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脫貧攻堅061期]
文化,改變了他們的精氣神
駐村第一書記彭葉訪談略記
馬秀華 撰文 /攝影/
在唐河、泌陽河、沘河三河交界的唐河縣源潭鎮的東南方向,有一個貧困村,叫蔡莊村。
1
這個不起眼的行政村,如今有了村民組建的戲曲班子、廣場舞隊以及少兒國學講堂,信不信由您,這個村已經連續3年搞了自己的春節聯歡會(也叫蔡莊春晚)。
當我走進這個村時,他們已經整村脫貧,120人52戶貧困戶也全部摘掉了貧困帽子。到處吹拉彈唱、笑語歡聲。
入得村口,老彎腰柳樹下幾位村民正在排練他們的曲劇段子,遠看,旁邊有位干練美女,不時地在糾正演員動作,一招一式,像模像樣。
隨我同行的縣扶貧辦領導指著說,我們今天的采訪對象就是她,南陽文化藝術學校教務科科長、2017年下來駐村的市派第一書記——彭葉。
2
彭葉是語文高級講師,自幼在城市生活,沒有一天農村生活的履歷,入村后,她自定的第一個課題,就是學會跟農民相處,學會吃苦。這一課,她考過了,而且十分優秀。她說,這3年,跟村里人相處特別親,我跟他們將會是一輩子都丟不掉的朋友!
她知道,脫貧攻堅對每一位駐村干部都是一次大考,黨之考、民之考、歷史之考!
在脫貧攻堅一線,她創造性地落實黨的各項扶貧政策,發揮自身優勢,首先在扶志上做大文章。她認為,扶貧,關鍵是要扶起農民的精、氣、神,使他們丟棄懶惰、告別萎靡,勵志振作,喚起他們樂觀向上、勤勞奮進、創建幸福生活的內生動力。
3
脫貧,農民的物質生活條件改善了。
脫貧,也決不能讓農民的意識形態、精神文明拉下來。
這是作為文化人的彭書記首先要思考的問題。
她把“學樹行做”評比活動做到了極致,通過每年開展“文明家庭”、“衛生家庭”、“好媳婦”、“好公婆”等系列評選活動,調動起了村民知孝盡孝、崇德向善的積極性。村里評出的“文明家庭”、“好媳婦”代表杜明迎(上圖),成為全縣“十佳移風易俗家庭”,還光榮入選“南陽市第二屆文明家庭”。
彭書記在村部開辦了國學小講堂,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村里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駐村3年,彭書記當導演,已經連續舉辦了3屆蔡莊村“春晚”,開創了全市村級連年辦春晚的記錄。
南陽藝校慰問演出 白山攝
在彭書記所在單位——南陽藝校黨委書記時劍峰、校長嚴紅偉等的支持下,南陽藝校多次組織文藝小分隊到蔡莊村慰問演出,利用藝校師生特有的便利資源,對村民進行戲曲、舞蹈的義務輔導。購置音響設備及演出服,組建蔡莊村業余劇團和廣場舞隊,極大地豐富了村里的文化生活,營造了一種前所未見的文化氛圍。
這不,距離春節還有倆多月呢,這里的排練氣氛可就濃了起來。
福滿蔡莊 張克儉攝
唐河縣文聯連續3年組織書法家走進蔡莊村義寫春聯,
提升家畜飼養技能的培訓班在這里已經整整一天了
4
蔡莊村52戶貧困戶,她,用的是真情幫扶。
郭盡合意氣風發從果園歸來
郭盡合(上圖),一位老人獨自拉扯大兩個女兒。彭書記入村之前,學校在幫扶中知道他家的情況后,就動員他的兩個女兒到藝校免費學習美術專業,還可享受助學金。駐村后,她更是密切關注這姐妹倆的學業和生活,督促、鼓勵姐妹倆繼續求學,她們后來分別考入到許昌和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今年姐姐剛畢業,已經在南陽順利找到對口的工作。我見到郭盡合時,他剛從黃桃地里剪枝回來,他是那么陽光、每句話都是樂哈哈的。
白明肆(上圖),8年前兒子遭車禍身亡,留下將近10萬元的債務和2歲多的小孫女。聽說最艱難的時候,每天只能吃上一頓熱飯,小孫女曾餓得哇哇哭。彭書記除了為他家全面落實幫扶政策,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真情,激發其主動干事的動力,他購買了飼料粉碎機和玉米脫粒機,養了黃牛,又種了幾畝黃桃,很快還清了外賬,順利脫貧。2019年秋,作為全縣“脫貧示范戶”代表,白明肆光榮入選唐河縣脫貧戶“頌黨恩”志智雙扶巡回宣講報告團。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5
談話中,彭書記說,發展產業,讓走不出去的農民在家門口有業可就,還要讓長期外出打工的農民再返回到家鄉門口務工,這才是扶貧工作的治本之策。
根據現實的社會實情,要使扶貧企業扎根在本村發展,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鼓勵在外地發展的本村人才返鄉辦企業。
2019年初,省、縣財政投資150萬元的1500平方米的扶貧車間建成后,她動員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白明付返村,投資近50萬元辦起了豫源紙業加工廠,帶來了村民、貧困戶就業和村集體經濟雙豐收。
啊,原來黃精還需要九蒸九曬啊!
這8個大棚的羊肚菌,明年3月將會大見成效
三年來,彭葉先后榮獲:
河南省巾幗建功標兵
市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
市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市三八紅旗手
市十大新聞人物
2019年入選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先進事跡報告團。
2020年參加了河南省人民政府舉辦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她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能夠響應總書記號召,與脫貧攻堅這一光榮又偉大的新時代重大歷史任務同期、同步、同行,這就是人生的意義,這就是奮斗出的幸福”。
回來的路上,我腦海里一直在回蕩著一個熟悉的旋律:誰說女子不如男!
然,何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