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氏玄空四大局》 唐雍智
蔣氏玄空四大局之探驗
易經詞曰;易于天地準。即易可籠罩天地,掌控萬物之理,所以易能應萬事。作為堪輿的風水,其本質就是易元理與數的運用。古人說:堪者天道,輿者地首,即扼要地說明風水術是天地之道也。上世紀末,玄空風水學遇時而出,大興于世。因其符合易理,應驗率較高,而受到熱愛易學者的關注。近年,玄空風水中最隱秘的二元八運——蔣大鴻的風水真傳初露端倪,即顯示其簡明透辟的特點,因而被廣大易學者所認可。且在實用中解決了沈氏玄空不能解決的問題,并糾正了沈氏玄空的一些錯誤。即使玄空學四大局的困惑也因之理清,得出正解。以下僅就蔣氏玄空的實驗與對四大局的探索分別加以解釋。
一、蔣氏玄空證驗 在蔣氏玄空出世之前,香港、臺灣流傳的玄空學主要學理出于章仲山、沈竹祁。臺灣鐘義明對章、沈之學更有系統的闡釋。在實踐中、章、沈玄空以其斷驗高于其它風水術而迅速在大陸傳播應用,且有取代其它門派之勢,但在應用過程中,也發現了其不足之處:一是操作繁雜;二是斷驗有偏差;三是判斷整體外局,難以得心應手,所以操玄空風水術者,急切想得到更高明的玄空風水。本人有幸列為蔣大鴻玄空派第二十三代傳人,握有蔣氏玄空理法與決,思及蔣氏玄空隱世已久,當今正值復興傳統文化之時,將蔣氏玄空要義披露于世正是時機,于是乃有《蔣氏玄空秘笈》之作。現在經過我親授蔣氏玄空的弟子已遍布全國,經實踐驗證,蔣氏玄空誠風水中之不二法門也。下面試舉數例驗證蔣氏玄空之真實不虛。
例一:
八運之未山丑向陰陽二宅,按沈氏玄空為旺山旺向之局,操沈氏玄空術者為一個葬親(八運)立未山丑向,左水伴右,向首為水庫,水出巽方,局合旺山旺向,葬后應丁財兩旺,誰料自二000年至今,生意每況愈下,家人經常患病,丁財皆受損失。
例二:
弟子鄭漢忠(深圳人)為友人葬妻,在深圳市南山區公墓覓一地,立未山丑向(仙命壬子,未山犯三煞)右水伴左,水出亥壬方,葬后弦,于二00六年添一丁,同年且獲意外之財二百萬,至今生意興隆。有上二例可見,同立未上丑向,向首均見水,不同的是水之來去一左一右。用沈氏之理論,又傳以解說其成敗之因由,但以我所授蔣氏玄空秘笈就能明白個中原由。原來例二砂水合局,合局則發福,加之在宮巽八白來水、艮宮三碧出水,水動則速見效,所以丁財俱旺。
例三:
深圳陽宅,未出丑向,宅后見一三角形紅色屋頂,入住后,二00五年家中主婦(丁末年命)出現精神分裂癥,思維錯亂,二00六年尋死上吊,幸被及時解救,才未出人命。按沈氏玄空理論八運未山丑向陰陽二宅均為旺山旺水,丁星八白在坐山,八白見火不忌。但以蔣氏玄空挨星卻是先天巽卦,后天乾卦記坐。乾立者,主思維,乾金受克,故思維錯亂。巽主繩索,故發生尋死上吊之事。
例四:
今年五月,弟子鄭漢忠為朋友之親戚堪一陽宅,位于深圳福田區景田花園。陽宅大樓壬山丙向,丙方三十米有一大樓,陽宅大樓坐后一百米有一大樓。陽宅大樓巽方有一游泳池,宅主住三樓,人戶門在坤方,而游泳池剛好在宅主單元巽方。二000年入住,七運樓,按沈氏玄空學,巽方為斗牛煞,見動水非宜。但蔣氏玄空學挨星,該方為三碧星飛臨。坤方五黃在門口。宅主人做陶瓷生意。弟子根據蔣氏挨星理論,推斷宅主人二000年入住后生意一帆風順。二00四年后更是利市三倍。宅主人點頭稱是。按蔣氏玄空挨星,巽空三碧星飛臨,該方見動水,二00四年進入八運,三碧之水為催官水,故發財也。五黃在八運為父星,在門口,為父守門口,才有進無出(破),且五黃屬性為土,飛出為廉貞火,而主人做陶瓷生意,實合星卦之性也。
以上四例,證明蔣大鴻玄空學的準驗,其操作時,一盤飛成,簡易方便,特別是以外部環境尋天心十道,能做計自然之易與人為之向合干法度。人天合一,則自然應驗矣。
