增幅也逐漸上升,黃陂中規中矩,新城區和開發區財政收入增長幅度遠超主城區;
江夏的財政收入在未來幾年里還將是新城區老大;
5、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新城區還是玩不過主城區和開發區,也說明第三產業還是主城區更厲害。
4個新城區2019年1-11月地區招商引資統計如下表4.
簡要說明如下:
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的話,江夏第一,黃陂墊底。但實際差距并不大,比地方財政收入還少,第一名江夏也僅僅只比黃陂多14億而已。蔡甸和新洲再一次讓我們刮目相看。
實際利用外資,江夏、黃陂和新洲的增幅都相當不錯,在全市14個統計區中排名位于前列;
6、進出口:
4個新城區2019年1-11月地區進出口統計如下表5.
簡要說明如下:
黃陂區在4個新城區中鶴立雞群,總額僅次于3個國家級開發區位居全市第4位。
新洲今年進出口翻倍,增幅高達108%,超過蔡甸居于新城區第二位;
作為工業大區,江夏的進出口數額卻墊底,其產業服務光谷的態勢很明顯;
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4個新城區2019年1-11月分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如下表6.
簡要說明如下:
新洲的社消確實厲害,比人口差不多的江夏高出135億,比第二名黃陂高也接近百億。看來離市區遠也不全是壞事,至少本地的小店鋪能夠得到更多人的光顧而存在下去,而離市區過于近,大家把錢都用在了市內,自己區內的小商店生存環境則相對會惡劣。
如果將范圍擴大到主城和開發區(明天的文章中會談及),我們會發現3大國家級開發區的社消只比蔡甸稍高,但是低于黃陂、新洲和江夏的,社消高未必代表商業更發達,但至少表明生活更便利,因為周邊都買的到,所以我們才無需去其他地方消費。
▲表6:新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表
武漢的四個新城區,除蔡甸因為人口不足而GDP相差比較大之外,江夏、黃陂和新洲整體發展在伯仲之間(顏值派肯定是不會相信的)。
江夏強在第二產業工業上,黃陂和新洲則是第三產業服務業發展更好。
各位根據上面的數據,然后結合各區優缺點,大致可以判斷2019年各區發展走勢吧。
武漢的四大新城區,各有其發展相對較好的地方。
江夏,財政收入高,錢多好辦事;
黃陂,進出口最多,國際視野最廣;
新洲,社消額不少,人民安居樂業;
蔡甸,固定投資增幅大,武漢新的開發熱土;
論氣質,黃陂很像張學友!武漢四大新城區和四大天王有什么聯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