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牙周炎多會引起牙齦出血、牙齦紅腫、牙齦萎縮、牙齒敏感怕冷怕熱,甚至牙齒松動脫落,影響飲食和生活。由于易復發,難于根治,牙周炎一直被認為是難以治愈的口腔疾病。那么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療牙周炎呢?
廣西的譚大哥今年50剛出頭,可是牙齒的毛病卻不少,因為患牙周炎7年,經常的上火牙痛,口氣也很難聞,牙齦也經常紅腫出血。
去醫院也洗過牙做過齦下刮治,每次醫生都叮囑注意口腔衛生。可是牙齒狀態卻是越來越差。牙齦腫脹,牙齦萎縮,牙齒縫隙也變得很大,吃完飯后牙縫里塞得都是飯菜,十分難受。牙齒怕冷怕熱異常敏感,刷牙水的溫度不合適,或者喝口熱湯和熱茶牙齒就會刺痛難忍。而且有兩顆牙齒出現了輕微的松動,隱隱作痛,用力咬東西就會酸痛難忍,硬一些的東西根本沒法吃,吃飯吃能吃一些軟爛的飯菜。
譚大哥對他的牙齒非常擔心,見人總是說,我這口 “爛牙”吃不動也喝不成,可怎么辦!
可是,一次在小區里遇見譚大哥在散步,竟然看見他在嗑瓜子。我就很奇怪地問,您的牙不是咬不動硬東西嗎,竟然能嗑瓜子?
譚大哥說,多虧去看了中醫,把我這“一口爛牙”治好了。
中醫竟然能能治牙?我驚訝地問,我也是第一次聽說。
原來,在半年前,譚大哥去參加同學聚會。同學見他什么也不吃,一問才知道他的牙齒問題。
老同學給他推薦了一位老中醫,醫術很好。自己多年的胃病,就是在這位老中醫那里調養好的。幾次去治胃病也看到有人來找老中醫看牙,
譚大哥說他當時很不理解,在西醫看了好幾年牙齒都沒看好,中醫牙科都沒有,怎么能治牙?可也是因為牙病問題太嚴重,萬般無奈之下就去試試看。
譚大哥第二天一大早用了二個多小時的車程才到了老中醫的診所。
見到老中醫,譚大哥就講了這些年來治牙的經歷和煩惱。
老中醫聽后說道,中醫將慢性牙周炎稱為“牙宣”。牙宣(牙周炎)是四五十歲人群普遍存在的口腔問題,牙周炎持續時間長而且危害大。西醫認為牙周炎形成原因是口腔不潔,口腔內有牙菌斑引起的。
而中醫則認為口腔清潔只是一個基礎,其真正原因并不在口腔內。中醫認為,牙宣(牙周炎)真正的病因在胃和腎的問題。
中醫認為“齦為胃之絡”,人過中年以后,脾胃消化功能減弱,則會淤積形成胃火。胃火就會上行至牙齦,引起口臭、牙齦出血腫痛、牙齦萎縮等問題。其次, “腎主骨,齒為骨之余”,俗話說“人過四十腎氣過半”,當腎氣虧虛,牙齒則會出現酸軟疼痛、咬合無力、敏感刺疼。若腎氣虧虛嚴重,則會引起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因此,從這兩點就能看出,做到“清胃火和補腎氣”就能解決牙宣(牙周炎)引起的上火牙痛、牙齦腫痛出血、牙齦萎縮、牙齒敏感刺痛等問題。
譚大哥連忙問,那中醫如何牙周炎,有什么好的辦法?
老中醫說,中醫治療“牙宣”病有一個簡單的治療方法,給你開一個中藥方,將方中中藥打磨成粉,不要內服,只是每天早晚用牙刷沾取適量,用來刷牙即可。。
譚大哥就問,僅僅是中藥每天刷牙,有作用嗎?
老中醫笑笑說道,中藥刷牙自古就有,中醫將其稱為“擦齒”治療法。已經傳承了上千年,有很多中藥刷牙方傳承下來。如《蘭室秘藏》記載之東垣牢牙散、《嚴氏濟生方》記載之申先生鐵甕方牙藥、楊龍九之牢牙散、遺山牢牙散等諸多中藥刷牙方傳承。
中藥刷牙,既能清潔口腔,還能利用中藥去胃火,補腎氣的功能,牢牙固齒,解決上火牙痛、牙齦紅腫出血、牙齒敏感的問題,是一種既簡單又有效的中醫護齒法。
老中醫說,此方對牙宣(牙周炎)牙齦出血、口臭、口腔潰瘍、吃飯塞牙、咀嚼無力、牙齦萎縮、牙齒松動這些情況,均有很不錯效果。
回到了家,譚大哥就堅持每天使用中藥刷牙,一個多月后,牙齦出血腫痛的情況消失了,上火牙痛沒再發生過,又使用了一個月,牙齒敏感怕冷怕熱的情況好了許多,喝熱茶牙齒也不會刺痛了。特別是,松動的牙齒不再隱隱作痛,咬東西變得有力,煮熟的豆芽、花生仁、核桃仁也都可以吃了,這讓譚大哥是相當的高興。
小故事大道理,中醫可以從根本來解決問題,更能結合日常生活習慣來解決問題。過了四十歲的人,多有腎氣不足和脾胃不和,則出現上火牙痛,牙齒酸軟、吃飯塞牙、咀嚼無力、吃飯疼痛甚至牙齒松動等困擾。而使用中藥刷牙則是一個好方法。
中藥刷牙法據記載自宋朝起至今已經有上千年歷史,歷代有諸多中藥刷牙方傳承。如東垣的牢牙散、赤宣安等。
下面放一個鏈接,牙齒有問題的朋友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