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9日凌晨,第75屆戛納電影節(jié)落幕,各個獎項都有了歸屬,其中魯本·奧斯特倫的《悲情三角》奪得金棕櫚獎,在此之前他執(zhí)導(dǎo)的《自由廣場》曾拿過一次戛納金棕櫚獎。
樸贊郁憑借《分手的決心》榮膺最佳導(dǎo)演,這也是樸贊郁繼《老男孩》和《蝙蝠》之后第三次在戛納拿獎。
最佳男演員獎頒給了《掮客》主演宋康昊,他有幸成為韓國首位戛納影帝,最佳女演員則由《圣蛛》主演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獲得。
值得一提的是,短片金棕櫚頒給了中國導(dǎo)演陳劍瑩的《海邊升起一座懸崖》,主演則是姚安娜。
縱觀第75屆戛納電影節(jié),有幾點讓人感慨。
首先,評委會的口味和中國影迷差異大,《悲情三角》肯定不是口碑最好的作品。前文提到過,奧本·奧斯特倫憑借《悲情三角》再次奪得金棕櫚大獎。這個獎項競爭最為激烈,今年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多達18部,其中是枝裕和的《掮客》、樸贊郁的《分手的決心》等作品呼聲很高。
戛納前期的場刊評分是獎項歸屬的重要風(fēng)向標,而從此前的場刊分數(shù)來看,《分手的決心》3.2排名領(lǐng)先,后面分別為《世界末日》2.8、《驢叫》2.7、《悲情三角》2.5排在第四位,而拿到最佳女演員的《圣蛛》評分僅2.1,排名倒數(shù)。
《悲情三角》講述一對富有魅力的模特夫婦被邀請登上一艘豪華游輪參加旅行。當(dāng)這群人被困在一座荒島上時,只有清潔女工知道如何捕魚幫助到船上的乘客,等級制度隨之顛倒,之后男模特意識到他可以憑借自己的長相來得到更多的魚。
豆瓣已經(jīng)有近200人看過這部電影,目前開分7.8,評價排在中上,有資深影迷打出兩星,直指電影第一段像更淺顯的《游客》,第二段像更低級的《方形》(也就是《自由廣場》),第三段像他最愛的美國真人秀《幸存者》。
還有打三星的影迷表示觀影氛圍很輕松,電影延續(xù)了《方形》的荒誕喜劇風(fēng)格,但社會批評其實很表面,充斥著相當(dāng)符號性的表達,最終效果大概是個電影版的《白蓮花度假村》,暴露了很多劇作上的短板。
其次是宋康昊拿到最佳男演員,非常不容易。要知道戛納電影節(jié)舉辦七十多屆,宋康昊不但是韓國歷史上首位拿到這個獎項的男演員,在整個東亞地區(qū),他也只是第四位獲獎的男演員,前三位分別為主演《活著》的葛優(yōu),《花樣年華》里的梁朝偉,以及2004年主演《無人知曉》的柳樂優(yōu)彌。
從這四位獲獎的演員來看,戛納一方面喜歡能夠戳中人心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另一方面傾向于細膩、有豐富情感表達的演技,這一次宋康昊兩樣都占了,更加難得的是,《掮客》導(dǎo)演是來自日本的是枝裕和,好韓國演員一起能合作這么好,實屬不易。
第三點,是湯唯輸給了準新人。前文說過,《分手的決心》在戛納場刊上評分名列前茅,湯唯拿獎的希望很大。湯唯在《分手的決心》里飾演遇害人的妻子徐來,因為沒有悲傷情緒而被警方認定為嫌疑人,沒想到樸海日飾演的警察竟然對她產(chǎn)生了興趣。
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價有點兩極分化,打四星的影迷感嘆總有人愿意給她定制妥帖角色,證明徐來這個角色很適合湯唯;但也有打三星的影迷認為電影能看到樸贊郁以前的影子,但劇本缺乏創(chuàng)意。
值得一提的是,湯唯其實在主演《色·戒》時已經(jīng)出道十年了,1997年就參演了電視劇《中國女足》,至今已出道25年,出演的電影多達20部。
但沒想到她會在這屆戛納電影節(jié)輸給了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阿布拉希米其實還算個準新人,她2019年主演了《潮》和《Morgen sind wir frei》兩部作品,今年就通過《圣蛛》拿到最佳女演員,從預(yù)告片來看,演技并沒有比《分手的決心》湯唯好多少,應(yīng)該是評委會更傾向于《圣蛛》有社會意義的選題吧!
對于今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你們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