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從1985年到2016年,中國的結婚數量從831萬增長到了1143萬,漲幅約37%,而離婚的數量從46萬增加到了416萬,增長約9倍。婚姻這一傳統制度重新被人們思考與討論。為了增加婚姻中的安全感,逐漸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夫妻婚內協議,希望表達及封印雙方的感情,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夫妻財產協議是否真的萬無一失?
請大家看看下面這些夫妻協議的條款,并且判斷當夫妻關系破裂時,到法院起訴離婚,這些條款的效力如何認定?(注:以下條款均摘自真實案例)
1
丈夫李某和妻子劉某約定:“李某婚前承諾的某房屋屬于他個人的那部分房產以及他個人的所有財產待李某百年以后,全部交給妻子劉某繼承。此婚前承諾不得擅自更改,否則純屬不道德行為,并且更改的遺囑為無效遺囑?!?/p>
2
丈夫張某和妻子王某約定:“一、各自名下的債務歸各自承擔,雙方名下的債權和存款歸王某,財產收益及被告接受的贈與或繼承的遺產歸王某;二、購置的房產、汽車等物品歸王某?!?/p>
3
丈夫陳某和妻子徐某約定:“夫妻之間要和諧相處,互相尊重,無論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出臟口,不得輕言離婚(除非有重大的感情危機和原則問題),否則過錯方要承擔罵人和輕言離婚的一切后果(凈身出戶)。
這些條款是不是乍一眼看很感人,但是很遺憾,這三個條款均不被法院認可。
01
遺囑性質?
第一條的問題在于嚴重跑題!我們說的前提是當夫妻感情破裂時,但是這一條其實是屬于遺囑的性質,法院認為該條款生效條件尚不滿足,不支持妻子劉某以此條款提出的訴求。
02
不合法?
第二條約定審理法官認為所有財產歸王某違反法律規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張某和王某的協議中的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作出全部歸王某一方的約定,不符合法律規定,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03
婚姻自由?
第三條該條款中的“不得輕言離婚”違反了婚姻法關于婚姻自由的規定,被認定為無效條款。
律師建議您,如果一定要簽署夫妻婚內協議,應該多多查詢相關法律法規,或者咨詢專業律師,但是協議不得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否則,即使雙方達成一致,也難發揮其效,希望大家靈活掌握,必要的話,最好進行財產公證。
· end ·
編輯 | Ce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