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值的知識管理需要把相關聯的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以“自動”或“手動”的方式建立知識庫,在印象筆記中這樣的知識庫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印象筆記內部庫,一種是互聯網外部庫。
在《【知識管理技巧01】使用印象筆記讓微信文章自動關聯》中我們介紹使用“顯示推薦內容”讓印象筆記自動關聯,“自動”建立印象筆記內部庫。這種庫由于是自動關聯,所以他們之間鏈接是動態的,可以隨著保存知識的越來越多,不斷豐富和更新鏈接的內容。
在《【知識管理技巧04】使用印象筆記建立知識鏈接》中我們介紹通過添加“標簽”,讓知識根據標簽產生關聯,“自動”將相同標簽知識歸入印象筆記內部庫,這種關聯也會在某一個標簽刪除之后自動消失。
今天我再介紹一種手動“超鏈接”方式建立知識鏈接,建立印象筆記內部庫和互聯網外部庫。
說起“超鏈接”,大家都不陌生,當鼠標指向某個具有超鏈接位置的時候,圖標自動顯示為“小手”形狀,提示當前位置已經進行了超鏈接,我們通過點擊這些超鏈接訪問到相關聯的知識,互聯網的本質就是這些超鏈接。在印象筆記中我們可以使用“超鏈接”功能為自己的知識建立起兩種庫,下面我以一個操作為例進行說明。
在一本書閱讀完成之后,我們希望能夠保留該書的一些信息,如書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僅僅有這些信息還不夠,我們還可以將我們閱讀該書有關互聯網上的信息關聯起來,建立該條知識的線索,這個時候我們使用“超鏈接”建立起互聯網外部庫。
如《明朝出了個張居正》這本書在閱讀完成之后,我在印象筆記中建立了一條筆記保存該書有關信息,同時將這本書書名與都豆瓣網站建立鏈接,從而建立起一條有關“張居正”的互聯網知識線索。
接著我們將建立的這條筆記作為印象筆記內部鏈接,歸類到一個新的筆記頁面,形成新的知識庫,如我們將該條筆記再鏈接到“歷史文化圖書”這條筆記里面,使其成為新筆記內容的一部分。
通過這樣兩次手工超鏈接,我們建立起一條與“明朝張居正”有關聯的知識線索,而這條線索包括了互聯網外部庫(與豆瓣鏈接)和印象筆記內部庫(與《明朝出了個張居正》筆記鏈接)的知識庫。以后我們在閱讀歷史文化圖書的時候,如果對這個內容感興趣,我們就可以不斷打開“印象筆記內部庫”“互聯網外部庫”,擁有了該內容全部的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