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周一環(huán)比周日僅下跌三分之一,跌幅對于如此高體量的影片控制得極為出色,其周一票房甚至比其周五開畫首日的成績還要高1600萬。影片單日票房也已經連續(xù)四天破億,成為自去年國慶檔的《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兩片以來,連續(xù)破億天數(shù)最多的電影。
影片四天累計票房已逼近10億大關(今晨票房已破10億),雖然明天將面臨七夕新片的分流排映空間,仍有望在排片減半的情況下單日票房再度上揚。
該片也打破《西游記女兒國》的內陸影史點映票房記錄,以及《刺猬索尼克》的2020年全球開畫票房記錄。雖然該片投資5.5億,需要十六億才能回本,但在9月4日只有好萊塢大片《信條》沖擊下,還是很有希望沖過回本線的。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首日預售已高達1.3億,成為復工后首個預售過億的電影,其七夕排片占比也高達50.3%,場次超過上周五的《八佰》,成為本年度起片規(guī)模最大的新片。《八佰》七夕節(jié)排映占比銳減至26.2%,退居單日排片亞軍。
同為愛情題材的《蕎麥瘋長》首日斬獲13.8%的排映空間,而進口新片《小婦人》僅以5.6%的占比位列第四。其他老片均遭受的沖擊也相當嚴重,排片最高的《1/2的魔法》占比也已只剩1%。
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除了《我和我的家鄉(xiāng)》《一點就到家》《姜子牙》《奪冠》《一點就到家》五部重量級大片已經相繼定檔,國產動畫大片《木蘭:橫空出世》也定檔10月1日,根本沒有任何一部國產大片定檔在9月份,這里面問題看來很大。
首先,9月初畢竟是一個尷尬檔期,大中小學開學的這段時間,影院失去了學生這一主要觀影群體,肯定是很難有上座率的。
另外,隨著2019年暑期檔保護月的正式瓦解,大多數(shù)好萊塢分賬大片都獲得了同步甚至提前的上映機會,就像今年國產片這時跟好萊塢大片《信條》正面相碰,雖然二三線城市人看諾蘭科幻片有一定認知難度,但還不是多數(shù)國產大片能比的。
另外,除了《信條》,迪士尼大片《花木蘭》今年突然決定在9月4日“院轉網”上線Disney+,但目測也不會放棄內陸這個大市場,因為《花木蘭》定檔有可能定檔在9月11日的概率更大一些。
所以有《信條》《花木蘭》這兩部好萊塢大片在,沒任何國產大片敢去硬碰硬。
2015年中秋節(jié)是9月27日,臨近國慶檔的中秋索性與國慶檔合二為一,徐崢《港囧》在中秋檔提前開畫,為中秋檔創(chuàng)造了該年度小長假最高的票房成績,但劉亦菲、宋承憲的《第三種愛情》就直接撲街,所以對于國產片來講,風險還是很大的。
不過前幾年9月13日到14日檔期,曾是中等國產片突圍檔期,當年《全民目擊》(1.6億)《反貪風暴3》(4.43億)《黃金兄弟》(3.17億)《悲傷逆流成河》(3.5億)都是在這個檔期創(chuàng)造了遠超預期的票房成績,但今年似乎沒有同等水準的電影,所以大家干脆選擇放棄。
當然不排除,青春光線某部青春片會突然定檔在9月中旬,但目前還沒消息。
目前看來,疫情還沒正式完結,9月份還會是一個超級冷清的檔期。因為對手還是沒那么密集,《八佰》還是有希望沖擊16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