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襄公的心目中,他一直有一個偶像來著,那就是九合諸侯的齊桓公。歷史記載,他的父親宋桓公死后還沒安葬呢,齊桓公在葵丘召集諸侯盟會,他就屁顛屁顛的去了。
宋襄公在位的第八個年頭,他的偶像齊桓公去世了,他也看到了機會。認為自己終于可以成為齊桓公那樣的霸主了。要說之前只是想想而已,但是一件事的發生,絕對給了宋襄公稱霸的信心。原來宋襄公在跟著齊桓公混的時候,齊桓公把自己的兒子委托給了宋襄公。結果齊桓公死了之后,諸公子作亂,宋國于是帶領諸侯幫助齊桓公的繼承人評定了叛亂,于是仗著齊國的支持,宋襄公更加驕傲了。在第十二年的時候正式召集諸侯會盟。楚國也在召集之列。在會盟之時因為盟主的問題,楚國拘押了宋襄公,宋襄公前后忙活了幾年,都是為了楚國做嫁衣,他是又氣又恨啊。
關了一年之后,宋襄公被放了回來,不甘心被欺負的宋襄公決定向楚國的小弟鄭國下手。宋襄公十三年,宋國討伐鄭國。楚國出兵就鄭國。這時歷史上著名的泓水之戰就發生了。
楚軍渡河未完時,宋襄公的哥哥目夷就勸說:“彼眾我寡,要趁他們渡河時攻打他們。”襄公不聽目夷的意見。等到楚軍渡完河還未排列成陣勢時,目夷又建議:“可以攻打了。”襄公卻說:“等他們排好陣勢再打。”楚軍陣勢排好,宋軍才出戰。結果宋軍大敗,襄公大腿受傷。事后襄公辯解說:“君子不能乘人之危,不能攻打未列好陣勢的軍隊。但是宋襄公本人卻因為此次受傷而一命嗚呼!
可憐啊,宋襄公曾在齊國內亂時能幫助齊國平亂,但是卻因為自己過于相信書本的知識,而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優勢,我相信當時只要宋襄公好好經營,宋國有齊國支持,至少局勢不會太差。各位讀者,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