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殿,唐都長安城郊的皇家園林,即今西安市臨潼區(qū)的華清池。
長生殿最早建于唐代天寶六年(公元738年),為供奉唐代自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大圣皇后武則天、中宗李顯、睿宗李旦及追封的太上玄元皇帝老子李耳,共七位皇帝靈位之地,所以唐代該殿也被稱為七圣殿。
長生殿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七夕盟誓之地,“
《長生殿》是清代著名喜劇作家洪升依據(jù)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羅曼故事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一部古典戲曲名著。
《長生殿傳奇》是青年畫家李新安先生創(chuàng)作的連環(huán)畫。
這份精美的文化大餐是由華清池管委會提供的。我把它拍下來,供網(wǎng)友們欣賞。
1 楊玉環(huán)從小貌美心慧,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天寶四年被唐明皇冊封為貴妃。從此,使得“六宮粉黛”黯然失色。
2 楊貴妃的父親姐姐和堂兄楊國忠都因楊貴妃而平步青云。尤其是楊國忠被封為當(dāng)朝宰相。
3 唐明皇賜浴華清池,楊貴妃沐浴在華麗的芙蓉湯中,嬌艷明麗得如同美人魚。
4 唐明皇與楊貴妃兩情依依,他倆春游華清宮,雙雙手植下愛情的信物--“連理木”,“并蒂蓮”。
5 上己節(jié),明皇與貴妃游幸曲江,貴妃的三個一品夫人姐姐和楊國忠伴駕。真是香塵滿路,車馬如云,長安仕女傾城出動,為的是一睹貴妃姊妹的風(fēng)采。
6 七夕,明皇與貴妃攜手驪山長生殿,在牛女星下海誓山盟:“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7 貴妃的三姐號
8 貴妃走后明皇就后悔了,坐在空蕩蕩的宮中長吁短嘆,若有所失。高力士窺透了明皇的心思,就偷偷地到楊府說給正失望得痛哭的貴妃聽。
9 貴妃剪下自己的一縷青絲遞給高力士,請他轉(zhuǎn)奏圣上,以此發(fā)做個念心兒。高力士說:“娘娘請免愁煩,就等來接你回宮的七香寶車吧。”
10 明皇接過高力士呈上的貴妃頭發(fā),果然感動得涕淚奔流,立命高力士用七香寶車將貴妃從楊府接回宮來。兩人合好如初,倍覺恩愛。
11 貴妃夢游月宮,觀看嫦娥領(lǐng)眾仙女表演《霓裳羽衣曲舞》,貴妃暗記曲譜與舞姿于心,睡醒后記譜并歌唱舞蹈,深得明皇贊賞。從此以后《霓裳羽衣曲舞》成為宮中的一絕。
12 楊貴妃喜食鮮荔枝,唐明皇便開辟了一條從浯洲送鮮荔枝到華清宮的“專線”。十八驛站的驛馬日夜接力,方將鮮果呈嬌妃,真是“紅塵一騎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13 唐明皇偶然想起自己早先曾迷戀過的才女梅妃,便暗自封了一斛珍珠,命小黃門給被冷落的梅妃送去。梅妃負(fù)氣賦詩拒收,明皇心疼梅妃,便密令小黃門密召梅妃來翠華西閣侍寢。
14 俗話說久別勝于新婚.唐明皇與梅妃相別已久,咋見之下,無比動情,明皇將梅妃擁在懷里,替她拭去紅淚,疼了個沒完,愛了個沒完。
15 精心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楊貴妃,等不來唐明皇,又打聽到明皇在翠華西閣密幸梅妃,不由醋意大發(fā),獨(dú)自到翠華西閣去尋釁。
16 幸虧守在閣前的高力士執(zhí)意編謊糾纏住貴妃,使得唐明皇得以從后門將梅妃遣走,令貴妃的“捉奸”落了個空。貴妃氣的哭泣起來。
17 唐明皇本待再次遣貴妃出宮,但又自付自己確實(shí)愛她太深已離不開她了,于是只好遷就她,并賜浴華清池,貴妃這才破涕為笑,與明皇攜手登御輦而去。
18 唐明皇和楊貴妃像一對恩愛的鴛鴦,雙雙在華清池里沐浴戲水,親熱得如同一對熱戀中的小情侶。令在帷幕縫隙處偷看的侍兒們臉紅耳熱艷慕不已。
19 唐明皇召李白創(chuàng)作了《清平調(diào)》三章贊美楊貴妃,李龜年《清平調(diào)》譜完曲后,唐明皇用玉笛為楊貴妃伴奏,楊貴妃便亮開金嗓子唱了起來。
20 貴妃唱畢,明皇贊口不絕:“太妙了,李白錦心,妃子繡口,真算得上是雙絕了!”說完,親自向貴妃敬酒。醉酒后的貴妃更是艷若桃花,明皇不由得又驚艷神移,不能自己。
21 “漁陽輦鼓動地來”,安祿山的叛軍攻入潼關(guān),驚散了華清宮的《霓裳羽衣舞》。
22 明皇帶著貴妃,楊國忠逃出京城入川避難。路經(jīng)馬嵬驛時,護(hù)駕軍士突然停步不前,鼓噪著要求殺死禍國殃民的楊國忠。
23 眾軍士一擁而上亂刀砍死了楊國忠后,仍然圍著唐明皇的車駕高呼:“斬草須除根,請圣上割舍楊玉環(huán),讓她也受死!”
