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日期:2001.10.25
全套種數:
A組:10枚 各 60 分 60萬套
B組:10枚 各4.20元 30萬套
明信片及規格: 148×
郵資圖規格: 35×
版 別:膠 版
設 計 者:李德福
攝 影 者:李德福 羅昌敏 李綱
楊潤華 鄧晨輝
印 刷 廠:深圳市當納利旭日印刷有限公司
定 價:A組每枚0.90元 全組9.00元
B組每枚4.50元 全組45.00元
A組封套為天門山 B組封套為黃石寨.
湖南省位于長江中游南部,五嶺山脈以北,居東經108°47′至114°13′,北緯24°38′至30°08′,面積91萬平方公里,因地處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又因境內最大的河流湘江流貫全省,而簡稱“湘”。該省東接江西,西連貴州,南與廣西、廣東為鄰,北同湖北接攘。西北與四川交界。地形為東南西三面環山而北向敞開的馬蹄形盆地。湘西山地大多數山峰海拔
10-1【岳陽樓】岳陽樓座落在岳陽市西門城樓上,濱臨湘北洞庭湖,與湖北黃鶴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相傳岳陽樓始為三國吳將魯肅訓練水師的閱軍臺。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中書令張說謫守岳州,在此修樓,正式定名為“岳陽樓”。唐代大詩人杜甫詩曰:“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 寫出了岳陽樓的氣勢;李白的詩句:“樓觀岳陽居,川回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至今膾炙人口。自唐宋至元明清一千多年中,岳陽樓歷遭風險,幾經興廢。現在的主樓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的,為三層三檐木結構,通高
10-2 【愛晚亭】位于長沙市郊區,岳麓山云麓、碧虛二峰間的清楓峽。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岳麓書院山長羅典倡建。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后清湖廣總督畢沅取唐杜牧《山行》詩中名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意境,而易名“愛晚亭”。同治時重修。宣統時鐫羅典撰亭聯于石柱:“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云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又刻張南軒、錢南園登山詩于亭內。原亭已毀,1952年重建,亭額“愛晚亭”為毛澤東所題。亭內有毛澤東《泌園春·長沙》詞石碑,他在湖南第一師范學習期間,曾常偕好友蔡和森等人在此商討國家大事。1968年和1986年兩度重修, 藻井朱欄,重檐翹角,甚為壯觀。
10-3【東江湖】位于郴州市資興縣境內。湘江支流耒水自東南向西北流經縣內,其上游名漚江,中游即為東江。1987年東江水電站修成后,部分河段即成為湖區,連同其東面的八面山腹地,已成為著名的國家級森林公園。這里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在
10-4【天門山】位于大庸市區南,西以仙人溪和崇山為界,面積33平方公里,屬武陵山。古名嵩梁山、松梁山。《宋書·州郡志》載:“充縣有松梁山,山有石,石開處數十丈,其高以弩仰射不至,其上名“天門”。屬華夏構造體系,山體以寒武系石灰巖為主,因此構造運動的強烈隆起與外營力溶蝕作用,峰巒洞壑,萬狀千形。溶洞以百計,以玄云洞、祖師洞、風洞、鬼谷洞等為著名。山上還建有天門古剎。主峰玉壺峰海拔
10-5【南洞庭】位于湖南省北部,介于東洞庭湖和目平湖之間。東靠汨羅、湘陰,南臨益陽,西北鄰沅江市,東西長約56公里,南北平均寬16公里。面積920平方公里。屬洞庭湖水域,泛指赤山與磊石山一線以南諸湖泊。為過水性湖泊,高水位時汪洋一片,中、低水位時則洲灘畢露,汊港分歧。因此水南浸,淤積嚴重。現較大湖泊有萬子湖、橫嶺湖、東南湖、荷葉湖等。南納湘、資雨水,西北匯集松滋、太平、藕池、三吸沅、灃等水的混流,通過赤磊洪道和湖床流入東洞庭湖。有蓄水泄洪之效,少航行之利。
10-6【桃花源】位于桃源縣城關鎮南15公里沅江東岸。這一帶古樸幽靜,悅然仙景,素有“世外桃源”之美稱。據《桃源縣志》載,它東西寬7里,南北長9里,自東晉著名文學家陶淵明寫了《桃花源記》之后,更是名滿天下。唐代開始在這里興建寺廟宮觀,王維、劉禹錫等均有詩篇贊頌。宋建筑規模鼎盛,各類殿閣房屋1330楹,可惜元、明毀于兵火。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修,沿桃源山、桃花溪布置亭閣。1949年建國后,多次整修。現景區面積約2平方公里,前面大門上鐫“桃花源”橫額,兩旁楹聯為“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沿溪而上,入桃花林,經窮林橋,至水源亭;亭后一山,有秦人洞;洞外有千丘田、千丘池;附近有延至館。山水之間尚有桃花觀、躡鳳亭、集賢祠、方竹亭、向路橋、豁然軒、纜船洲、迂仙橋等。
10-7【芋頭侗寨】侗族多聚族而居,常常一姓一寨;若兩姓或三姓同寨,則各姓分片居住,很少雜處。侗鄉村寨多在向陽地帶或依山傍水,小寨三、四十家,大寨一、二百戶,家家廊檐相接,巷道互通;村頭寨尾,古樹參天,溪流河上,花橋如虹,風光優美。芋頭一帶侗家房舍多為木質二、三層的欄桿外廊式樓房或吊腳高樓,主樓兩側配有廂房或偏廈,形成一座座品字形廳樓。底層放農具或喂食牲畜;中層住人,正中一間為堂屋,以待客或吃酒席;側屋有火爐,煮茶燒飯或取暖之用;三樓為倉庫或姑娘紡紗織布之處。侗寨必置鼓樓,多為木結構多層塔式建筑,是群眾聚會或公共娛樂場所。并隨處可見造型獨特、雄偉壯觀的風雨橋,以供行人使用或休息乘涼。
10-8【南山牧場】位于城步苗族自治縣西南邊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縣毗鄰。境屬八十里南山,故名。面積約146平方公里,這里年平均氣溫
10-9【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南,綿亙于衡陽、湘潭兩盆地之間,主體部分在衡陽市南岳區和衡山、衡陽縣境。略呈南北走向,南起衡陽白露坳,北止湘潭近郊,長約80公里。唐《元和郡縣志》稱“衡山,南岳也,一名峋嶙山。”漢武帝移南岳名于霍山,隋文帝復以衡山為南岳。屬華夏及華夏式構造體系,初成于侏羅——白堊紀燕山運動。山勢雄偉,群壑起伏,有72峰之說。最高峰祝融峰海拔
10-10【鳳凰古城】鳳凰縣在湖南省西北部,湖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唐垂拱三年(687年)置渭陽縣,治所在今黃絲橋。清雍正四年(1726年)設鳳凰營(今黃絲橋),因當地有鳳凰山得名,是為縣之雛形。乾隆時置鳳凰廳,治所在今沱江鎮。1913年改為鳳凰縣。縣內的黃絲橋村內。原為土城,嘉慶年間改筑石城,咸豐九年(1859年)擴修加固。全部用石塊砌筑,方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