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家政服務業是現代社會的新興產業,家政服務對家庭和社會都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從事這個行業的家政服務員,也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保姆、傭人。像我們這個社會的其他一切勞動者一樣,家政服務員的工作不僅是光榮的,而且有相應的職業標準、行業規范,要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都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家政服務員的職業培訓教師和管理人員首先應該加強認識,轉變舊的觀念,并幫助未來的家政服務員樹立新的角色意識。下面我們談的就是從保姆到家政服務員職業內涵的改變、對從業人員要求的提高和家政服務員這個職業的優勢。
一、職業內涵的轉變
所謂職業內涵主要指這個職業的工作內容、對象和特點等。與傳統意義上的保姆相比,家政服務員的工作無論在職業地位還是工作的內容、質量、規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或者說提高。
1.職業地位的改變
傳統的保姆、傭人與雇主的關系是主仆關系,具有人身依附性,在人格和社會地位上都不平等,被視為“下人”。而今天,家政服務員作為一個正式的職業,與雇主的關系是職業上的雇傭關系,是提供服務和接受服務的關系,在職業關系之外沒有人身依附性,兩者在人格上和社會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變化。
2.工作的內容更廣泛
傳統意義上的保姆、傭人的工作內容比較單一,不外乎帶孩子、洗衣服、打掃衛生、伺候主人飲食起居等,全是一些簡單的家政勞動。而現代社會家政服務工作的內容非常廣泛,除了傳統的工作外,還有專門看護病人的,有為老人進行精神陪護的,有做管家全面管理雇主家務的,也有提供專業的清潔服務和家用電器維修的,等等。隨著社會的發展,今后家政服務員的工作內容還會更廣泛,比如專門為家庭提供一些技術性服務,像辦大型的婚禮、家宴,指導家庭消費等。
3.工作的技術含量更高
隨著家政服務員工作的內容越來越廣泛,家政服務員工作的技術含量便越來越高。拿一般的家政服務員來講,因為現在城市家庭的家用電器越來越多,家庭成員對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他們要求家政服務員能操縱家用電器,甚至還會需要使用一些保健、治療儀器。另外,有一些家庭可能還要家政服務員擔負一部分教育孩子、管理家庭的工作,這就要求家政服務員要懂得相應的知識,有相當的協調和管理能力?,F在還出現了以國際互聯網為基礎的家政服務企業,所以,今后的家政服務員還必須會操縱電腦,懂得網絡的基本知識。4.工作的形式更規范
傳統的保姆、傭人雖然也是一份工作,但并不是一個職業,沒有統一的行業規范。保姆有沒有能力,活到底干得怎么樣,雇主的要求是否過分,沒有統一的標準,全憑雙方的感覺;如果有了糾紛,也是主仆間的私事,因沒有標準可依,也很難評判。家政務員成為正式職業后,國家規定了統一的職業標準,使工作的內容和形式更規范。雇者與被雇者都可以按標準檢驗自己的行為,保護自己的利益。當然,這也就對家政服務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對從業人員要求的提高
家政服務員在職業地位、工作內容等方面都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一位家政服務員都應該在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心理素質和思想觀念方面達到較高的水平。
1.專業技能
每一個雇主都希望自己雇的家政服務員勤勞能干,但過去沒有統一的標準,中介服務也不夠規范,雇保姆只能看表面、碰運氣。而且長期以來勞務市場上供不應求,沒有受過任何培訓的人也能找到活干。這不僅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也造成了很多人的誤解,認為家政服務是下等工作,不需要技術?,F在國家將家政服務員作為正式的職業,并有清楚、嚴格的職業標準和考核制度,對中介公司的職責也有了明確的規范,雇主在雇工時可以依據標準對中介公司和受雇者進行審查。今后,隨著行業的規范和發展,中介公司和雇主對家政服務員的要求都會更高。有關調查顯示,90%以上的城市居民希望從事家政服務的人員具有高中和職高以上的文化,對有些服務內容如“代人購物”、“家電維修”等,甚至要求從業人員有中專以上學歷。所以,家政服務員要為現代社會的家庭服務,讓雇主滿意,就必須有相應的專業技能,這在國家規定的職業標準中都有具體、詳細的要求,否則依然會面臨“失業”的危險。
2.職業道德
家政服務員職業的特殊性之一就是他們要進入雇主家庭。家庭是人們私生活的領地,家庭生活中有許多的隱私不可為外人知曉,而家政服務員可能有意無意地了解到雇主家里的很多情況;同時家政服務的對象多是孩子、老人,他們是弱勢群體,往往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需要精心照顧。家政服務工作瑣碎繁雜,十分枯燥、辛苦,工作的好壞又直接關系著雇主家庭生活的幸福與否。這些職業特點就決定了家政服務員的工作不僅需要技術、經驗、能力,更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家政服務員的職業道德在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家政服務員國家職業標準》中有明文規定,那是每一個家政服務員都必須達到的標準。在此基礎上,我們覺得還應當特別強調,從事家政服務的人員特別要具備愛心、耐心和細心,要有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否則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3.心理素質
