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在奧運跳水女子10米臺比賽中,中國代表團年齡最小的運動員——14歲的湛江少女全紅嬋以466.20分奪得金牌!
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再添1金。
值得一提的是,全紅嬋的整套動作滿分為477分,她在三輪比賽中取得滿分,466.20的成績也成為女子10米跳臺比賽的歷史最高分。
比第三名還高出來了好幾十分。
14歲的新王加冕!
有人笑稱,即便是她少跳一次,冠軍依然還是全紅嬋的。
比賽結束后,全紅嬋“水花消失術”也沖上熱搜。
有網友說,全紅嬋從10米高臺上躍下,水花比“我媽下餃子還小”。
而前跳水女王則直言,2020年全紅嬋的橫空出世,直接斷送了好幾位“老選手”的金牌夢想。
沒辦法,14歲的全紅嬋就像是天降紫薇星,是天賦+努力的完美結合體。
02.
“每天練跳400多次,陸上跳200到300個,水上跳120個左右。”這是全紅嬋每天的訓練計劃。
這個強度直接超過了成年運動員。
而且跳水一躍不到兩秒,經年訓練卻危機四伏。
因為在跳水過程中,運動員需要完成起跳、連接、空中姿態、翻騰或轉體、看目標打開、入水和壓水花等環節。
每個環節都可能帶來致命一擊。
可想而知,小小年紀的全紅嬋,已經承受了多少常人難以承受之重。
但即使這樣,在其他小隊員都忍受不住訓練艱苦偷懶時,全紅嬋總是默默加練的那一個。
她對于自己的辛苦總是輕描淡寫地說:就回去天天跳,天天跳,一天起碼有五六個或者六七個(小時),有時候是十個十個來(小時),把我累的。
極致的刻苦,讓并不是很早接觸跳水的全紅嬋打出了成績。
2018年,年僅11歲的全紅嬋,在18、19年的廣東省跳水錦標賽中大包大攬,拿下8項冠軍。
真應了那句話:當你努力到極致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而對于如此刻苦訓練的原因,全紅嬋在接受采訪時耿直說是因為自己學習不好:
但實際上,真實的原因是:
多訓練,多掙錢,給患病在身的媽媽治療身體。
給媽媽治病是支撐她的動力,也是讓她開啟跳水的原因。
沒辦法,家里太窮了。
03.
2007年,全紅蟬出生于湛江麻章區麻章鎮的邁合村。
全家依靠種甘蔗和低保過活。
全紅蟬是家里的老三,上有一哥一姐,下有一妹一弟。
只有姐姐讀過初中。
“讀下去也是浪費錢,還不如找份活干。”
但因為孩子太多,父母要照顧大的,大的又要看護小的,所以找活也不能找的太遠,只能在附近打打零工。
2017年末,替人做飯的全媽媽在去工廠路上被車撞壞肋骨,落下頑疾。
受傷后住了幾次院后,徹底掏空了本就不富裕的家庭。
那時,幫不上忙的小紅嬋,就每天許愿,希望能開一個小賣部,讓弟弟妹妹能有零食吃。
至于更偉大的愿望,因為實在沒見過,也就沒辦法去想。
甚至,連動物園和游樂園她都沒去過。
2014年,湛江市體育運動學校來村里選苗子,全紅嬋第一次接觸了跳水。
彼時她的感受就是兩個:免費、能一直玩。
也許是陰差陽錯,但這條道路卻意外地適合她。
因為比起城里嬌生慣養又見過世面的孩子,全紅嬋見識少,對跳水一無所知,也就毫無顧忌。
許多同齡孩子不敢做的事,她都敢去做。
很快,教練就發現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把她帶到了市體校。
“我當跳水教練有30年了,全紅嬋可以說是最出色的一個。”
幾年后,又推薦她去了廣東省跳水隊。
到了省隊后,全紅嬋的潛力很快被發掘,也站到了更大的舞臺。
04.
爽文都不敢這么寫。
2020年10月4日,全國跳水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世界杯選拔賽女子單人10米臺決賽開賽。
當時年僅13歲的全紅嬋第一次參賽就擊敗了包括2016年里約奧運會冠軍任茜和世界冠軍張家齊、陳芋汐、司雅杰、盧為等眾多名將。
同時以總成績437.75分、領先亞軍28分的明顯優勢強勢奪金。
當然,和許多年輕小將一樣,第二場比賽,全紅嬋就緊張了起來,只獲得了第五名。
哥哥問怎么回事,她說:賽前采訪得比較多,人有點懵。
不過,賽后接受采訪,全紅嬋還是樂呵呵的:才輸了一場。
教練也表示,小孩子都是這樣,輸一場對她來說不是什么大事情,她的目標是拿奧運冠軍。
沒想到,僅僅一年后,這個目標就實現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廣東湛江邁合村,全紅嬋的父母、同學、鄉親一起觀看了比賽直播。
奪冠時刻,大家高聲歡呼,敲鑼打鼓為她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