24 唐明皇驚恐萬狀,說貴妃無罪不當(dāng)誅殺,但眾軍士不聽,定要處死貴妃以絕后患!楊貴妃心驚膽顫,心知不免一死,便違心地求他恩愛的圣上:“賜臣妾一死,以安軍心吧!”
25 唐明皇將楊貴妃緊緊地?fù)г趹牙铮ь^痛哭,道:“妃子若捐生,朕雖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又有何用?!”楊貴妃倒勸他道:“望陛下舍妾,以保社稷。”
26 高力士跪下哭奏道:“娘娘既然慷慨捐生,望萬歲爺割恩舍愛吧!”唐明皇悲痛不已,甩手道:“罷罷罷,妃子既然執(zhí)意如此,朕也—高力士,你就服侍娘娘自縊吧。”貴妃的心頓時碎了。
27 自古紅顏多薄命,颯颯秋風(fēng)中,楊貴妃自縊在一座小佛堂前的梨樹上。幾鍬黃土草掩了一代風(fēng)流名姝。
28 這時,內(nèi)監(jiān)手捧一籃鮮荔枝進(jìn)奏說這是使者剛剛飛騎送到的。唐明皇手捧荔枝嗚咽地命高力士捧去祭奠娘娘。
29 遠(yuǎn)至蜀中的唐明皇特命巧匠用檀香木雕了一尊楊貴妃肖像,供奉在行宮廟堂之上。但已是“此情可待追成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了!
30 唐明皇向栩栩如生,笑容可掬的貴妃神像哭訴相思之情,見貴妃神像的眼中淌下了兩行淚珠,明皇更悲傷了,也嚎啕大哭了起來。
31 唐明皇與楊貴妃的生死情戀感天動地,由織女奏聞玉帝后,玉帝特命用一瓶玉液金漿使楊貴妃起死回生,重返蓬萊仙院為仙。
33 回京后,唐明皇密命高力士專程赴馬鬼坡尋找貴妃芳骨,以便移葬京城。
35 正當(dāng)此時,他們聽到一個傳說:貴妃娘娘升天時遺落下一只錦香囊和一只蓮花絲襪,被一孤苦的老嫗撿去了。
36 九村十八寨的人都擁來爭看貴妃遺物。老嫗規(guī)定:“看一次一百錢。”不久,老嫗便發(fā)了大財。
37 高力士出重金買下貴妃的這兩件珍貴遺物,趁夜趕回京城繳旨。
38 唐明皇手捧貴妃遺物,傷感地回憶著當(dāng)初與貴妃在長生殿拜月寄誓的美好情景。
39 唐明皇立命高力士帶著貴妃的這兩件遺物赴馬嵬坡,為貴妃筑起了一座衣冠墓,墓前立起三間?殿……。
40 唐明皇壓抑不住對貴妃的苦苦思念,便命名揚(yáng)天下的招魂大師臨邛道士楊通幽登壇作法尋找楊貴妃的芳魂。
41 但是,神通廣大的楊通幽極盡上天入地的種種法術(shù)尋找,也只落得個“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42 后經(jīng)織女指點(diǎn),楊通幽的元神才在海上仙山蓬萊山之巔的“王妃太真之院”找到了神姿仙態(tài)的楊玉環(huán)。楊通幽向她報告了唐明皇對她的苦苦思念之情。
43 楊玉環(huán)拿出當(dāng)年定情之物金釵,……讓楊通幽帶回去呈唐明皇,并對他講述了當(dāng)年七夕兩人長生殿海誓山盟的……
44 楊通幽重返長生殿,向唐明皇交上金釵御盒,并道出兩人七夕盟誓時的嘁嘁寄語,還向唐明皇傳達(dá)了楊玉環(huán)中秋相見的邀請。
45 中秋月明夜,楊通幽引導(dǎo)唐明皇登上渡仙橋來到月宮,與早已等候在桂樹下的楊玉環(huán)相會,兩人緊緊地?fù)肀г谝黄稹K麄z攜手重返天宮,實(shí)現(xiàn)了他倆在長生殿中的誓言,成了永久的恩愛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