家政服務工作的職業特點還要求家政服務員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為:家務活瑣碎繁雜,既需要細心又很枯燥;而且家政服務員進入到別人的家庭工作,必須適應雇主的生活習慣和要求難免有寄人籬下的感覺;再加上有的雇主可能性格乖僻,提出些不合理的要求;有的雇主有傳統觀念,不尊重家政服務員的人格。這些都會給家政服務員造成心理壓力,甚至造成雇主和家政服務員之間的矛盾、沖突。近期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節目報道,一位未成年的小保姆因厭煩所看護幼兒的哭鬧,情急失控而將孩子摔死的事件。所以,一個合格的家政服務員應該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并且應該懂得一些心理調適的知識。這樣,不僅能使自己經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協調好與雇主的關系,順利地完成工作,而且可以將這些知識應用于工作中,給雇主以切實的幫助
4.思想觀念
觀念會影響人的行為。由于歷史的原因,在傳統社會中,服務業常被認為是伺候人的,從事服務業的人社會地位低下。如今依然有一些人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做家政服務工作低人ー等。如果家政服務員不改變這一觀念,就很難以良好的心態來對待工作,這必然阻礙服務質量的提高,制約家政服務業的發展。因此,每個從業人員都應當樹立新的職業觀。其實,在這個日益走向民主和開放的現代社會里,等級、門第觀念越來越化,每個人都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生活,職業只是我們謀生和發展的手段,每個人都要為別人服務,同時也都在享受別人提供的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一個工作是低人一等的,它們都是社會職業鏈條上不可缺少的環節。
三、家政服務員是社會剩余勞動力的理想職業
在當前的形勢下,國家將家政服務員作為一種正式職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這不僅適應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要求,而且對擴大社會剩余勞動力的就業也十分有利。從家政服務員工作的內容、特點和現狀等方面來看,我們可以說,家政服務員是社會剩余勞動力的理想職業,家政服務業將是今后我國城市開發就業崗位的主要增長點,這主要因為:
1、家政服務業市場廣闊,就業機會多
從家政服務的需求來看,在城市中,可以說是一個亟待開發的就業大市場。中國社會正在步入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的階段,人們追求生活現代化和家務勞動社會化。前面我們已經提到,北京美蘭德信息公司對北京、上海、廣州等7個大城市的1906居民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86.2%的被調查家庭表示需要各種家政服務,這些服務累計可提供2000萬個就業機會,目前尚空缺1100萬個。另據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對沈陽、青島、長沙、成都4城市1600戶居民的調查顯示,需要提供社區服務的家庭占40%。以此推算,這4個城市約有115萬個家庭可以提供200萬個就業崗位,目前尚有100萬個空缺。如果再推至全國的上百個大中型城市,家政服務員的就業崗位數是相當可觀的。
2.從業人員收入較好
從目前情況來看,一般住家的家政服務員(全日工)月收入在300~500元之間,按所在地區經濟水平和提供的服務不同而略有差異。表面上看起來工資較低,但若加上雇主提供的食宿和部分衣物、日用品,實際月收入約為800~1000元,應該說可達到一般城市職工的中等收入水平,涉外服務的工資更高。小時工的工資一般在每小時5元上下浮動,以一天工作8小時,每月工作23天計算,月收入約900元。有特殊職業技能的家政服務員,如懂得醫療護理知識的陪護人員、擔任孩子的家庭教師、上門維修電器人員等,月收入超過千元。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政服務業的產業化、規范化,家政服務員的收入會越來越高。
3.下崗職工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特點符合家政服務員職業的需要目前我國家政服務員隊伍大致由兩部分人組成,一是下崗職工,二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而且這兩部分人中女性居多。從他們自身的特點來看,非常符合家政服務員工作的需要。下崗職工本身也是城市居民,居住在當地,不僅對城市各方面的情況比較熟悉,與雇主語言相通,生活習慣也比較接近,而且不必長住雇主家,工作形式比較靈活。北京美蘭德信息公司的調查也表明,90%以上的居民家庭希望本地人為他們提供家政服務。另外,下崗女工多為中年人,有相當的生活知識和操持家務
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工作經驗,有的還有某項專門技
能,所以稍加培訓便可勝任新的工作。當然,男性在社區服務方面的技術與體力也不可替代。需要男性家政服務員做的主要工作是家電維修、房屋維修等,這也十分適合下崗職工。從農村來城市做家政服務員的多是女青年,她們的優點是年紀輕(容易學習新東西)、身體好、能吃苦(適合家政服務員工作的特點)。只要經過正規的培訓,掌握了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她們會是很好的家政服務員。而且她們可以長住雇主家,適宜擔任照顧幼兒、陪伴老人、護理病人等全日工作
4.職業的特點適合下崗職工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需求
事實上,家政服務員工作不僅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下等職業,反而是非常適合下崗職工再就業和農村剩余勞動力求職的工作。首先,從事這項工作幾乎不需要任何先期投入,不受資金的局限。第二,工作的場所主要在室內(家庭內),環境條件較好,勞動強度適當,安全性較高,適合女性或中年以上人群從事。第三,家政服務員工作既需要一定的知識、經驗和技能,但又不要求高精尖,這一特點符合下崗職工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文化知識結構。
因此,我們說家政服務員工作是社會剩余勞動力的理想職業【知識來源: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編寫組,《全國家政服務管理人員和師資培訓實用手冊》。本號獲得公益使用授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