二、《天玉經》四大局之探索 《天玉經》、《寶照經》、《青囊經》、《青囊序》、《青囊奧語》是玄空風水的經典著作。幾句玄空者均須研習。但其傳承秘密,門規森嚴,著者既恐輿術失傳,又現此術流入無德者之手,故著書多用奧語,非得叫師口授,難明個中奧妙,千百年來,對以上經典閘釋甚多,蔣大鴻著《地理辯證》,但僅釋其理,而引其圖訣,有的根本不識玄空隱義,都以已意妄測法廖,真理隱晦,莫衷一是。然眾有能得入其門墻,卻不能登堂入室者,本人有峙拜蔣大鴻第二十二代傳人王獻甫為師,得其傳授,所以在閱讀以上經典時,能知其正誤得失,現僅將
《天玉經》中“乾山乾向水朝乾.水朝乾峰出狀元,卯山卯向卯源水。驟寓石崇比,午山午向午來堂,大將值邊疆,坤山坤向水流坤,富貴永無休。”四大局提出來,試加解析,井引用對四大局有代表性的注解來進行探討。
1、《地理辨證補注》胡仲方注解:“三句作一句看,六三九宮.天運流坤之水,坤宮作二宮看也.當時當運,體用相合.正卦父母星,力大敞也.乾山、卯山、午山、坤山,通而用之,要在四十八局,三般兩片上求之.以氣為主者,要分清二十四山,屬何運何氣,而八卦之中,每一卦之中,有三才之分。要細思之,非六十年三運當令,中五起父母,順挨九星之法。又非中宮起天運,順挨九星二十四之法,地理經緯萬端,豈有如此之易也,其實乾山乃水火之交媾,破軍弼星之金氣。以天運流行之水,而定當時之吉向,為水朝也,非深得青囊之秘者,則不知其中之奧妙,豈江湖求食之輩,所能望其門墻也。
2、《抉要》沈竹礽注解:此言到山到向之局,而向上又有水,龍向水皆得生旺,章解云:“然非坐水之髓,其訣可以一語道破,向上水上之星,即山上之星。”其說之乾卯、午坤,指四正卦天元吉,然須到向,水得零神。四孟之地元,四仲之人元,亦可類推。乾山、乾向、卯山、卯向、坤山、坤向,皆可挨排得之。惟午山午向,則無其局,于是可知,乾卯午坤系代名詞爾,只要旺星至山到向.向上又有水,是謂乾山乾向水朝是也。以零神論,六論之乾山巽向是也;卯山卯向卯源水,七運之酉山卯向是也。用替卦三運之子山午向兼王丙或兼癸丁,也是卯山卯向卯源水,因離上天盤七,七為三之零神也,余可類推。
3、《玄空本義談養吾全集》談養吾注解;五行之情性不同,八卦之意旨亦各殊,本節辯明八卦之感應,或言貴、或言富、或云狀元或云大將,即各卦之情性不同也。非拘拘然而言也。此言乾坤卯午四卦者,巽艮酉子之四卦亦在其中也。即河圖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一生一成之意。言乾則坎在其中矣,言卯則艮在其中矣,惟此乾、此坤、此卯、此午,非地卦之方位,乃二十四龍中玄空三卦之位次也。蔣氏謂此明玄空大卦向水兼收之法,舉四山為例,乾為乾運卦內之山,即乾運卦內之龍,向者城門也。巽為乾運卦內之向,巽為乾運卦內之水也,是以六運為例也。離為離宮卦內之水者。是即午山午向,以九運為例也.日乾宮卦內之山向水三者,如六運取辰山戍乾亥為旺向,乾為旺水,寅庚亦為旺水,子卯為乾峰者即是,又如申山寅向,取乾宮城門,收寅水,取子卯為乾峰者即是,又如九運午山午向者,午龍坎向,子午卯水,丑峰亥峰者即是,又如丑山未向,亥山己向,收未水己水,午峰酉峰者亦是,其它各卦類推,明乎玄空三大卦之位次,取用之法自明矣。
4、《補注》張心言注解:乾山乾向水流乾,此亦用卦之另一格也,如一運收坤龍,有訟卦、乾卦兩水會于二泰卦,消于同人,泰卦更有秀峰,而立泰卦之向,泰乾宮,否山外三爻屬乾,謂天地交泰,真三元不敗之大地也,此局變化無窮,理法愈密,下三局仿此。當與奧語,坤壬乙一節,寶照經,子癸午丁三節參看。
縱難以上四家有代表性的注解可知,備家都依本門派之理論依據去求證,力圖自圓其說。其中清代名師沈竹扔以三元九運之運星之中,以二十四山之陰陽順逆飛布,去斷吉兇、解經文。但其中之“午山午向午來堂……之句”卻舉不出合適的例子來解釋,故日:“惟午向則無其局也。”而以海鹽張心言注疏為代表之大卦派則以六十四卦解釋經文,其義,以先天八卦之五行論生克、合十、合生成,以后天卦運論零正。但也存在有令人覺得自圓其說,或許,其中有涉及該門派之不公開的秘密而有意含珠不吐。令閱者難以釋疑。(見吳步江大師之注譯)
而胡仲方之《補注》、談養吾之《玄空本義》中的注解,其說理清晰,把楊公傳下的經文內在含義表述出來。
綜合諸家注解以及本人粗淺理解,下面對“乾山乾向水朝乾朝水,乾峰出狀元……”這段經文作新的探索。首先要弄明白此經文的基本意義,然后再作進一步的討論。“乾山乾向水朝乾,水朝乾峰出狀元……”單從字面去理解則會進入五里云霧,即從后天二十四山論,立一局山向,何來那么多之“乾、卯、午、坤”。張心言、沈竹礽之注解則是從這方面去求解。而胡仲言則“三句作一句看,……三般兩片上求之,……”己近其理。談氏之解釋則揭示原旨意。“五行少情性不同,八卦之聲旨亦各殊,木節辯明八卦之感應,或言貴:戲言富、或云狀元、或云太將,即各卦之情性不同也。非拘拘然而言也。此吉乾坤卯午四卦者,巽艮酉子之四卦亦在其中也。即河圖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一生一成之。
上下二元挨星圖
上下二元挨星合看,以右水倒左及左水倒右論乾山巽向之局。右水倒左,來水酉方,水出乙卯,不管上下兩元均臺局:而左水倒右.來水艮方.水出坤方,不管上下兩元亦合局.
1、午山:下元挨星九在乾,上元挨星九在巽,九即午也.若水從酉方來,經坤寓,繞離宮過堂,出震宮之乙卯,震為城門。古應于下元。此即:“午山午向午來堂”也。
2、乾山:下元挨星六在離,上元挨星六在坎,六即乾也,若離方有秀峰,上元坎方有明亮秀水,合《玄空秘旨》之“虛聯奎壁,啟八代之文章”,“車驅北閥,常聞丹詔頻傳”。此即:“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也。
3、坤山:上元挨星二在乾宮.下元挨星二在巽宮.二即坤也。若艮方來水,艮挨星四,四之先天為坤.水經震宮、巽宮、離宮.然后出坤。此即;“坤山坤向水流坤”也。
4、卯山:上元挨星三在兌宮.下元挨星三在震宮。若水在兌宮之酉方來,經坤宮、離宵、巽宮,然后出乙卯下元酉有秀峰,挨星八到兌.酉為七數,即七八得令,蕩卦為山澤損,合《玄空秘旨》之“胃入斗牛,積干籍之玉帛”。三八運可驟富。此即:“卯山卯向卯源水”也。
以此乾山巽向立局.察八國山水之情意,若合天元一卦純清則有吉兆。楊公是以此天下第一局來說明二十四山之立局必須符合三般大卦之陰陽交媾,理相合才有吉應之道理。并非指立乾山、卯山、坤山、卯山四山之例也。世人之所以曲解楊公之意,大多是犯了“望文生義”之弊端。有如(青囊序》首條“楊公養老看雌雄,天下諸書對不同”。對于曾公此句中的“養老”二字,有些人士解為楊公晚年之養生。然,曾公為楊公的嫡傳弟子,一代名師,會如此無聊嗎?本人理解為“養”為生養,指事物欣欣向榮,向上的趨勢;“老”是指事物衰老向下、萎縮、消亡。整句的意思是指楊公審察事物細致入微,分析預測事物成敗是通過觀察事物之陰陽交媾變化來推斷的。世間論述陰陽的書是沒有一本是相同的。本人閱過《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首句:“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認為堪輿與中醫一樣,必求于“陰陽”之本也!曾公首句就把堪輿的理論核心點出,揭示天下萬事萬物之運動規律。
以上是本人的拙見,望有識之高人指點、扶正.也希望有志之同道共同努力,發掘先賢留下的瑰寶,務使當代風水理論再進入更高境界.